卞靜
【摘要】數學在初中教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它與人們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關,它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但目前的數學教學中存在著不足之處,因此,為了進一步推動初中數學的發展,本文將對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數學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問題;對策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數學的發展受到重視,教師不但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也是學生健全人格的培育者,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培養學生的多維思辨能力,能從多種角度解決數學問題.目前的數學教學仍存在教學目的不明確、效率低下、教學主題不明等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全面、高效、科學地指導學生學習數學,不使教學流于形式,將課堂落實到實處,提高教學效果.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一)小組合作流于形式
絕大多數課堂都采取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但在實施過程中卻暴露出小組合作的僵化性,流于形式的缺點,并沒有進行實質性的合作探討.在小組合作探討的過程中,多數由以往活躍的學生占主導,沉默的學生依然沉默,參與度不均衡.甚至一部分學生利用小組探討的時間閑聊,這樣既浪費了課堂時間,又未取得一定的成效.有些教師要求在有限的時間內討論出結果,忽視學生的實際能力,討論就流于形式,失去了價值.
對策:教師要最大化地讓所有學生具有參與感,感受到合作的價值和自我滿足感,明確各自的分工,根據每名學生的性格特點、思維能力、學習能力進行分工安排,落實各自的責任.同時,設計合理的討論時間,教師也要重點關注學習困難的小組,多給予他們發言的機會.
(二)多媒體使用本末倒置
新課程改革要求運用信息技術,教師容易過分地運用多媒體技術,其絢麗的色彩、動聽的音樂、美麗的圖片、動靜結合可以更加直觀清晰地展示知識,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知識.但一部分教師過度地使用多媒體技術,用PPT代替黑板書寫、視頻講解代替課堂講解,片面地追求形式,這樣容易轉移學生的注意力,缺少黑板板書,學生容易跟不上課堂節奏,筆記缺失卻沒辦法補全,教師忽視了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本意是為了幫助課程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對策:適當運用多媒體,保持黑板板書.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所以教師在采用多媒體的同時也絕不能忽視板書的示范.只有恰當運用多媒體才能提高教學質量,規范學生的答題步驟,例如,在幾何作圖時畫輔助線、證明過程中的推理要求都極為嚴密,所以黑板板書是絕不能少的.
(三)過分追求情境化教學
情境化教學要求學生置身于教師設置的教學情境中,使學生深入情境中,產生共鳴,優化學習內容,改變課堂枯燥的教學氛圍.但是部分教師過于注重情境化教學,讓學生無時無刻不處在情境之下,甚至舍本逐末,花費大量時間設置情境.事實上,數學課不是表演課,過分地注重情境教學,容易主次顛倒.情境教學并未起到該有的作用,一部分學生在完成情境任務時思維游離,不投入到學習中.
對策:情境教學要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熟悉的事物著手,符合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的心理活動,這樣更有助于學生的學習理解.
例如,在講三角形的特性時,可以引導學生思考:(1)生活中哪些地方采用三角形?(有三角支架、比薩、金字塔、自行車梁等)(2)為什么要把這些東西設計成三角形呢?(3)三角形的特性和應用以及勾股定理.然后通過電腦顯示,引導學生去猜測、去思考.幫助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了解數學,從而產生學習熱情,將數學應用于生活.
(四)將“提問式教學”等同于“啟發式教學”
在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教師逐漸從主講者變為引導者,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片面地追求學生的活躍性,不斷地提問,而不是靜下心來講解知識.這樣看似學生積極參與了課堂學習,思考了問題,學到了知識,事實上,總有一些問題時機欠佳,提問的方式和內容缺乏合理性,而且一些教師提問沒有針對性.實際上,還是教師掌握主導,學生被動地接受提問,這樣既浪費了課堂時間,同時不能突出教學重點.這樣做,啟發式教學早已失去了它的價值和意義,學生掌握的知識面不全面,教師缺乏實戰經驗.
對策:教師要有藝術性地提問,有技巧地點撥.啟發式教學要求教師具有掌控力,能夠采取合適的方式,合理地提出問題.在補充答案時要使用巧妙的語言讓學生理解,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豁然開朗.例如,在教授“勾股定理”時,如果直接提問“如何證明勾股定理”就有些乏味.教師可以這樣提問:“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兩邊,小明由于粗心,不慎將第三邊的數據擦去了,怎樣可以得出第三邊,幫助小明完成任務.”這種提問方式將問題與情境結合,具有趣味性,引發學生的思考.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積極進行交流和互動活動.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以及訓練學生的思維邏輯,還能保證學生在任務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二、總 結
課堂是教師教授知識的主要陣地,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人才的要求也不僅僅停留在高分上,更重要的是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初中數學教學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要尋找合理的方法應對危機,完成教學目標,提高教學質量,推動數學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高永玲.和諧教育呼喚和諧的師生關系[J].新課程(下),2012(1):2.
[2]潘鳴輝.互換師生角色,促進學生自主成長[J].寧波大學學報,2013(4):150-151.
[3]杜智瑞.初中數學教學聯系生活的現狀及反思[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9):1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