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媛
摘 要:海南林下南藥資源豐富,發展林下南藥產業能夠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熱資源,維持生態平衡的穩定,提高土地的經濟效益。本文對海南林下南藥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綜述分析,并對其發展前景進行展望。
關鍵詞:林下南藥;產業發展;海南
中圖分類號:S56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3-0184-02
海南島位于我國最南端,陽光雨水充沛,地理環境優越,蘊含著豐富的藥用植物資源,素來有“天然南藥庫”的美稱。據統計約有4000多種植物,其中可入藥的約有2000種,占全國的40%。藥典收載的有500種,經過篩選的抗癌植物有137種,南藥30多種,最著名的四大南藥為檳榔、益智、砂仁、巴戟。其林下南藥資源更是分布廣泛[1],資源豐富,具有先天的林下南藥產業發展優勢,是海南林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現有的林地發展林下南藥產業,對于節約土地資源,維持生態環境穩定,加快林下南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如何將這種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怎樣做大做強海南林下南藥產業,是當前海南林藥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就當前海南林下南藥產業的發展現狀進行綜述,以期為海南林下南藥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1 海南林下南藥資源概況
海南林下大宗藥用資源種類有砂仁(Amomum villosum Lour.)、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牛大力、廣藿香、雞血藤、黃荊、鉤藤、雞屎藤等[2]。此外,還成功引進了紅花、豆蔻、馬錢子、薄荷、牛膝、土半夏等上百個品種,并且得到了推廣種植[3]。
海南島林下南藥資源主要分布于橡膠林、山地雨林、丘陵、紅樹林等[4]地區。其中,橡膠林的林下藥用植物有382種,占海南島林下總植物資源的80%以上[5],比較著名和常用的有長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L.)G.Do]、海金沙[Lygodium japonicum(Thunb.)Sw.]、海南重樓(Paris hainanensis Merr.)、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鴉膽子[Brucea javanica(L.)Merr]、石斛、裸花紫珠等[6]。
2 海南林下南藥產業的發展現狀
2.1 林藥產業發展現狀
目前海南儋州、昌江、白沙、瓊中、保亭等市縣大力發展南藥種植,其中瓊中縣與山西華宇集團簽約,投資約25億元共同開發建設中國最大的南藥園—瓊中世界南藥園[7]。海南林下南藥益智、砂仁、廣藿香、長春花等的種植已形成一定規模,2014年,僅海南白沙縣青松鄉林下種植海南益智已達12000多畝[8]。
此外,海南島內多個研究機構及企業利用林下南藥已研發出多種中成藥,如以益智研發出了寧心益智膠、寧心益智口服液;以砂仁研發出了香砂養胃丸、補脾益腸丸;以廣藿香研發出了藿膽丸、小兒感冒寧顆粒等[3]。這些都預示著林下南藥產業具有很廣闊的發展前景。
2.2 主要林藥品種發展狀況
2.2.1 砂仁
砂仁屬于姜科植物,具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和理氣安胎的作用,是四大南藥之一。《中國藥典》收載了海南砂仁和陽春砂仁兩種。據統計,我國生產的以砂仁為主要原料的中成藥和保健品種中,有“開胃健脾丸”、“香砂理中丸”、“香砂養胃丸”、“春砂六群丸”等百余種[9]。目前,砂仁在海南全島種植面積約為330hm2,總產量約為300t,而全國年需求量約為4000t,僅能供應國內市場220t,生產供不應求,嚴重緊缺[3]。
2.2.2 益智
益智是姜科生多年草本植物,具有溫脾胃、補心腎、益精安神之功效,大量分布于海南瓊中、澄邁、陵水等市縣,是四大南藥之一,也是海南的道地藥材。益智除藥用外,還廣泛應用于保健品和膳食中。2009-2012年間,益智的出口量不斷增加,其重植面積也不斷擴大。據不完全統計,全島的種植面積約為3500hm2,年產量可達1000-1500t[3]。
2.2.3 牛大力
牛大力是蝶形花科植物美麗崖豆藤(Millettia speciosa Champ.)的干燥塊根,又稱牛古大力、山蓮藕等[10],具有補脾潤肺、強筋活絡的功效,常用于治療腰肌勞損、陰虛咳嗽、風濕痹痛等[11],是壯腰健腎丸及強力健腎膠囊等中成藥的原料藥,主要分布于海南、廣西和廣東等地。在海南,牛大力被認為是藥食同源產品,大量用于食補藥材,如牛大力酒、牛大力沖劑等。由于生態環境的破壞及不合理的挖采,2010年以后,野生牛大力資源已經枯竭,原材料嚴重供不應求。據報道,2013年年底,海南種植面積約5千多畝。海南有數百萬畝的林地,大力發展牛大力林下種植將具有不可估量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恢復方面也具有長遠的生態效益。同時,也為農民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條新途徑。
2.2.4 其他林下南藥
還有其他的許多林下南藥,由于環境的破壞和過度采挖,也出現了嚴重的供不應求的狀況。海南林地面積豐富,發展林下種植南藥,能夠有效的緩解藥材供不應求的狀況。
3 海南林下南藥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3.1 林下南藥資源信息數據不完整
海南島是天然的大藥庫,林下資源更為豐富,近幾年,才開始有學者對林下南藥資源進行統計和整理,但是其資源分布和儲量還是不明確。因此,在開發利用方面出現了盲目性和無節制性。
3.2 人工種植缺乏規范性和規劃性
部分野生資源由于需求量大,被盲目和無節制的采摘,造成資源缺失,供不應求。而人工種植基地建設落后,缺乏系統的規范的監管體系,導致海南林下南藥蘊藏量并不高。因此,亟需建立統一、規劃及有效的管理和協調組織,形成產業化的生產基地。
3.3 高新科技的產業化程度不高endprint
林下南藥資源缺乏高新技術人才和強有力的資金支撐。大多數企業缺乏自主創新能力,還停留在最原始的初加工和低水平的仿制階段,沒有形成自己的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導致林下南藥資源的浪費。
4 對策和措施
4.1 建立健全林下南藥資源信息數據庫
各相關部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對林下資源進行系統性的、全面性的考察,統計林藥資源的種類、分布及瀕危程度,并對它們各自的藥用價值進行科學的評判,建立一個信息全面、完整的海南林下南藥資源數據庫。
4.2 進行規范化、體系化種植
根據林藥資源現狀,建立稀缺中藥材的馴化栽培或野生撫育技術體系;制定野生藥材采集規范;建立種質資源圃,保護野生資源;建立中藥材規范化種植基地,保證南藥資源的安全、高效、高質。
4.3 加強高新技術科研的投入,扶持林藥龍頭企業
創辦林藥深加工基地,對林藥進行更深入、更精致的研究,增長產業鏈的發展。利用高新科技手段,自主創新,研發出以海南林藥為原料的、具有自己知識產權的產品。同時加強對林藥龍頭企業的扶持,提高藥材及產品生產經營的技術水平,增強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和市場競爭力。完善健全市場交易制度,對主要林藥品種及研發產品進行品牌宣傳,發揮品牌效益。
5 展望
海南島風景優美,氣候優越,林地覆蓋面積大,有充足的林下土地面積進行林下南藥的栽培,充分利用土地和光熱資源,維護生態環境的平衡;且受環境污染影響較小,能夠保證林藥栽培物的質量安全,創造出良好的經濟價值。另一方面,現在國家和政府越來越重視林下農業的發展,海南林下南藥已經成為熱點研究對象。因此,林下南藥產業的發展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翁春雨,任軍方,張浪,等.海南藥用植物資源概述[J].安徽農學通報,2013,19(17):87-88.
[2]王祝年,晏小霞,王建榮,等.海南藥用植物資源狀況及其開發利用[C].海口:第九屆全國藥用植物及植物藥學術研討會,2010.
[3]劉立偉,龐玉新,楊全,等.海南島林下藥用資源開發及利用現狀[J].貴州農業科學,2015,43(9):174-177.
[4]鄭才成.海南熱帶藥用植物資源的開發利用[J].世界科學技術,2004,6(4):79-82.
[5]王建榮,鄧必玉,李海燕,等.海南省禾本科藥用植物資源概況[J].熱帶農業科學,2010,30(2):13-18.
[6]王紀坤,蘭國玉,吳志祥,等.海南島橡膠林林下植物資源調查與分析[J].熱帶農業科學,2012,26(6):31-36.
[7]鄧靜飛,王秀華.海南天然橡膠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及對策研究[J].中國熱帶農業,2013,5(54):28-31.
[8]賈永利,陳志勇.發展林下經濟,促進農業增收[J].農業科學,2015,2:124-125.
[9]胡耀華,胡新文,何春生.幾種陰生藥用植物產銷情況調查報告(Ⅱ砂仁),2003,23(4):35-40.
[10]黃泰康,丁志遵, 趙守訓.現代本草綱目:上冊[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1:253.
[11]全國中草藥匯編編寫組.全國中草藥匯編:上冊[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2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