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和平
摘 要:本文分析了計量檢定中X射線輻射源焦點尺寸偏大的原因,在實際工作中為了有效檢定輻射源焦點尺寸應注意的事項。
關鍵詞:X線機組成;焦點檢定;焦點尺寸偏大
中圖分類號:R1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064(2017)23-0186-01
醫(yī)用診斷X射線輻射源焦點尺寸是衡量X射線源電離輻射的重要參數,在檢定中若該值大于規(guī)程要求,則該X射線機不合格,必須停用或檢修。在平常的檢定工作中有時誤判醫(yī)用診斷X射線源的焦點尺寸偏大,本文重點分析產生誤判的原因。
1 醫(yī)用診斷X射線的基本組成
醫(yī)用診斷X射線機主要由X射線管、高壓發(fā)生器、輔助設備等組成。X射線管的作用是產生X射線,其原理是在高真空的玻璃管內,陰極(燈絲)表面的原子在外加高壓(幾萬伏以上)靜電場的作用下,逸出陰極表面形成電子流,以極高的速度撞擊陽極表面原子,產生X射線。高壓發(fā)生器及控制裝置為X射線管提供高壓,加速陰極電子流撞擊陽極,為產生X射線創(chuàng)造條件,是影響X射線生成的重要部件。因此,檢定規(guī)程中要求對新制造、使用中和影響射線部件修理后的醫(yī)用診斷X射線源都要進行檢定彈。
2 X射線管的焦點
焦點就是電子在陽極上的撞擊面,焦點尺寸就是撞擊面的有效面積,焦點尺寸的大小,在醫(yī)學診斷上很重要,它與X射線影像的清晰度有著密切關系,在相同條件下,焦點尺寸越小,透視或攝片所觀察的影像越清晰,有利于醫(yī)生及時發(fā)現病灶。在檢定規(guī)程中控制焦點尺寸的大小主要是為了防止軟X射線輻射對患者的損害。在相同條件下,焦點尺寸大產生軟X射線多,焦點尺寸小產生的軟X射線少。X射線分為軟射線和硬射線,軟射線是指能量低、速度慢、穿透能力差的X射線。軟射線一旦穿人人體就“吐”不出來,在人體內長期積累,損害人們的健康。硬X射線能量高、速度快、穿透能力強,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醫(yī)用診斷X射線機就是利用硬X射線為人們診斷病情服務,抑制軟X射線對人體的傷害。X射線管焦點尺寸偏大的主要原因有:①觚射線管本身的質量問題。如:真空度不夠、陰極(燈絲)老化、陽極靶面龜裂等;②X射線機本身的原因。如:高壓發(fā)生器電路、燈絲電路、千伏補償等方面有問題或設備老化等都會造成X射線管焦點尺寸偏大,軟X射線增加。但在日常檢定中有時會發(fā)生誤判焦點尺寸偏大的情況。
3 誤判醫(yī)用診斷X射線源焦點尺寸偏大的原因
3.1 由檢定規(guī)程引起
按規(guī)程要求選定檢定條件:①管電壓kV:標稱電壓大于75kV時,取75kV;標稱電壓小于或等于75kV時,將管電壓調為標稱電壓;②管電流:調至額定電流的一半;③毫安秒:電流與時間的乘積為20-50mAs。
按上述檢定條件檢定國產醫(yī)用診斷X射線機時,常出現曝光過度,在底片上難以分辨失真區(qū)域計算焦點尺寸偏大的現象,其原因我國現行的醫(yī)用診斷X射線輻射源檢定規(guī)程是參考歐盟標準制定,而我國醫(yī)用診斷X射線機的質量不如歐盟,請示該規(guī)程起草單位北京市計量科學研究所同意,用工作電壓、工作電流代替標稱電壓、電流,國產X射線機的焦點尺寸符合規(guī)程要求。
3.2 由星卡擺放的位置和距離引起星卡與焦點及膠片擺放位置
如圖1。
星卡與焦點及膠片的距離由圖1確定。放大倍率與焦點尺寸關系,見表1。
檢定中我們發(fā)現焦點尺寸偏大的主要原因是星卡和膠片的入射面與射線束不垂直,使射線束沒有有效地投影到膠片上,致使膠片感光后,底片影像不真實,造成焦點尺寸偏大的假象。
3.3 由人為因素引起 由人為因素引起的誤判焦點尺寸偏大主要有兩個方面
其一,沖洗底片時,因人為的原因,沖洗底片的質量不理想,難以分辨星卡在底片上的失真區(qū)域;其二,觀察和測量失真區(qū)域最外層縱向和橫向長度時人為誤差。如圖2Zw為與X射線管縱軸平行方向的底片上的失真長度,ZL為與X射線管橫軸平行方向的底片上的失真長度。對于20星卡來說分別用ZW和ZL代入:
Ftq=0.0349ZW/M-1或Ftq=0.034ZL/M-1
就可計算出有效焦點的寬度和長度,由于人為因素有時造成焦點尺寸偏大。
通過以上三種情況的分析可知,每個檢定人員,在整個檢定過程中,要真實、客觀地反映醫(yī)用X射線管的焦點尺寸,盡量排除人為因素造成焦點尺寸偏大的情況發(fā)生,保證檢定工作的有效性、公正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