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悅+魏曉華+楊麗麗
【摘要】目的:研究三種抗凝方案用于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中的效果。方法:選擇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重癥醫學科需行CRRT治療的危重患者9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另外依據抗凝方案不同分為A、B、C3組,比較3組治療后凝血及臟器功能。結果:C組治療后凝血功能與治療前變化幅度最小,C組治療后肝腎功能改善程度高于A組及B組。結論:局部枸櫞酸聯合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方案用于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中效果最好,能夠減小對凝血功能的影響,更明顯改善肝腎功能,可推廣。
【關鍵詞】危重癥;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抗凝方案;臟器功能;凝血功能
【中圖分類號】R45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2-00-01
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是臨床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體外血液凈化方案,能夠將機體中的毒性物質、代謝產物有效清除,提升血流動力學穩定性,使水電解質以及酸堿維持平衡,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病情、腎臟功能[1]。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中需要用到抗凝劑,不同抗凝方案對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可能存在不同影響,本研究具體比較三種抗凝方案用于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中的不同效果。
1 資料、方法
1.1 基本資料
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之間選取90例我院重癥醫學科需行CRRT治療的危重的患者參與本次研究。依據抗凝方案不同分為A、B、C組,分別有30例患者,A組有17例男,13例女,年齡平均為(50.28±6.36)歲;B組有18例男,12例女,年齡平均為(50.59±6.14)歲;C組有16例男,14例女,年齡平均為(50.59±6.14)歲。3組各項基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相同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三組分別在治療中應用不同抗凝方案,A組:選擇低分子肝素作為抗凝劑,經動脈端注入40IU/kg低分子肝素鈣負荷量,接著經動脈端持續泵入低分子肝素,速率控制在4IU/(kg·h),期間按照濾器凝血狀況對速率進行適當調節。B組:選擇枸櫞酸作為抗凝劑,于濾器前動脈端泵入含枸櫞酸的血液保存液,起初泵注枸櫞酸鈉的速度控制在血流速的1.2-1.5倍之間,通過輸液管路將10%葡萄糖酸鈣注射泵與血濾管靜脈端進行連接,速度控制在 8.8-11.1ml/h。按照體內離子鈣、濾器后離子鈣對用量進行調節,維持體內離子鈣為1.0-1.2mol/L,維持濾器后離子鈣水平為0.2-0.4mmol/L。C組:聯合選擇枸櫞酸、低分子肝素作為抗凝劑,經動脈端持續泵入非負荷量的低分子肝素鈣,速率為3IU/(kg·h),另外枸櫞酸的給予方法以及劑量同B組,依照離子鈣以及凝血指標水平合理調節用量。
1.3 評價指標
在治療前以及治療結束后分別測定患者凝血功能指標水平以及肝腎功能指標水平,其中腎臟指標主要測定總膽紅素(TBil)、肌酐(Cr),凝血指標主要測定血小板計數(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1.4 統計方法
由SPSS19.0對獲取數據開展分析,(±s)表示文中計量資料,t檢驗,P<0.05表明對照結果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凝血功能
治療前三組凝血兩項指標結果差異均不明顯,P>0.05,治療后PLT均有下降,APTT均有升高,A、B組治療前后指標結果差異明顯,P<0.05,C組治療前后差異不明顯,P>0.05。見下表。
2.2 肝腎功能
治療前三組肝腎功能指標結果差異均不明顯,P>0.05,治療后TBil、Cr均有下降,其中C組下降幅度最明顯,P<0.05。見下表。
3 討論
低分子肝素鈣可以對凝血因子Xa形成有效拮抗,能夠減低結合血漿蛋白率,能夠提高生物利用度。使用低分子肝素鈣的劑量需要根據Xa水平合理調節,所以在應用中必須做好監測工作[2]。不過低分子肝素鈣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夠從機體中完成徹底代謝,同時難以中和血精蛋白,因而可能導致血小板計數減少,所以對存在嚴重出血傾向的患者比較適用。枸櫞酸鈉通過靜脈端輸入CaCl2能夠有效補充血清 Ca2+,肝臟內螯合物枸櫞酸鈣能被代謝為HCO3、Ca2+,所以不適用于伴有嚴重低氧血癥者,或者存在肝功能障礙者[3]。本研究對C組患者聯合應用低分子肝素鈣及枸櫞酸鈉作為抗凝方案,拓寬了抗凝方案的適用性,能夠結合發揮兩種抗凝劑的作用,從而進一步提升整體抗凝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應用低分子肝素鈣及局部枸櫞酸抗凝的C組較單一使用低分子肝素鈣的A組及局部枸櫞酸的B組治療后凝血功能PLT、APTT指標與治療前比較變化幅度更小,肝腎功能TBil、Cr指標較A組、B組有更明顯的改善,P<0.05。
綜上所述,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中應用低分子肝素鈣聯合局部枸櫞酸抗凝能夠減小對凝血功能的影響,更明顯改善肝腎功能,可在臨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吳秀玲,羅玉珍.局部枸櫞酸抗凝進行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在重癥患者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18):2369-2370.
張麗涓,張毅,王璽等.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患者使用無肝素、普通肝素與枸櫞酸鈉抗凝時血小板的變化情況[J].四川醫學,2013,34(3):326-328.
李捷,蘭霞,蒲彬玉等.局部枸櫞酸聯合小劑量低分子肝素抗凝在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35):102-1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