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天宇+吳永全
【摘要】目的:觀察分析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厄貝沙坦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4月到2017年4月間在我院進行治療的心力衰竭患者116例,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厄貝沙坦。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和心肌纖維化改善情況。結果: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LVESD、LVEDD和LVEF等指標均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患者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HA、BNP和PⅢNP等指標均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HA、BNP和PⅢNP等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厄貝沙坦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可使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纖維化明顯改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應用推廣。
【關鍵詞】心力衰竭;厄貝沙坦;心肌纖維化;心功能
【中圖分類號】R54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2-0-01
許多心腦血管疾病終末期都會出現心力衰竭,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嚴重影響了患者的身心健康[1]。厄貝沙坦為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的一種,對心力衰竭患者臨床效果較好,可以明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心肌纖維化[2]。本研究中,筆者就我院就診治療的116例心力衰竭患者,隨機分成兩組,分別采用常規療法和常規療法基礎上加用厄貝沙坦治療,后一種治療方法的臨床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4年4月到2017年4月間在我院診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16例,隨機數表法將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58例)、對照組(58例)。觀察組男41例,女17例;年齡范圍為(41-76)歲,平均年齡為(66.29±15.27)歲;原發病:4例擴張性心肌病、11例風濕性心瓣膜病、12例高血壓性心臟病、29例冠心病、2例其他;依據NYHA心功能分級:39例2級,19例3級。對照組男39例,女19例;年齡范圍為(40-78)歲,平均年齡為(67.61±16.37)歲;原發病:5例擴張性心肌病、13例風濕性心瓣膜病、10例高血壓性心臟病、28例冠心病、2例其他;依據NYHA心功能分級:40例2級,18例3級。兩組患者均無肝、腎功能異常。兩組患者的原發病、性別和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均無顯著差異(P>0.05)。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療法,主要對原發病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包括低鈉、低鹽飲食,利尿、強心等。
觀察組在對照組療法的基礎上增加厄貝沙坦(生產廠家:深圳市海濱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0510;規格:75mg),口服治療,每次150mg,每天1次。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功能指標(包括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肌纖維化改善情況(包括透明質酸(HA)、血漿腦鈉肽(BNP)和血清III型前膠原氨基末端肽(PⅢNP))。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對結果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均數±標準差(±s)的方式進行表示,進行t檢驗與檢驗,以P<0.05表示數據存在顯著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心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LVESD、LVEDD和LVEF等指標不具有顯著統計學差異(P>0.05);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LVESD、LVEDD和LVEF等指標均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患者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存在顯著的統計學差異,見表1。
2.2 兩組心肌纖維化情況對比
治療前,兩組HA、BNP和PⅢNP等指標無顯著差異(P>0.05);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HA、BNP和PⅢNP等指標均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HA、BNP和PⅢNP等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組間存在顯著的統計學差異,見表2。
3 討論
心力衰竭為較嚴重的臨床綜合征,大多是由器質性心臟病引起,其病死率和發病率呈逐年增多趨勢。臨床癥狀常表現為液體潴留、乏力、呼吸困難、咯血、咳嗽等[3-4]。心肌纖維化為許多心臟病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病理變化,為一種心肌重構的表現,心肌纖維化不斷發展會加重心力衰竭,引起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心律失常和猝死等危險事件,嚴重威脅了患者生命健康。該病患者常規療法采用針對原發病治療,低鈉、低鹽飲食、利尿和強心等,能一定程度改善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纖維化情況,但效果并不理想[5-6]。
厄貝沙坦為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抑制劑的一種,能對血管緊張素原Ⅰ轉變成血管緊張素原Ⅱ進行抑制,且能對AT1受體和血管緊張素原Ⅱ的結合進行選擇性阻礙,使醛固酮釋放與血管收縮受到抑制,從而起到抗心力衰竭和改善心肌纖維化的作用[7]。而且,厄貝沙坦具有較強的生物活性和較快的體內吸收速度,血漿蛋白的結合率較高,經腎臟與膽道系統排泄,安全性較高[8]。LVESD、LVEDD和LVEF等指標可以較好地反應患者心功能,而HA、BNP和PⅢNP增高與心力衰竭的程度密切相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肌組織損害程度和心肌纖維化的病理過程。
在本研究中,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患者LVESD、LVEDD和LVEF等指標均明顯改善(P<0.05),且觀察組患者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厄貝沙坦治療,可使患者心功能明顯改善;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HA、BNP和PⅢNP等指標均明顯降低(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HA、BNP和PⅢNP等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厄貝沙坦治療,可使患者心肌纖維化情況明顯改善。
綜上所述,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厄貝沙坦治療,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可使患者心功能和心肌纖維化明顯改善,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曲靜偉, 洪中立. 慢性心力衰竭治療進展[J]. 現代臨床醫學, 2016, 33(73):148-150.
盧志南, 黃潔, 孫興國,等. 終末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運動中攝氧通氣效率指標的臨床應用[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5, 43(1):44-50.
孫小軍, 盧京. 美托洛爾聯合曲美他嗪治療冠心病心力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5, 15(3):312-314.
黎勵文, 李明敏.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療進展[J].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6, 18(7):673-675.
陳進敏. 常規治療與急診內科治療心力衰竭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 哈爾濱醫藥, 2016, 36(1):1-3.
葉海英, 黃少倫, 張飛雄,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進行心臟康復與單純使用藥物治療的效果對比[J]. 中國醫學工程, 2015(7):53-53.
艾文偉, 雷夢覺, 涂燕平,等. 厄貝沙坦對慢性心力衰竭和心肌纖維化的影響研究[J]. 中國心血管病研究, 2011, 09(2):112-115.
潘宏儀. 胺碘酮聯合厄貝沙坦治療老年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臨床觀察[J]. 健康研究, 2017, 37(2):195-19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