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憲敏 周小龍 曾冬梅
[摘要]目的 研究腹腔鏡與開腹膽囊切除術對膽囊結石患者相關生化指標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江西省吉水縣人民醫院收治的90例膽囊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征得患者同意,經計算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給予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觀察組給予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檢測并比較兩組術后的血液指標(包括WBC與中性粒細胞)、肝功能指標(包括GGT、ALT、TBIL、AST、CRP)、免疫球蛋白(包括IgG、IgM、IgA),比較兩組術后疲勞評分指數。結果 觀察組的血液指標、肝功能指標及免疫球蛋白等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術后疲勞評分指數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給予膽囊結石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對患者相關生化指標造成的影響更小,患者術后疲勞程度低,是理想的手術方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開腹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囊結石;生化指標;術后疲勞評分指數
[中圖分類號] R657.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10(a)-0036-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aparoscopic and open cholecystectomy on the biochemical indexes of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Methods From July 2016 to July 2017, 90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admitted to People′s Hospital of Jishui County in Jiangxi Province were studied. After obtaining the patients′ consent,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open surgery.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for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The blood parameters (including WBC and neutrophils), liver function indexes (including GGT, ALT, TBIL, AST, and CRP) and immunoglobulins (including IgG, IgM, and Ig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detected an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ostoperative fatigue score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indexes of blood, liver function and immunoglobul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ostoperative fatigue score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for patients with gallbladder stones has a smaller impact on the patients′ biochemical parameters. The patients′ degree of postoperative fatigue is low and it is an ideal surgical method. 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Open cholecystectom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Gallstones; Biochemical indicators; Postoperative fatigue score index
膽囊結石的臨床發病率高,屬于急性炎癥性疾病的一種,病因多樣復雜,主要是由于膽囊管內結石阻塞導致的膽汁滯留于膽囊內、繼發細菌感染所引起,以右上腹部疼痛為主要癥狀表現,患者常伴發惡心嘔吐等胃腸道不適癥狀、發熱以及反跳痛等,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全身感染癥狀。臨床治療膽囊結石,以手術治療為主,以往多采用開腹膽囊切除術,術野清晰,治療徹底,但是,優于手術創傷性較大,對患者機體造成較嚴重損害,患者的相關生化指標變化明顯,患者術后疲勞嚴重,會對術后恢復產生不良影響[1]。而近年來,醫療系統引進并逐漸廣泛應用電光技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利用率逐漸上升,目前已成為臨床治療良性膽囊病變的“金標準”術式,相比開腹手術,有突出優勢[2-3]。本研究以90例膽囊結石患者為觀察對象,就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患者相關生化指標的影響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江西省吉水縣人民醫院收治的膽囊結石患者90例。在患者同意的前提下,經計算機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男21例,女24例;年齡42~72歲,平均(61.27±3.79)歲;單發性結石29例,多發性結石16例。觀察組男19例,女26例;年齡43~72歲,平均(61.231±3.77)歲;單發性結石28例,多發性結石17例。兩組在性別構成、年齡區間以及結石發生狀況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對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及家屬對研究了解,本人或家屬/監護人簽署知情同意書。
1.2納入標準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結合患者臨床癥狀,經腹部X線片及膽囊B超檢查后確診,且經術后病理證實;②無凝血障礙等手術禁忌證;③無神經系統疾病;④意識清醒,有自主行為能力,可有效配合手術和護理。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者;②近1年接受過手術治療者;③合并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礙者;④惡性腫瘤患者。
1.3方法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給予全面檢查,掌握患者的血壓、心率等水平,確定患者的身體狀況可耐受手術治療,術前行常規知識宣教,進行全面的術前準備。
對照組行開腹膽囊切除術。患者平臥位,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起效后,在患者右肋下方做長約7 cm的切口,對皮下各層組織常規切開分離,充分暴露術野,確定膽囊位置及與周圍組織的關系,在膽囊三角區對膽囊管和膽囊動脈進行結扎后,仔細將膽囊剝離并實施逆行切除,確定膽囊徹底切除并全部取出后,用生理鹽水沖洗腹腔,切口逐層縫合,術后常規置入引流管,常規抗生素抗感染治療。
觀察組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平臥位,氣管插管全身麻醉,起效后,常規建立氣腹,氣壓為11 mmHg,在臍部上緣做10 mm切口為觀察孔,置入腹腔鏡于劍突下2 cm處做5 mm的主操作孔,由此置入手術器械,在肋緣與鎖骨中線的交點右下2 cm處做10 mm的輔助操作孔,由此置入無創傷牽引鉗[4]。應用腹腔鏡觀察并確定膽囊位置,用齒鉗將膽囊底部夾住,用電凝鉤將血管和膽囊管分離,使膽囊三角充分顯露,用鈦夾對膽囊管和膽囊動脈實施夾閉,用超聲刀切除膽囊,用電凝刀予以止血處理后,消除氣腹,常規包扎并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治療。兩組的手術操作由相同年資和經驗的醫生進行,給予相同規格的護理干預。
1.4觀察指標
術后次日,對患者的C反應蛋白(CRP)、丙氨酸氨基轉移酶(GGT)、丙氨酸轉氨酶(ALT)、總膽紅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等肝功能指標,WBC、中性粒細胞,以及IgG、IgM、IgA等免疫球蛋白和術后疲勞評分指數等指標進行檢測,并比較兩組的檢測結果。
應用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堀場儀器(上海)有限公司,批準文號:滬食藥監械(準)字2013第2401304號]對患者的血液指標及肝功能指標進行檢測,使用配套試劑,操作按照產品說明書操作。應用單克隆免疫球蛋白檢測試劑盒(毛細管電泳法)(Helena Biosciences Europe,批準文號:國械注進20162401521)對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指標進行檢測,使用配套試劑,操作按照產品說明書操作。疲勞評分指數標準:使用SF-14量表對患者術后疲勞程度進行評價。本量表涉及14個條目,最高分14分,分數越高,疲勞程度越重。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術后相關生化指標的比較
觀察組的WBC和中性粒細胞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CRP、GGT、ALT、TBIL、AST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IgG、IgM、IgA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3)。
2.2兩組術后疲勞指數評分的比較
手術次日,觀察組的術后疲勞評分指數為(5.12±1.03)分,對照組為(7.27±1.23)分,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8.990,P=0.001)。
3討論
膽囊結石為常見病的一種,細菌感染、膽囊功能異常及代謝障礙等均是膽囊結石的誘發因素,患者的膽固醇水平和膽汁酸濃度發生變化,進而導致膽汁瘀滯,便會發生膽囊結石[5]。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多在體檢時發現,可通過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確診[6]。
目前,臨床治療膽囊結石,分為手術治療和非手術治療,而手術治療則為首選方式[7-8]。膽囊結石治療的可選手術方案較多,有傳統的開腹膽囊切除術、經自然腔管內鏡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以及經皮膽經碎石取石術等[9-10]。在腔鏡技術未廣泛應用前,臨床主要采用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改進和普及,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逐漸成為臨床治療膽囊結石的最主要手段,與開腹手術比較,有顯著優勢[11]。
開腹手術為開放性手術,開腹操作雖能保證良好的術野和膽囊切除效果,但手術切口大,手術時間長,患者會出現較為重的機體應激反應[12]。而尤其膽囊結石患者多為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其體質較差,手術創傷更重,也會對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損傷。
腹腔鏡手術為微創手術,對患者機體傷害小,術后恢復效果更好。多項臨床實踐研究表明,相比開腹膽囊切除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手術時間更短,術中失血量更少,術后恢復效果更好,術后并發癥更少,住院時間更短,是理想的手術方式[13-14]。而對不同手術方式對膽囊結石患者術后相關生化指標的影響的研究則較少,觀察的指標也較少[15]。本研究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和開腹膽囊切除術為對比術式,對此進行研究分析。
本研究術后對患者的CRP、GGT、ALT、TBIL、AST等肝功能指標、WBC、中性粒細胞等血液指標以及IgG、IgM、IgA等免疫球蛋白指標等進行檢測,對患者進行術后疲勞評分指數評估,并與對照組比較,結果顯示,觀察組的上述相關生化指標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術后機體應激反應相對弱,免疫功能損傷較輕,兩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術后疲勞評分指數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應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對患者相關生化指標產生的影響相對較小,是更為安全健康的手術方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翟榮幸,汪宏.腹腔鏡與開腹膽囊切除術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胃腸功能的影響[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5, 18(7):566-568.
[2]曾傳彪,楊樹宏,楊芳,等.腹腔鏡與開腹膽囊切除術對機體免疫應激和肝功能影響的對比研究[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7,35(6):649-651.
[3]閆長紅,許艷春.膽囊結石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肝功能及應激反應的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32(1):171-173.
[4]章密密,劉先武,胡興明,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療效及對免疫功能術后并發癥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7,23(11):1810-1813.
[5]余倫,張鈞,焦勇,等.腹腔鏡與開腹膽囊切除術對患者肝功能、免疫功能及炎癥因子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1):59-61.
[6]聞天學,王郝.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老年慢性膽囊炎伴膽囊結石患者炎癥因子及免疫球蛋白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20):2431-2433.
[7]唐鋼.腹腔鏡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對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7,23(2):221-224.
[8]閆長紅,許艷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患者血清IL-6、IL-10、TNF-α水平的影響[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6,38(4):469-471.
[9]吳杰,李自平.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的療效比較[J].醫學綜述,2016,22(11):2283-2285.
[10]魯德斌,劉西平,胡林忠.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開腹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結石患者外周血淋巴細胞和細胞因子水平的變化[J].實用肝臟病雜志,2016,19(3):335-338.
[11]燕濤,侯亞峰,程曉劍,等.腹腔鏡膽囊切除及膽總管切開取石并T管引流術對膽囊并膽總管結石患者血清Na+K+水平及安全性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7,23(6):975-977.
[12]薛紅娣,劉雙海,陳勝,等.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患者的療效及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J].醫學綜述,2016,22(24):4914-4916.
[13]張雄杰,丁佑銘.腹腔鏡與開腹膽囊切除術對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α和C-反應蛋白的影響[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7,35(3):260-262.
[14]沈旦,郭慶渠,吳育連.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炎癥因子及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影響[J].肝膽胰外科雜志,2016,28(3):232-234.
[15]李承鋼.膽結石膽囊切除術式選擇對患者免疫及應激反應的影響[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21):2538-2540.
(收稿日期:2018-03-08 本文編輯: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