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佳
[摘要]目的 評價綜合護理干預對胃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接受手術治療的88例胃癌患者,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4例。對照組實施對癥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評價不同護理實施后對術后患者胃腸功能、生活質量的影響。結果 觀察組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兩組無腹脹、輕度腹脹及中度腹脹的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重度腹脹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兩組的焦慮評分低于護理前,且護理后觀察組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胃癌患者術后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措施效果顯著。
[關鍵詞]綜合護理;胃癌;胃腸功能;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 R473.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10(a)-0212-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Methods From June 2016 to May 2017, eighty-eight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who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in our hoapital were selected. They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s and observation group, 44 cases in each group.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performed with symptomatic nursing,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dopted.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nursing on 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recovery of bowel sounds, postoperative anal exhaust and recovery of bowel move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bdominal distension, mild abdominal distension or moderate abdominal distension in the two groups (P<0.05). However, the incidence of severe abdominal disten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e score of each dimension of life qualit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anxiety score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anxiety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he nursing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nursing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is effective.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nursing; Gastric cancer;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Quality of life
在消化道腫瘤中,胃癌發病率高居首位,為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臨床首選手術切除治療,傳統開腹手術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大,且術后并發癥多,不利于患者早日康復,不易被患者所接受[1]。隨著腹腔鏡技術發展,腹腔鏡胃癌根治術被廣泛用于臨床中,創傷小、不良反應少、術后恢復快。但胃癌治療效果不僅由醫生專業技術所決定,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也對其起著重要的影響。實施綜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包括心理護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護理、并發癥護理,是胃癌術后護理關鍵,對提高患者成功治療的信心,有效預防控制術后并發癥,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本研究分析胃癌術后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后對患者胃腸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88例胃癌患者,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44例。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參與研究者均知情同意。對照組男28例,女16例;年齡36~79歲,平均(55.12±2.70)歲;合并癥:糖尿病17例,冠心病15例,高血壓12例。觀察組男30例,女14例;年齡34~75歲,平均(54.11±2.52)歲;合并癥:糖尿病15例,冠心病18例,高血壓11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胃鏡、鋇餐確診為胃癌,且入院后接受胃切術,術后化療;研究資料完整,能積極配合本研究。排除標準:合并精神病史、嚴重肝腎疾病,近期接受過抗焦慮藥物治療、無獨立行為能力患者。
1.3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對癥護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出血情況,加強病房巡視,術后鼓勵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加強患者病情觀察,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處理,做好記錄。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內容如下。
1.3.1術前胃腸道準備 術前做好胃腸道準備,準備特殊食管,術前4 h禁飲、12 h禁食,術前晚給予患者口服50%硫酸鎂溶液(河北武羅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022977)清潔灌腸,術前3 d口服甲硝唑(北京天惠參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3396)0.4 g、慶大霉素(吉林省華威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2022627)160 000 U,3次/d,術前1 d按照患者身體需求量提供補液,讓患者多喝水,直至術前8 h禁飲,手術當天清晨將胃管插入。
1.3.2基礎護理 注意觀察患者呼吸、脈搏、血氧飽和度、血壓和體溫等基本生命體征,加強病房巡視,準確統計患者每小時液體出入量,直至腸排氣、胃腸功能恢復正常,術后鼓勵并輔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動,待身體恢復良好后可下床在床邊活動,后可擴大活動范圍。
1.3.3心理護理 多數胃癌患者因對胃癌缺乏了解,甚至一些患者拒絕手術治療。護理人員應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專業知識對患者行健康宣教,講解手術過程,告知患者及家屬實施手術治療的目的、意義,以及術中術后要注意問題,也可將一些成功接受治療案例告知患者,耐心與患者溝通,采用多種方式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提高預后效果。
1.3.4疼痛護理 對術后劇烈且持續疼痛,護理人員謹遵醫囑要求,給予患者服用鎮痛藥,緩解患者的疼痛,也可以通過播放音樂等方式轉移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
1.3.5引流管護理 為保證引流順暢,觀察患者出血量變化,若腹腔引流出血量較大,需注入4 mg腎上腺素和50 ml生理鹽水止血。若出血量大,需及時上報醫生處理。
1.3.6并發癥護理 ①吻合口瘺:多發生于術后3~6 d內,表現為體溫39℃,且高燒持續不退,呼吸急促,24次/min,右上腹劇烈疼痛,合并不同程度的胸背部疼痛,護理人員應注意觀察,及時告知醫生;②肺部感染護理:術后第2天,護理人員輔助患者翻身、咳痰,指導患者科學咳痰,同時叮囑患者深呼吸時,注意保護腹部切口,若疼痛劇烈,可服用鎮痛藥物。若痰液黏稠,可實施霧化吸入,促痰液順利排出,并用抗生素預防感染。③術后出血:術后24 h內可見胃管中有少量咖啡色或暗紅色胃液,若術后短期胃管中有大量出血,甚至有持續不止嘔血,或腹腔引流管中持續2 h出現超過200 ml血液,護理人員要及時告知醫生,實施給氧、心電監護,建立靜脈通路,實施血常規,進行再次手術準備。
1.3.7健康教育護理 根據手術實施情況,患者術后2~3 h持續禁食,待胃腸功能恢復后,可少量進流質食物,飲食以易消化、高營養食物為主。同時告知患者出院后養成規律作息,保持心情愉悅,加強鍛煉,加強病情觀察,發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處理。術后6個月,按時到院復診。
1.4觀察指標
①評價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其概況。包括腹脹情況、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恢復時間。腹脹程度評價標準[2],無腹脹:肛門排氣前,檢查患者不存在腹脹感;輕度腹脹:術后肛門排氣前,患者腹脹感輕微,腹內有氣體轉動,但患者主訴無感切口脹痛;中度腹脹:腹部有明顯隆起,患者存在切口疼痛,但可耐受;重度腹脹:腹部隆起明顯,切口脹痛感明顯,且合并呼吸困難。②根據SF-6L量表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評價[3],評價內容包括8個維度:生理職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態、疼痛狀態、情感職能、活力狀態以及健康總評分,各項維度滿分100分,評分越高,則表明生活質量越高。③根據焦慮自評量表(SAS)比較護理實施前后兩組的焦慮評分。焦慮自評量表總粗分正常上限40分,標準分50分,標準分<50分,則表明心理情緒正常,>50分則表明存在焦慮,評分越高,則表明焦慮情緒越嚴重。
1.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胃腸功能恢復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的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腹脹程度的比較
兩組無腹脹、輕度腹脹及中度腹脹的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的重度腹脹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生活質量各維度評分的比較
出院后對患者進行6個月隨訪,觀察組的生理職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態、疼痛狀態、情感職能、活力狀態以及健康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2.4兩組護理實施前后焦慮評分的比較
護理后兩組焦慮評分與護理前有明顯下降(P<0.05),且觀察組的焦慮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5)(表4)。
3討論
胃癌為一種常見的胃腸道疾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臨床多選擇采用手術徹底根治胃癌。但胃癌術后患者的康復情況,不僅與手術相關,還與圍術期護理干預措施相關。因手術應激反應,再加上患者傷口恢復情況,營養供應不足等情況,均會導致患者發生術后并發癥,腸道功能恢復緩慢,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4]。
隨著醫院醫療模式轉變,醫學界也開始關注環境、社會、心理等因素對胃癌患者恢復的影響,為了提高術后恢復效果,加強術后護理,從簡單的疾病護理,轉變為以預防、保健、康復為核心的綜合護理[5-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實施綜合護理后,觀察組重度腹脹發生率少于對照組,且腸鳴音恢復時間、術后肛門排氣時間、排便恢復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提示胃癌患者實施綜合護理,通過提供主動護理服務,讓患者身心均順利過渡,可有利于患者胃腸功能的早日恢復。這與沈娟月等[7]研究基本相符,進一步證實綜合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胃腸功能。
此外,通過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還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生活質量包括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社會關系和睦、心理以及生理功能等方面,實施綜合性護理干預,護理人員可及時發現護理中存在問題,培養患者養成健康良好的生活習慣,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質量[8-10]。為更好評定患者護理實施后的生活質量,采用SF-36量表進行評價,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的生理職能、生理功能、社會功能、精神狀態、疼痛狀態、情感職能、活力狀態以及健康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而且觀察護理后觀察組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綜合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患者焦慮悲觀等不良情緒、增強身體免疫力和成功治療信心,更好適應周圍環境,積極配合治療,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復[11-12]。不同于常規護理模式,綜合性護理模式強調護理實施整體性,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護理干預,可在保證手術治療效果,有效預防并發癥發生,在提高手術療效同時,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13-15]。
綜上所述,胃癌術后實施綜合護理干預,有利于胃腸功能的早日恢復,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患者焦慮情緒,應用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馮秋女,胡濤,羅鋒.綜合性護理干預在新生兒機械通氣中的應用[J].現代醫院,2017,17(1):141-142.
[2]宋艷品.內鏡黏膜下剝離術治療早期胃癌的護理[J].中外醫療,2015,34(26):155-157.
[3]孫學文,范學玲,劉艷艷.探討心理干預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學,2017,23(22):165-167.
[4]余秀蕓.心理干預在胃大部分切除的胃癌患者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7,24(25):158-160.
[5]李雍.中西醫結合快速康復外科在胃癌手術護理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14):159-160.
[6]許瑩.胃癌手術護理中快速康復外科的應用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電子版),2017,4(23):185.
[7]沈娟月,俞耀軍.綜合性護理干預對胃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5,53(17):154-157.
[8]蘧勐,周群燕.快速康復理念對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后疼痛、炎性反應和胃腸功能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6, 13(17):97-100.
[9]李治剛.胃癌根治術后行早期腸內免疫營養支持促進機體胃腸、免疫功能恢復的臨床研究[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6,22(10):988-991.
[10]康群,王麗均,陸云云,等.擇時艾灸對胃癌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8):565-566.
[11]李瑩.以問題為導向的護理干預對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后患者康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2):158-162.
[12]陳麗娜,宋江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胃癌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5(27):3069-3071.
[13]趙茜.心理護理對經動脈灌注化療胃癌患者依從性及療效的影響[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1):99-101.
[14]李玲玲,呂冬梅,楊海英.針對性護理干預對胃癌術后化療患者焦慮的影響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6,14(7):1178-1181.
[15]陳曉霞,冼少眉.快速康復理念在胃癌根治術后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4):658-660.
(收稿日期:2018-03-06 本文編輯:崔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