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向東 李金鳳
學科工作坊式研修,是指以工作坊的形式組成學習團隊,在專家的引導下,圍繞某一專題,結合教學實踐,通過研討、反饋等形式引發成員的深入思考與思維互動,加深對專題內容的認識與理解,解決教學中的問題,最終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
1.深入分析,體現“教研”味道
學科工作坊研修的目標直接指向學科教學改革和教師教學技能的提升。研修員作為活動的主要實施者,首先對當前課改的動向與核心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對所負責的學科教師進行全面診斷,發現教師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將這些問題轉化成專題進行系統設計,制定整體規劃,分學期做出具體安排。
工作坊式研修活動除了具備一般工作坊的特點外,還要突出體現“教研”的味道。因此,專題的選擇非常重要。研修員是專題的設計者,在設計工作坊專題時,一般要整體考慮學期教研工作目標或核心問題與學科教師隊伍能力水平,內容直擊教材教法與考試研究。專題選擇要與教學工作相契合,讓教師感覺有探索的價值與意義,同時要小而具體,讓教師看得到、摸得著,并在一定時間內能夠完成。
2.詳細規劃,讓教師成為活動的主角
工作坊式研修與傳統教研方式最大的區別在于,教師成為活動的主角,活動過程不再是一個人講,而是全體人員參與。因此,活動策劃非常關鍵。針對某一次具體的研修活動,要有具體策劃方案,包括活動背景、活動主題、活動目標、主持人、參加人員、活動時間、具體安排等基本要素。
3.量體裁衣,科學設計研修方式
活動實施根據主題內容需要可劃分為不同階段,一般可分為任務前置、分組交流、集中展示、專家點評、實踐應用五個環節。通過這些環節,一是充分體現教師自主學習、同伴學習、專家指導的多元化學習;二是教師與專家之間平等對話,更容易建立合作互助的關系,形成寬松融洽的學習氛圍;三是研修生成的成果來自于教師們的直接經驗,具有很強的實用性。相同內容的研修活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具體實操的過程中,可根據活動內容、學習群體的實際水平以及活動時間等進行適當調整。靈活多樣的工作坊式研修是提高教研實效的重要因素,但它絕不是“花拳繡腿”,不能流于形式,必須要根據活動內容進行科學設計,要特別關注活動細節。
4.關注應用,讓理論回到實踐中
工作坊研修活動結束,并不意味著專題研修隨之結束,一切理論必須要回到實踐中。因此,在活動結束時要明確后續任務安排,小組或教師個人要根據所學內容完成一項具體任務,如撰寫一節課的教學設計、開展一項微專題研修等,充分體現工作坊研修成果在實踐中的運用與轉化。轉化的方式除了完成一項任務外,還要進行反思,重點反思實踐的成功之處、存在的不足與努力的方向。
編輯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