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幫扶也是一種相互學習
現象:現在,很多優質中小學校與對口貧困地區的薄弱學校“結對子”,通過教育幫扶、教師支教、資源共享等方式,讓薄弱學校發展更快,使貧困地區的學生也有機會享受優質教育資源。但也有的優質學校認為“結對子”是自己單方面付出,吃虧了。
評析:相對貧困地區薄弱校而言,優質學校在教育管理、標準化辦學、教育教學水平、教師素質等方面的確有優勢。然而,與薄弱學校“結對子”,對于優質中小學校而言,不只是一種單向的付出與施予,也是一種學習。參與支教的教師積極融入當地學校、融入教師、融入學生,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可以學習貧困地區的教師身上純樸的品質、奉獻意識、敬業精神;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城里孩子了解農村,了解國情,學習當地孩子吃苦的精神與責任心,學會悲憫。同樣,學校之間可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學校不應當將研學旅行完全交給旅行社
現象:近幾年,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如火如荼,不少學校將研學旅行完全交給旅行社操辦。
評析:研學旅行不是簡單的旅游,而是一種教育實踐活動。教育部等11部門曾聯合發文,將研學旅行定性為“教育教學實踐的重要載體”。學校要利用好研學旅行這個教育資源,認真準備,承擔教育的責任。要根據學生特點和需求,研發出適宜的研學旅行課程,并提前對課程進行論證,精心安排安全、交通、吃住、學習內容等,使研學旅行中的每一個環節都達到教育的效果,從而實現培養學生能力,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目的。
請不要讓孩子的作業成為家長的負擔
現象:不少家長反映,每天回家陪孩子寫作業比上班還累,學生的作業不僅多,而且超級難,很多作業孩子根本沒法獨立完成。
評析:作業是教師了解、檢驗學生學習狀況,反思和改進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布置作業應當按照以下要求:第一,不得超越課程標準、教學進度;第二,不得要求家長批改作業或糾正錯誤;第三,不得布置要求家長完成或需要家長代勞的作業;第四,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預習、復習、鞏固、拓展等作業類型,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第五,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實際,為不同學習需求的學生提供基礎型作業、提高型作業等可自主選擇的個性化作業;第六,注重學科之間作業的均衡性。
編輯 _ 付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