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浩強 李少鵬 柴輝輝
[摘要]目的 研究顯微鏡下血腫清除術與常規開顱術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奇偶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兩組,每組2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開顱術治療,實驗組患者接受顯微鏡下血腫清除術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并發癥發生率和治療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結果 實驗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等手術指標均短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2/20),低于對照組的(4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接受顯微鏡下血腫清除術治療,對患者的創傷較小,可以減少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顯微鏡下血腫清除術;常規開顱術;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
[中圖分類號] R6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8)10(a)-0079-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icroscopic hematoma removal and conventional craniotomy for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basal ganglia cerebral hemorrhage.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basal ganglia cerebral hemorrhage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1, 2016 and December 31, 2017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by odd-even grouping. Each group consisted of 20 patients.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raniotomy.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nderwent microsurgical hematoma removal. The surgical indexes,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the ability of daily living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verage surgical tim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was 10.00% (2/20), which was lower than the incidence of the control group (40.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daily living 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hypertensive basal ganglia cerebral hemorrhage by microscopic hematoma removal has less trauma to the patient and can reduce the risk of complications.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Microscopic hematoma removal; Conventional craniotomy; Hypertension; Basaloid region cerebral hemorrhage
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由于此病的發病較急,病程進展較快,因此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1]。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所形成的巨大血腫可以對患者的基底節區進行破壞,使患者的顱內壓增高,能導致患者出現腦疝,進而導致患者死亡,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2]。現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對患者進行治療,通過手術可以有效地清除患者的血腫、降低顱內壓,減少疾病對患者的傷害,但是傳統的開顱手術,會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創傷,且患者術后容易產生多種并發癥,對患者的康復造成負面影響[3]。為了提高對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的治療效果,需要采取更為先進的治療方法,本研究選取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探討顯微鏡下血腫清除術與常規開顱術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我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奇偶分組法將患者分為2組,每組20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頭顱CT確診,且出血量未累及腦干[4]。排除標準:單側或者雙側瞳孔散大、中線移位明顯的患者[5]。實驗組患者,年齡47~74歲,平均(60.18±5.57)歲;男13例,女7例;高血壓病史2~12年,平均(6.82±1.14)年;出血量25~40 ml,平均(34.88±4.98)ml。對照組患者,年齡48~75歲,平均(61.26±5.73)歲;男12例,女8例;高血壓病史2~13年,平均(6.97±1.26)年;出血量25~40 ml,平均(34.42±5.04)ml。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曉本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控制血壓、顱內降壓、抗感染、維持電解質平衡等常規治療。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開顱術治療,具體方法:對患者實施大骨瓣開顱術,并對患者實施全身麻醉,根據患者的血腫部位、血腫量,在患者大腦皮層最近處作手術切口,骨瓣大小約為9 cm×10 cm;將患者的硬腦膜剪開,然后選擇離血腫最近的皮質層作為入路,在腦穿針穿刺確認血腫后,將皮質切開3~4 cm,并沿著穿刺通道進入血腫腔內,并將血腫清除,對出血點進行止血;給予患者留置血腫腔引流管,并在已經電凝的出血點覆蓋止血紗布,并將硬腦膜做減張縫合,然后予人工硬腦膜覆蓋行硬腦膜修補術,最后根據患者腦組織的腫脹程度來決定是否對患者實施去骨瓣減壓術。
實驗組患者接受顯微鏡下血腫清除術治療,具體方法:對患者實施顯微鏡下大骨瓣開顱手術,在術前給予患者全身麻醉,使用CT對患者的血腫位置進行定位,并開骨瓣,在顯微鏡下經皮質切開皮層,并將皮層逐層分離,直至血腫腔,清除血腫腔內的血腫,然后使用電凝止血,在血腫腔內放置硅膠管進行引流,同樣并將硬腦膜做減張縫合,然后予人工硬腦膜覆蓋行硬腦膜修補術,最后根據患者腦組織的腫脹程度來決定是否對患者實施去骨瓣減壓術。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指標、并發癥發生率和日常生活能力。并發癥包括胃出血、尿路感染、肺部感染、電解質紊亂和再出血。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標準:Ⅰ級:患者能夠完全自主的進行日常生活;Ⅱ級:患者可進行部分的獨立生活;Ⅲ級:患者的日常生活需要幫助方可進行;Ⅳ級:患者需要長期臥床,但是意識較為清醒;Ⅴ級:患者處于植物生存狀態[6]。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低于對照組的(4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比較
實驗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需要面對較快的生活節奏和較高的生活壓力,加之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劇,導致我國的高血壓疾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7]。高血壓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此病的產生與患者的激動、緊張、焦慮、受到不良刺激等因素有關,此病能夠導致患者的心、腦、腎等多處器官和組織發生器質性病變,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威脅[8]。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在長期的治療期間,容易發生多種并發癥,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是高血壓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當高血壓患者發生腦出血后,腦部組織和神經會受到嚴重損傷,對患者的記憶功能、語言功能和運動功能等多種功能造成危害,且此病發病較急,病程進展較快,極易導致患者死亡[9]。
現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的方法對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進行治療,通過手術可以將患者顱腦內的血腫進行清除,降低患者顱內壓力,維持患者生命體征的平穩[10]。臨床上常用于治療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的手術方法有大骨瓣開顱術和小骨窗開顱顯微鏡下血腫清除術[11]。本文選取大骨瓣開顱術,大骨瓣開顱術是一種傳統的手術方法,此種手術需要在患者的腦部作較大的切口,有效的提高術野,可以將患者顱腦內的血腫情況進行清晰、仔細的觀察,進而將血腫有效的清除,明顯的降低患者顱腦內部的壓力[12];但是大骨瓣開顱術的切口較大,在術中的出血量也較多,對患者造成較大的創傷,使患者在術后需要較長的時間進行恢復,患者的術后并發癥和感染的發生幾率也隨之上升,不利于患者的康復[13]。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的治療方法不斷應用于臨床當中,并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14]。對患者實施顯微鏡下血腫清除術,可以保證不同的方向均有充足的光線,有效提升術野,可以更為清晰的觀察到患者的腦部組織和血管,減少對腦部組織的牽拉,在手術過程中,可以減少對血腫周圍的血塊進行強行抽吸,減少了手術的出血量,并減少對腦部組織的損傷[15]。
本研究結果提示,實驗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和術后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實驗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0.00%,低于對照組的(4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患者接受顯微鏡下血腫清除術治療,可以減少對患者的傷害,提高患者的恢復速度,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葛新,陳曉雷,孫吉慶,等.神經內鏡微創手術與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療效比較[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6,42(10):605-608.
[2]彭逸龍,伍益,陳少靄,等.神經內鏡與傳統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比較[J].中國微侵襲神經外科雜志,2016,21(5):217-218.
[3]羅俊杰,戴永建,呂偉,等.開顱手術與神經內鏡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比較[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6,33(1):135-137.
[4]楊與敏,劉之彝,龍曉東,等.神經內鏡手術與常規開顱手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療效的回顧性分析[J].四川醫學,2017, 38(8):913-916.
[5]楊彥龍,常濤,高立,等.神經內鏡輔助與枕下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小腦出血療效比較[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7,43(8):453-457.
[6]李十全,伍銘,容水生,等.80例顯微鏡下顱內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性腦出血療效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6,37(27):3403-3404.
[7]印曉鴻,王遠傳,唐曉平,等.神經內鏡與顯微鏡在高血壓腦內血腫手術治療中的對比研究[J].重慶醫學,2016,45(26):3697-3699.
[8]葉富躍,楊堃,鄭傳宜,等.顱內微創血腫清除術與傳統開顱清除血腫手術在高血壓腦出血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河北醫學,2016,22(1):17-20.
[9]韓繁龍,張國來,吳生貴,等.小骨窗與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分析[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33):6542-6545.
[10]趙云棟,候海宇,趙明宇.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和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 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8):5-6.
[11]曾令洲,許安榮,李玉斌,等.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與傳統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比較[J].神經損傷與功能重建,2016,11(5):436-438.
[12]王常偉,劉德中,李楷,等.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顯微鏡下行小骨窗血腫清除術的臨床有效性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1):55-56.
[13]劉萬榮,魏忠,方有利,等.傳統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與小骨窗入路血腫清除術治療基底節區高血壓腦出血的臨床療效對比觀察[J].安徽醫藥,2017,21(10):1844-1846.
[14]陳建勇.小骨窗開顱血腫清除術與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比較[J].中國實用醫藥,2016, 11(17):132-133.
[15]單偉.微創穿刺術及小骨窗開顱術治療高血壓腦出血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2):97-98.
(收稿日期:2018-05-07 本文編輯:孟慶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