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摘 要】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在世界經濟總量之中所占據的位置也是越來越重要,尤其是08年金融危機以后,我國經濟發展的水平對于世界經濟的提升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與此同時,在新時代下我國大力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的要求下,給我國經濟提出一系列重大的經濟學時代命題,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創新與改革,堅持中國特色社會建設,為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與進步在立新功。本文旨在通過研究新時代下我國經濟學發展的現狀,并且對于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從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議和意見,進而為我國經濟學的發展與進步提供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
【關鍵詞】新時代;經濟發展;現狀分析;原因分析;優化策略
隨著新時代的來臨,信息技術的不斷的發展與進步,給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的同時,還帶來了巨大的機遇,因此我們必須克服經濟發展過程之中的所有挑戰和困難,抓住經濟發展與進步的機遇,促使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的發展與進步,不斷的增強我國的經濟水平和綜合國力,讓我國屹立于世界強國之林,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國夢。
一、新時代下我國經濟發展的現狀以及原因分析
新時代下,我國經濟水平的發展所取得的成就是十分輝煌的,在世界經濟格局之中也是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的。與此同時,由于世界各國所具有的國情的不同,我國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之中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與世界其他各個國家也是有極大的不同之處,新時代下我國經濟學發展所面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學理論研究脫離實際
在我國經濟學發展的過程之中,理論研究一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但是在新時代下我國經濟學發展所面臨的巨大問題就是理論研究脫離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脫離中國特色。在我國經濟不斷的發展與進步,取得令世界矚的成績的同時,我國經濟學的理論研究也在不斷的深入,但是在這一過程之中經濟學理論研究所表現出來的問題也是特別的多。首先,許許多多的經濟學理論是以馬克思經濟學理論或者是西方的經濟學發展理論為基礎,這就導致了經濟學所研究與探索出來的理論有失偏頗,不能夠全面的分析與總結我國經濟發展的經驗和優勢,所研究出來的經濟學理論脫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對于我國經濟學的發展與進步所提供的動力意義不大。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就是經濟學研究不能夠深入的從中國實際國情出發,生搬硬套其他國家的經濟學理論,缺乏自身的見解。
(二)對于新時代下社會矛盾認識的不足
在我國經濟學發展與進步的過程之中還存在著一個十分普遍的問題,那就是對于新時代下社會矛盾的認識存在不足。新時代下,影響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水平提高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了變化,已經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但是在經濟學發展的過程之中對于這一社會矛盾的轉變在認識上存在不足,這就導致了經濟學角度對于我國經濟水平提升的原因研究存在不足,才能夠從供給關系與需求關系這兩個方面給出合理的解釋,這對于提高我國經濟水平和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會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
(三)宏觀經濟調控體系研究的缺失
在經濟學發展的過程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對于宏觀經濟的研究,只有做好宏觀經濟體系的建設才能夠促使我國經濟水平的持續不斷的發展與進步,但是在我國經濟學發展的過程之中還存在著的一個問題就是對于宏觀經濟調控體系研究的缺失。我國經濟發展與進步的主要任務就是,建設一個有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現代化經濟體系。但是在我國經濟學研究與發展的過程之中對于這一方面的研究有著明顯的不足,“新瓶裝舊酒”的現象時有發生,對于理論創新的研究不夠深入,對于完善和創新我國宏觀經濟調控不能夠提供有效的理論支持,對于我國現代化經濟建設規律的總結不能夠做到全面。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對于我國經濟發展政策的認識不夠深入,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趨勢認識不夠長遠。
(四)經濟學研究人才的缺失
新時代下影響經濟學發展與進步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經濟學人才的培養,但是在我國經濟學發展的過程之中最為缺失的就是對于經濟學研究的人才。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新時代下對于金錢的重視程度越來越大,許許多多的經濟人才不能夠沉下心來進行研究,反而是過度的追求自身最大程度的經濟利益,這就使得研究經濟學的人才越來越少,對于我國經濟學發展的推動力越來越缺乏,不能夠促使我國經濟水平健康持續的發展與進步。
二、促進我國經濟學發展的優化策略和方法
經濟學的發展與進步對于我國經濟水平的整體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是我國經濟發展經驗的歸納和總結,同時還是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一個理論基礎,因此我們鼻血加強對于經濟學發展的重視程度,結合時代發展的潮流不斷的進行優化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我國經濟水平持續不斷的提升,為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加強理論歸納,講好經濟故事
在經濟學發展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對于經濟發展的理論和經驗的總結,因此在促使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持續提高。首先要做的就是對于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水平發展軌跡的總結,這樣才能夠為以后歸納和總結經濟建設的經驗打下堅實的基礎才能夠有脈絡可循。其次,要提煉好中國經濟建設的基本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夠對于經濟建設的規律進行有效的總結,才能夠為未來經濟發展的創新和改革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構建中國特色政治經濟學
新時代下,促進經濟學發展的重要途徑就是要構建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政治經濟學。首先我們要以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之中正在做的事情為基礎,從我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實踐中發現和挖掘關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事件和課題,讓它能夠與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相互結合起來,學習黨和中央有關京劇建設的政策,只有這樣才能夠構建一個適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經濟理論,促進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與進步。
新時代下,促進我國經濟學的發展能夠促使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促使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升,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于其的重視程度,不斷的進行改革和創新經濟學理論,總結經濟發展建設的規律,構建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學,為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穆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GDP及產業結構變化[J].現代經濟(現代物業下半月刊),2009, 7.
[2]國家發展改革委就業和收入分配司.完善社會保障制度 促進居民消費增長[N].中國經濟導報,2008,12.
[3]史獻雷.基本制度視角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問題[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1(4).
[4]張占斌.中國經濟新常態的趨勢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