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熙棟
【摘 要】《影視短片創作》是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最為核心的一門課程,涵蓋了前、中、后期所有的基礎課,也是檢驗廣電生專業成果的主干課程。而且近幾年來,社會越來越關注大學生的創作能力,積極倡導學生開展創造性的競賽活動。本文將針對大學生短片創作中的問題以及改善措施進行探究,并結合“道格瑪95運動”理念,提出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大學生;短片創作;道格瑪95
隨著自媒體時代到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的興起,可見影視短片嫣然變成了大眾喜聞樂見的一種創作形式。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學生應該更側重于影視創作,所以《影視短片創作》作為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的核心課程,融合了諸多先修課程,是綜合性非常高的一門課。大學生創作的短片作品也不斷豐富,在諸多短片比賽的刺激下,創作題材日趨多樣,越來越多的從表現個人生活話題上升到表現社會發展等方方面面,通過短片來表達大學生對于生活的思考。數字短片作品開始百花齊放,爭相斗艷,伴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推廣頻繁走進人們的視野。但從這幾年的學生作品來看,大學生數字短片良莠不齊,質量普遍較劣,良莠不齊,且凸顯電影本質的藝術性價值不足,而且跟國外同類專業的學生作品相差甚遠。
一、大學生數字短片創作中常出現的問題
由于大學生處在一個特定的時期,作為剛剛成年的大學生來說,并沒有太多的社會生活經歷,這容易導致他們的視野非常受到年齡和閱歷的局限。目前,在各高校編導專業獨立制作的影視短片中,大部分是由學生自編自導的劇情片為主,而且影片主題主要圍繞校園愛情或友情等故事展開,少量涉及到的紀錄片也圍繞學生身邊事進行拍攝。這就導致作品在題材的選擇上更傾向于學生個人的情感表達,從而造成題材單一、主題重復和情節撞車等現象;劇本也因為學生自身缺乏社會生活積淀,導致角色、情節和故事經不起推敲。
除劇本階段的問題外,對于學生作品來說,制作水平不足也成為限制影片質量的根本原因。大學生普遍理論知識水平較高,但實踐操作能力欠缺,課上記筆記,課下不練習成為常態,體現在影視作品上就是攝像基本功太差,后期剪輯水平不高,以及藝術表現力欠佳。“運動”是電影的本質,這一點從英文單詞“movie”和“cinema”的來源上可以初見端倪,運動不光能為影視短片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同時也能為影片帶來節奏和情感上的變化。所以想要做到攝像機自如運動,攝像師必須掌握“穩、準、勻、平、實”的基本操作要求,但是學生要么因為基本功較差,要么因為缺乏必要的穩定設備,導致畫面出現抖動、虛焦、構圖不準確等問題。
對于任何一部影視短片而言,藝術表現意識要遠遠勝過攝制技巧,但其實對于目前的大學生而言,技術水平的不足可以隨著反復實踐來提升,但藝術表現力的缺乏是使得我國傳媒類高校學生影視作品水準低于歐洲同類高校學生作品的主要原因。
二、高校學生影視短片創作的改進措施
1995年的丹麥發起了一個叫做“道格瑪95”的電影運動,彼時的丹麥電影如同此時的國產電影一般,被好萊塢出產的場景華麗、特效精良的商業電影占據主導地位,觀眾沉浸在光怪陸離的視覺奇觀和扣人心弦的情節當中,徹底將電影當成娛樂消遣的工具,不再關注本土的藝術電影創作和講述普通人生活的現實題材電影。所以丹麥國立電影學院的以拉斯·馮提爾為首的四位畢業生在1995年共同簽署了《道格瑪宣言》和《純潔誓言》兩份綱領性文件。主張讓電影重新回到關注現實生活問題、保持劇情客觀與演員“真實表演”的創作方法,反對好萊塢類型的商業電影技術主義傾向。具體要求以《純潔誓言》的條例形式體現,例如必須實景拍攝、影響和聲音不得分別錄制、必須手持攝影、不許使用光學濾鏡、不允許拍攝類型片等十條綱領。
在目前高校學生的短片創作過程中,因為器材、資金以及攝影棚等場地的缺乏,使得學生作品在一開始就十分契合“道格瑪95運動”的《純潔誓言》。如果我們將電影習慣性的分為兩類,即文藝片和商業片,文藝片側重個人表達而商業片側重制作,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盡量避免學生挑戰一些復雜的拍攝計劃,多選擇一些現實題材的作品。通過對“道格瑪95運動”的融合應用,讓學生將十條《純潔誓言》的要求當做拍攝任務去執行,在一定程度上即避免了制作方面的短板,也能激發學生對社會生活的關注。另外“道格瑪95運動”在美學上繼承了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創作特點,其中也包括對于演員的選擇上,高校學生作品中大部分都是非專業演員,而且也都踐行著“將攝影機扛到街上”的口號,所以原本現存的弊端其實都是曾經轟動影史的電影運動所追求的,由此可見,相比制作技術而言,故事的立意以及對現實生活的關注程度才是制約影片好壞的關鍵。
三、結語
在當下的數字時代,尤其是手機的智能化,電影拍攝的門檻越來越低,電影制作者可以比過去用更少的時間和金錢去拍攝影片,并嘗試各種形式多樣的風格,這也讓《影視短片創作》課程應運而生,這門課作為影視編導類學生最重要的一門核心課程,對提高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至關重要,學生在面臨設備有限、資金缺乏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創作的出好的短片,一方面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讓當前的大學生更多的關注生活,從生活中提煉藝術,從藝術中發現人生。
【參考文獻】
[1]羅建光.高校DV作品創作的問題與對策[J].今傳媒,2012(2).
[2]南喜明.大學生短片創作實踐研究[J].科教導刊,2016年8月(上).
[3]孫彥君.中西DV文化的藝術差異[J].福建論壇,2004(03):68-75.
[4]周玉潔.論技術與電影藝術[D].四川師范大學,2010:3-7.
[5]王昭莉.醉與醒之間——Dogma95 運動對藝術本質的一次探索[D].上海大學,2004: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