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白羽
【摘 要】在高中學習中物理學習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由于物理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并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鄰,在物理學習中學生很容易受到打擊,因此喪失物理學習的興趣。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必須學會自我調節,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
【關鍵詞】高中物理;物理學習;學習挫折;自我調節
在高中各科目中,物理是相對較難學的一科,學過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學,特別是物理成績中等或較差的同學,總有這樣的疑問:上課聽得懂,聽得也有趣味性,就是在課下做題時不會,考試時更是一籌莫展,考的分數可憐巴巴的。這是個普遍的問題,值得物理教師和學生們認真思考。
一、高中物理學習的重要性
物理是高中階段設置的基礎課程之一,也是高中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可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物理是一門探究宇宙最基本物質運動形態的學科,學好物理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世界、培養現代科學思想;同時,物理學習還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科學能力,對社會進步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如何學習高中物理應成為學生重點思考的問題。與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具有抽象性、復雜性、系統性的特點,對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學習難度較大,容易使其出現偏科現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除了教師的幫助外,學生自身也應引起重視,明確物理學習的重要性與必要性,提高學習效率,進而提高物理水平。
二、高中物理學習存在的問題
首先,有些高中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存在著浮躁心理,自控能力較差,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選擇退縮和放棄,沒有繼續堅持物理學習,物理學習效果達不到預期。另外,還有一些同學認為自己在物理學科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但是卻沒有得到較好的物理成績,因而失去了對物理學習的信心,甚至放棄了物理學習。并且,有些學生的物理學習方法不科學,過于依賴老師傳授和輔導書,缺乏對物理知識的主動探索,不敢質疑老師與權威,老師讓怎么做就怎么做,沒有對物理學科進行自主學習,也沒有養成課前預習、課上做筆記、課下復習的良好習慣,物理學習效果較差。其次,有些物理老師的教學方法不合理,沒有將學生的物理需求和物理學習愿望作為物理教學的前提,忽視了學生在接受物理教學中的中心地位。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老師僅僅根據教材內容和自己的教學經驗開展物理教學,向學生灌輸教材中的物理知識,導致學生所學的物理知識與物理需求不相符。
三、高中物理學習如何做好心態調節
(一)在聽課時科學地記筆記
高中物理課堂的知識點比較多,老師上課時滿堂課都是知識點的情況很多,講課的速度又非常快,因此一些同學會有疑惑:記筆記會忽略知識點,聽知識點就沒時間記筆記。為此,我請教了物理老師和一些物理尖子生。老師告訴我,應該認清楚聽課和記筆記的主次關系。聽課才是主要的,記筆記只是輔助聽課的學習手段。因此,我們應該將主要精力放在聽課上,將聽到的重點內容、難點內容、疑點內容簡單記錄在筆記本上,在老師停頓的地方記筆記(老師停頓的地方一般都是重點)。如此,筆記記得言簡意賅,課后憑筆記的線索,也能夠大致回憶到整堂課的教學內容。此后,期末考試之前,或高考之前,可以將筆記作為復習的重點,將筆記上的內容重溫一遍,對于夯實基礎有很重要的作用。
(二)重視實驗
實驗是高中物理學習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既能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印象與理解,又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認真做好教材要求的每一項實驗,以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應明確原理,嚴格按照實驗步驟進行操作,深入了解各種儀器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掌握多種實驗數據的處理手段,通過細微觀察與認真思考探索物理學的獨特魅力。將實驗與理論課進行有機結合是培養物理素質的關鍵手段,對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三)科學把握做題時間,提高做題效率
從每天的時間段來看,我個人認為每天的晚間時段是進行物理習題訓練的最佳時間,因為這個時間段內,很少有人打擾你,而且時間也比較充裕,還有就是晚間的環境也比較安靜。當在這個時間段中進行物理習題訓練時,能夠使人的注意力得到集中,且不會像白天那樣因為各種外部事情而產生浮躁情緒。在做題的過程之中,要做到循序漸進,因為剛剛開始進行解題訓練時,我們的內心往往較為浮躁,慢慢進入到解題狀態之后,我們的思維將變得活躍,精神也將變得專注。不過人處在這個過程中會出現疲勞現象,因此,我認為每個晚上的物理習題訓練時間應當控制在60-90分鐘之內,以免因為解題時間過長,致使自己的注意力下降。同時,我們在進行了一定時間內的物理習題訓練后,應當穿插著進行其他學科的解題訓練,通過不同學科解題訓練交替進行的方式,將大大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四)優化自我評價
在物理學習的時候應對自己進行科學的自我評價,充分認識自己,找出自己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的優勢與不足。具體來講,學生應正確評價自己的性格、能力、學習風格、學習方法等,發現并正視自己在物理學習過程中的不足,并積極自我完善的科學方法。并且,同學們應對自己的物理學習興趣、物理學習態度、物理學習動機、學習過程中的情緒等因素進行全面評價,找到自己物理學習的努力方向,提高物理學習實效性。另外,還應積極肯定自身在物理學習中的優秀之處,總結物理學習的科學方法和經驗,并將科學的學習方法和可行的學習經驗運用在后續物理學習的過程中,優化物理學習效果。
(五)將生活原理滲透在課堂學習中
前文講述了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只注重課本里的抽象理論內容,卻忽視了實踐與之的內在聯系,理論內容固然重要,但若是只片面、單純的看重,而沒有將之與實踐結合,則會使學習物理非常吃力。任何一項原理的出現及定義都是在對實際現象的具體把握與分析得來的,只有把握住二者的關聯,才能更好的理解課本理論知識。在學習課本知識的過程中,我們應持一顆善于觀察分析的心,細心留意生活實際,這樣不僅在學習中更加容易,同時也能使自己對物理產生更加濃厚的興趣,從而快樂、輕松的學習。例如,在學習“鏡透原理”的過程中,我們不可拘泥于課本中所給的插圖、實驗,而應多多留意生活中存在的“透鏡”:例如:在學習“氣體壓強”這部分知識時,我們也能在生活中發現這些物理現象,比如在汽車維修店,當工人師傅給輪胎充氣時,我們能夠用肉眼看到輪胎在慢慢地膨脹起來,實際上,在氣體增加的同時,輪胎內壓強也會隨之增大,從而讓輪胎達到可以行駛的最佳狀態。同樣的,在學習“摩擦”相關內容時,我們也能夠很容易聯想到身邊的摩擦現象,例如鞋穿久了,鞋底的磨損也會更加嚴重;冬天路面結冰時會使人輕易滑倒;剎車時在伴隨著刺耳的剎車聲后,路面會留下長長的黑色輪胎印……如此種種都是摩擦的具體表現形式。就汽車剎車而言,我們將其用理論知識來分析,不難得知汽車的質量與行駛速度和其剎車時所留下胎印的長度是成正比關系的,通過這種方法提高物理學習興趣與學習水平。
四、結語
新課標對高中物理的新要求,使其學習的難度增加了,給學生們的學習帶來不小的困難。但只要在學習過程中,注意總結高中物理的知識難點,只有根據自身存在的問題找到調節方法,制定最合理的學習計劃,才能提高物理成績。
【參考文獻】
[1]蔡艷群.淺議高中物理學習的困難及應對策略[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4,(04).
[2]周佩來.論高中物理學習的困難及相關策略[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21).
[2]侯花蕾.探究高中物理學習過程中的常見誤區及解決方法[J].學周刊,20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