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玲
【摘 要】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為互聯網技術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契機,教育需要改革創新,需要引入新鮮血液,將互聯網技術、微課與教育課程有機融合勢必會獲取良好的效果。文章通過分析現階段公共藝術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對互聯網環境下的微課公共藝術課堂教學策略展開探討,旨在為如何促進互聯網環境下公共藝術課堂教學的有序開展研究適用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互聯網環境;公共藝術課堂教學;策略
我國推行素養教育腳步不斷深化,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得到越來越高的重視。伴隨科技的快速發展,互聯網的興起對中等職業學校課程改革創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務必要與時俱進,探求更為有效的教學途徑。在互聯網環境下,微課推行互聯網和課堂有機融合的藝術公共課程教學模式將勢在必行。
一、現階段公共藝術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1.公共藝術課堂教學模式單一
依舊停留在傳統公共藝術課堂教學方法使用上,對應選取的教學資源通常源自于教材中,互聯網環境下的教學內容較較為單一,大多是少量的藝術圖片或者簡短的藝術音頻講解等。該種教學模式難以有效擴寬學生藝術眼界,促進學生藝術創造,學生學習興趣不足,難以主動積極第參與進課堂教學中。
2.公共藝術課堂教學方式落后
基于互聯網環境的教學模式不斷得到推廣應用,過去的教學模式已然難以滿足現階段公共藝術課堂教學需求,然而部分思想不開放的教師仍舊難以很好的適應互聯網環境下的教師方式,難以邁出嘗試新領域的腳步,只能守住缺乏先進性的教學模式開展公共藝術課堂教學。
二、互聯網環境下的公共藝術課堂教學策略
伴隨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為互聯網技術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契機,教育需要改革創新,需要引人新鮮血液,將互聯網技術、微課與教育課程有機融合勢必會獲取良好的效果。全面公共藝術課堂教學在時代發展新形勢下,要與時俱進,大力進行改革創新,運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如何進一步促進互聯網環境下公共藝術課堂教學的有序開展可以從以下相關策略著手:
1.合理使用影像資料
公共藝術課程常常是結合戲劇的影像資料配合教學的,在影像資料的選取上,一方面,做減法。在簡短的微課講解過程中,不能長時間的使用影像資料,這就需要在制作微課時,緊扣知識點,精剪影像片段,筆者微課設計中影像資料控制在20-40秒之內,這樣簡短明確的視頻資料,既可以保證學生對知識點學習的關注度,又吸引了學生對該戲劇的興趣。另一方面,做加法。對于能夠輔助說明難以理解的表述,可以選用從其他角度表述的影像資料。
2.有效的微課反思
用于課前的微課是為了讓學生能夠針對戲劇課堂教學更有效果,那么在微課設計中必須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例如在講解《<暗戀桃花源>戲中戲的離間效果》微課過程中,用戲劇片段去舉例了“戲中戲的離間效果”戲劇特色,那么反過來讓學生在課前按照該戲劇特色去尋找更多的戲劇片段,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回答,以更好的提高教學效果。在《戲劇鑒賞》課程中實施了微課輔助教學之后,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了明顯提高,學生主動學習賞析戲劇的興趣更加濃厚,對于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學生除了在課前反復觀看微課,在課堂教學之后再次觀看微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印象。
3.提升互聯網利用率,建立新型教學平臺
現如今,互聯網全面普及,據中國互聯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9月,我國網民數量已經達到6.88億,其中學生群體占比最大。互聯網在中等職業學校普及率已實現10%。新時期大學生憑借自身良好的學習能力、領悟能力,對互聯網有著十分強的駕馭水平,在互聯網環境下搜集信息、交流溝通有著特有的優勢及非常的喜好。音樂教師在公共藝術課堂教學中應當充分利用學生這一特征,充分借助互聯網建立新型公共藝術課堂教學平臺。
(1)基于互聯網環境打造公共藝術課堂專題教育網站
在網站中設置各式各樣音樂形式欄目,諸如“流行音樂”、“音樂劇”、“民歌”等,同時添加相關聯的文字介紹、樂理知識,從而提供給學生學習、鑒賞。此外,可于網站上配備一些音樂理論知識,在網站上設置交流互動區域,積極引導學生通過該網站進行公共藝術課堂學習成果交流,調動起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
(2)構筑新型交流體驗渠道
借助QQ、微博、微信等自媒體工具,構筑公共藝術課堂交流集群,引導全面學生進人集體群中,不僅要積極推進師生相互溝通交流,經由師生相互的互動,使教師提升對學生實際學習需求認識程度,調整自身教學思路;還要積極推進學生相互的溝通交流,經由學生相互的互動,促進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4.強化師生水平,凸顯教學實效
互聯網環境下,教師與學生均應當與時俱進,強化自身水平。就教師而言,應逐步強化自身對互聯網駕馭水平及對音樂知識的掌握水平;就學生而言,應逐步強化自身互聯網操控水平及對互聯網資源的辨別水平。唯有師生共同進步,方可切實凸顯公共藝術課堂教學實效。
教師與學生務必要轉變思想、強化認識,切實將自我提升放置于重要位置。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個人素質受自我提升能力重要影響。師生日常可經由自我學習、向他人請教等不同途徑有效促進自我提升。中等職業學校應提升對師生培訓重視程度。針對教師的培訓,可采取教學技能培訓、業務培訓等方式,強化教師教學綜合水平,對公共藝術課堂教學復雜多變情形進行有效適應;針對學生的培育,應當強化對學生互聯網環境下互聯網資源辨別能力的培訓,使學生能夠經由互聯網獲取到對自身有利的知識,進一步提升互聯網教學實效。
5.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實現課堂教學改革
即便現階段互聯網環境下新媒體教學越來越興盛,然而在大學公共藝術課堂教學中依舊不可省去傳統的課堂教學,應當逐步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實現課堂教學改革,進而改善課堂教學質量。轉變過去學生被動教學方式。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公共藝術課堂教學均推行被動“聆聽”的教學方式,應當對這一被動教學方式進行變革,強化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重視引導學生對所學音樂感悟、體驗的表達。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盡可能調動起學生對音樂的感悟、鑒賞能力。在公共藝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應當認識到理科生與文科生的差異,理科生有著相對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可選取類似《黃河大合唱》的有著明快節奏的歌曲供由學生學習鑒賞;文科生有著相對高的人文素養,可選取類似《梅花三弄》的有著較高文聯關聯的音樂供由學生學習鑒賞。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教育改革逐步深人,互聯網技術應用至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已然轉變成一種趨勢。相關人員務必要不斷鉆研研究、總結經驗,清楚認識現階段公共藝術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升互聯網利用率,建立新型教學平臺”、“強化師生水平,凸顯教學實效”、“創新課堂教學方式,實現課堂教學改革”等,積極促進互聯網環境下公共藝術課堂教學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趙哲,周明霞,張揚揚.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課程實踐教學的探索研究—以《音樂鑒賞》為例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探索.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v():162-163
[2]徐振祥.信息化時代中等職業學校公共藝術教育的新視角一基于湖南理工學院公共藝術課程的webQuest模式設計.中國教育信息化:高教職教,2012(7):146-147.
[3]夏郁.基于互聯網和課堂相結合的公共藝術課教學研究以《大學音樂鑒賞》課程為例田.戲劇之家,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