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立
摘要:近年來,中日兩國關系極其微妙,這使得以跨國公司為主體的對外貿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眾所周知,跨國公司是促進國際貿易發展和進行國外直接投資的重要工具。隨著我國國際化進程的加快,浮動匯率體系的引入和人民幣匯率波動使得加強外匯風險管理尤為必要,加之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全球化的影響,國際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將從國際財務管理的視角,分別從外匯風險管理、融資、投資三個方面對中日跨國公司的財務管理方式進行比較分析,并為我國跨國公司在與日本進行經濟交流的過程中完善國際財務管理提出建議。
關鍵詞:跨國企業;國際財務管理;差異
一、中日經濟交流概況
自1978年簽訂《中日長期貿易協定》以來,隨著兩國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兩國貿易關系日漸緊密,尤其是每年輪流舉辦的中日經濟知識交流會為推動中日經濟對話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4年5月17日起,《中日韓簽訂投資協定》正式生效,這更是為三國的投資者提供了更加穩定、開放的投資環境。隨著我國國際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已經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而日本作為我國第五大貿易伙伴、第五大出口目的地和第四大進口來源地,對我國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然而近年來日元兌人民幣的匯率走勢有所增強,這使以跨國公司為主體的兩國貿易面臨的外匯風險逐步增大。為了規避外匯風險等系統性風險、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的目標,跨國公司加強國際財務管理尤為必要。
二、跨國公司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差異
(一)當前外匯風險管理重點不同
外匯風險分為經濟風險、交易風險和折算風險。外匯市場上由于匯率變動所帶來的外匯風險不僅對企業的現金流產生影響,甚至還會對企業的價值構成威脅。安倍晉三上臺后大力推崇“安倍經濟學”和“三支箭”政策,這使得日元對人民幣的匯率曾有所下跌,但今年以來,尤其是受英國“脫歐”事件的影響,日元一直保持升值的狀態,且這種態勢很有可能持續一定時間。對于原材料來源于本國的日本跨國企業而言,無疑增加了生產和服務的成本,因此在華市場的競爭力可能會受到削弱,這進而可能導致未來一定時期內企業現金流的減少,還會使公司股票發生波動,因而對日本跨國公司而言會更加側重于經濟風險的管理。而且在編制合并報表時,用人民幣兌日元獲得的收益會減少,相應的折算風險也會增加。
而對于原材料來源于國內的中國企業來說,由于人民幣的相對貶值會降低成本,因而其產品在日本市場上的競爭優勢會有所增強,相應的經濟風險會下降。并且在編制合并報表時,折算風險也會減少,甚至會出現折算收益。因此我國企業對經濟風險和折算風險的防范雖然不可或缺,但更重要的是規避交易風險,謹防由于日元的波動導致應收賬款減少或應付賬款增加。
(二)融資方式不同
跨國公司進行融資的方式主要有利用公司內部產生的留存收益、國際間借貸、在東道國或本國金融市場發行股票債券等方式。
日本當局為促進本國跨國企業的發展制定了很多優惠的融資政策,而且日本企業與銀行存在特殊的交叉持股關系,因而可以獲得可靠的融資保障。同時,日本的跨國企業中不乏像松下、東芝等知名企業,對這些企業而言,除了利用了上述一般渠道融資外,還充分利用了商譽進行融資,融資渠道較為多元。
相比而言,我國的跨國公司發展歷程較短,知名度不高,現階段依靠商譽融資存在一定的難度。我國跨國企業大多采用發行股票的方式融資,而且大多是國有企業,因此資金較為雄厚,并且近年來國家制定的“走出去”、“一帶一路”等政策的實施也有助于企業進行外部融資,在降低成本的同時提高收益。但是對于我國在日的跨國子公司而言,從日本當地融資是比較難的,因為日本商業銀行的放貸原則是擔保主義,必須要求有有形資產。
(三)投資規模和風險不同
受日元貶值、中日政治關系和我國勞動力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日本近幾年對華投資規模呈現下滑趨勢,然而日本依然是對我國投資最多的國家。據《中國經濟與日本企業2016年白皮書》顯示,2015年日本對華投資額為32億美元,同比減少25.9%,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日本對華投資領域逐漸由制造業向非制造業轉變,食品、教育、養老等行業逐漸受到青睞。
我國對日投資增長較快,投資規模相對較小但呈擴大趨勢。近年來國家實行的“走出去”戰略為我國對外直接投資提供了政策保障。6月20日據商務部發布的報告,今年前5個月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增長61.9%,而投資的主要目的地集中在日本、俄羅斯、中國香港等地。與此同時,中國對日投資的存量也不斷上升,投資的領域主要集中在技術引進、貿易、金融、零售等領域。同時,相對于中國國內穩定的政治環境,日本國內的政權的更迭、右翼分子的活動使得我國跨國企業面臨的投資不確定性擴大,投資風險相對較大。
三、對我國跨國企業的建議
我國跨國公司起步較晚,應對財務風險的能力和自身實力與日本跨國公司不可同日而語。由于日元不斷升值,雖然我國跨國公司當前面臨的外匯風險壓力相對較小但也應保持警惕,并密切關注外匯市場動態,提前做好應對。
我國跨國公司的融資渠道較為單一且多是在國內市場融資,這對企業走向國際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因此,想要擴大海外市場就必須擴大融資渠道,進行多元化融資。而且,近年來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我國跨國企業應該充分利用政策優勢,為公司發展積累資金。
我國跨國公司在日本進行投資時應首先關注政治風險。日本是我國重要的貿易伙伴,進行投資往來對雙方都有利可圖,但不要盲目擴大投資,需要結合自身發展和日本市場需求作出理性投資決策。
盡管財務管理體制及相關構架仍有所欠缺,但是隨著中國企業實力的增長,經濟全球化趨勢的推動,以及財務管理的不斷完善,我國企業定能做大做強。
參考文獻:
[1]商務部國際貿易研究院.對外投資合作國別(地區)指南[EB/OL]
[2]王建英.國際財務管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