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
摘要:在全球各國經濟迅猛發展的形勢下,世界經濟也產生了極其明顯的變化,這也就使得世界經濟的特征與未來的發展也不同于過去。特別是從2008年爆發了國際金融危機之后,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并由此使得全球各國的經濟進行了再次的調整與改革,漸漸的邁入了基于科技創新、結構轉型、競爭加劇、制度變革以及增長放緩的世界經濟的新階段。本文針對現階段的經濟勢態,探討了世界經濟的特征與未來發展前景。
關鍵詞:世界經濟;特征;發展前景
引言
當下,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世界各國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經濟發展逐步向著全球化方向邁進,所以,在此形勢下,就必須以全球化的經濟市場為導向,不斷加強世界各國經濟貿易往來,然而,盡管世界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全球各國的經濟水平都得到巨大的進步,但同時也使各國經濟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由于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逐漸失去平衡性,且商品的價格、市場勞動力和人們的平均生活水平等也完全不同于以往,使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穩定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谛碌慕洕w系,只有使自己能夠更好的應對金融方面存在的風險,才能在經濟形勢不斷發生變革的過程當中不會受到嚴重影響,從國家角度而言,不但要有效預防外部環境所產生的沖擊力,同時還要合理調整自身的經濟結構,以此確保經濟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
1.世界經濟的特征
1.1經濟的增長速度較快
隨著全球經濟的飛速發展,新興的經濟體由于受到基于貿易、人口以及投資的趕超型經濟戰略的影響,漸漸達到了快速增長的目的,不但強化了國際貿易,擴大了新興的經濟體,還加強了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往來,特別是在引進了外資以及相關的技術之后,更是加快了世界經濟的增長速度。相比自主的發明創造,引進技術更具簡單性與高效性,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新興經濟體以及發展中國家所投入的資金甚至已經遠超發達國家,在提升了資本的有機構成與勞動生產率的同時,由于引進了新的知識與新的技術,所以,也提高了全要素的生產率,以此使生產率相對較低的相關農業部門漸漸轉變成了生產率比較高的制造業,以上便稱之為趕超型經濟戰略。就現階段而言,我國經濟的增長不管是在速度方面還是在幅度方面,都受到了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同時也為亞洲地區實現趕超型經濟戰略樹立了榜樣,但是,由于產生了未富先老等相關問題,使經濟增長受到了嚴重的阻礙。在此后較長的時間內,趕超型經濟戰略還是會一直存在,特別是對于服務、能源和基礎設施等方面,應用趕超型的戰略將先進技術融入其中,可以使經濟得到更好的增長。而相比新興的經濟體以及發展中的國家,發達國家在政府債務上仍處于持續上漲的狀態,比如美國存在的財政赤字問題,其早已成為了經濟運行的正常態勢,而日本所持有的一般債務的余額也早已超出國際警戒線,在發達國家中尤為突出。由此得知,發達國家當前的財政狀況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倘若持續進行投資,必然導致債務繼續上升,所以,從宏觀經濟學的角度分析,發達國家在以后進行投資以及經濟的增長上還會受到限制。
1.2經濟彼此依存
在2008年爆發金融危機時,新興的經濟體和亞洲國家并未受到像美國以及歐洲所受到的影響,到了金融危機的后期,影響才慢慢波及到發展中國家,且在金融危機所產生的影響逐漸消退之后,甚至還使得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得到了快速增長,但發達國家仍然不理想。此次爆發的金融危機使全球各國都越來越重視新興經濟體對于抵御風險的能力和自身所具有的強勁的活力,特別是在現階段,新興經濟體的經濟增長已經完全超過了發達國家,漸漸縮短了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差距。在世界經濟不斷發生變革的形勢下,國家與各地區間的關系也越來越緊密,漸漸形成了相互依存的關系,如發展中國家中,中國在進口原材料時,原材料國家的經濟情況,會直接影響原材料的出口國經濟,相互間的依存關系非常明顯。
1.3收入分配差距變大
隨著新興經濟體的經濟迅速增長,以及國家間的經濟波動加大,相互依存現象逐漸凸顯,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全球的經濟是向著良性循環的方向發展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部分國家逐漸出現了高收入階層掌握大量財富的現象。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國家逐漸重視起了勞動者能力的評價,全球化的市場不斷擴大,無論是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還是新興經濟體都出現了這種現象。雖然新興經濟體和發達國家,因為使用了趕超型戰略,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使得中等收入的階層增加,然而部分貧窮的國家卻因為內戰和動亂等原因,經濟倒退了近百年,相對于世界經濟來說,收入分配的差距被嚴重拉大。
2.世界經濟的未來發展趨勢
2.1經濟風險持續增加
現階段,全球經濟還處于極不穩定的時期,因此,仍需要加以進一步的調整,在實施經濟復蘇的過程當中仍然不具備一定的有效支持。在當前的情況下,各國復蘇的過程還是呈現出了持續、緩慢、不均衡和分化的特征,比如,盡管美國的經濟增長相對較好,但復蘇的過程還嚴重缺乏穩定性;由于歐洲地區在經濟復蘇方面被外部的相關因素所影響,導致了經濟的增長沒有充足的支撐力;日本的經濟增長速度也比較慢,甚至還存在倒退的跡象;即便是新興的經濟體,也呈現著增速減慢的狀態,但還是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著全球經濟的發展。當前,我國的經濟還處在改革的關鍵階段,外部需求相對疲乏其比較薄弱,不但內部供需結構的匹配度較低,而且結構與方式也不能達到現階段快速增長的相關要求,這不僅導致經濟增長受到了嚴重影響,同時也極易產生風險問題。特別是在今后的幾年內,中國的經濟增長還是會面對很大壓力,經濟的增長會慢慢變得較為平穩,又或者出現下滑的趨勢,產能供大于求、企業的成本費用增加、產地的庫存量變大和存在的經濟風險等都會使中國甚至世界的經濟發展受到嚴重阻礙。因此,必須不斷的加大勞動力、資本、土地和環境的承受力,使傳統額粗放型經濟得以有效轉變,以此使經濟增長更具穩定性和平衡性。
2.2貨幣周期形成分化局勢
在美國開啟了加息周期之后,新興的經濟體不但在經濟增長方面受到了嚴峻考驗,同時還要承受國際資本流出產生的巨大壓力,致使其對金融市場風險的防范提高了難度。新興經濟體的經濟相對比較脆弱,不但要時刻依賴于外資,使得項目的逆差較為嚴重,同時在財政和外貿上也都產生了赤字的情況,成為了海外債務規模高且資本市場開放度大的新興市場國家,所以,在信貸出現了波動以及償還債務的成本增加的情況下,就會面臨非常大的壓力,甚至極易導致金融市場出現動蕩問題。在全球匯率波動不斷變大的形勢下,新興經濟體的貨幣價值會逐漸降低,各國央行所發布的貨幣政策也會漸漸形成分化的態勢,由此導致國際外匯市場的價格產生明顯的變化,使匯率失去穩定性。特別是在美元和英鎊的匯率持續上漲時,當新興經濟體的匯率產生了明顯的波動之后,由于受到金融市場施加的壓力,一些國家的貨幣價值便會急劇下降,這當中受到影響最大的包括中國的人民幣和印度的盧比等。在匯率波動不斷加劇的情況下,匯率市場也會變得越來越不穩定,這便會對各個國家的股市、債市和房地產市場等產生巨大影響,導致多國的經濟漸漸失去穩定性。
2.3貿易增長低速
就現階段而言,盡管全世界的經濟貿易仍處在緩慢增長的狀態下,然而,卻很有可能會超過全球經濟的增長速度,而由于全球經濟的增長過于疲弱、商品的價格不斷下降、全球匯率持續波動、保護主義盛行和政治風險逐漸上升,導致了全球的貿易環境越來越差,阻礙了全球貿易的推進,但還是可以繼續保持緩慢增長的勢態。特別是美國經濟的復蘇,不但具有較強的平穩性,同時在全球的范圍內都起到了轟動效應,但歐元區、日本以及新興經濟體在增長的幅度方面仍然比較低。從當前形式來講,新興經濟體與發展中國家的相關貿易會先得到復蘇,甚至極有可能會超出全球平均值,但發達經濟體的貿易仍然增長緩慢?,F階段,全球的供需還處于失衡狀態,許多商品仍在不斷降價,這種大宗商品持續供給釋放的階段,就導致了供大于求的問題,且在較短的時間里,此失衡的局面很難得到改變,甚至會呈現地位震蕩的走勢。除此之外,由于大部分商品都是通過美元進行計價的,所以,倘若美元的價值逐漸上升,那么便會使相關商品面臨調價的壓力,倘若商品價格始終在低位上徘徊,并且金融資本不斷流出,那么就會使價格產生巨大變化。(這個結論如何得出?)
3.結束語
綜上所述,世界經濟具有較強的復雜性與多變性特點,中國一定要在明確認識的基礎上正確的加以判斷,以此在面對困難與壓力的情況下,確保經濟能夠持續、穩定的增長,同時加快全球經濟在宏觀機制和肢體體系方面的改革進程,不但要高度重視本國的事務,還要對經濟發展的相關理念進行不斷的改進,由此在有效的引導之下牢牢把握住經濟的新態勢,推動結構變革,更好的滿足人們的相關要求,以此實現世界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曉莉.關于當今世界經濟發展新趨勢及其特征的思考[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06):24.
[2]王辰.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與新特征分析[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7(09):2-3.
[3]陳文玲,顏少君.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與新特征[J].中國流通經濟,2016,30(09):10-19.
[4]陳文玲,顏少君.當前世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與新特征[J].南京社會科學,2016(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