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峰
摘要:本文選取了同為發達地區的歐洲內陸國盧森堡大公國和北美內陸地區芝加哥市,對其經濟發展過程及歷史進行研究并進行總結分析。盧森堡與芝加哥市現在都為經濟發達的地區,并且同作為典型的內陸國與內陸地區,他們的經濟發展方式與對外開放對山西省來說都是寶貴的經驗。因此,筆者組通過仔細研究盧森堡與芝加哥市的經濟發展方式,然后總結出相關的經驗借鑒,以史為鑒,從中積極吸收經濟發展的相關經驗,并結合山西省自身經濟條件和發展現狀開發出適合自己的發展方案,最終使山西省通過借助“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努力實現經濟發展與對外開放。
關鍵詞:一帶一路;經濟發展;經驗借鑒
筆者在研究歐洲內陸國盧森堡與北美內陸地區芝加哥在如何取得經濟發展實現對外開放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有如下發現,盡管兩國具體發展路徑不完全相同,但其發展過程中的共性方面可以總結如下:內路地區可以首先依靠自身的優勢產業取得一定的經濟基礎,如盧森堡依靠自身區位優勢,率先大力發展起了鋼鐵產業,由此獲得了“鋼鐵王國“的稱號,并實現了初步的經濟發展;其次,內陸地區在發展優勢產業的同時,還要注意不能夠將全部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如芝加哥地區早年發展過程中非常依賴制造業,發展初期依靠制造業獲得了經濟的發展,但在其他制造業強國(如德國和日本)崛起之后,使得芝加哥的制造業面臨著很大的沖擊以及前所未有競爭壓力,很多工人因此而失業。因此,在依靠優勢產業獲得經濟發展的基礎之上,還要大力發展金融產業,如盧森堡依靠大力發展金融產業,使之成為除美國之外的全球第二大投資信托中心,而芝加哥也依靠大力發展金融產業,成為美國的期貨期權金融中心。顯然,金融產業的發展,使得盧森堡和芝加哥獲得了很大的經濟發展;另外,其他第三產業的也很重要,如盧森堡著名的廣播傳媒業,向歐洲其他國家出口很多電視節目,為盧森堡的經濟發展也貢獻了相當的力量。而芝加哥則是依靠打造”美麗城市“,提升城市競爭力為城市長期經濟發展著想的同時,吸引了眾多的全世界各地的游客前來旅游,使旅游業獲得了快速的發展,此外還有會展行業的發展,通過開展各種不同類型的會展,同樣促進了芝加哥地區的經濟發展。并且在發展過程中,還可以制定明確的發展目標定位,例如芝加哥就制定了“打造世界級城市”的宏偉目標,在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發展之后最終實現了這一目標,而盧森堡則是發展成為了典型的人均收入超高的發達的袖珍國。
以山西省為例,則可以具體表現為首先利用借助煤炭資源豐富和鋼鐵產業發展成型的優勢,繼續發展自己的煤炭和鋼鐵產業,并由此獲得一定的經濟發展基礎,如向外出售自己的煤炭和鋼鐵產品,收獲經濟發展。同時在具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之上,一定要大力發展自己的金融產業,獲得更多的資本流入,加速經濟的發展。此外還要注重其他第三產業的發展,豐富自己的產業結構,提高抗風險能力,如芝加哥作為美國的一個傳統工業城市,如今成功擺脫了依賴制造業的發展模式,成功轉型為一個多元化的國際大都市,如今擁有豐富的產業結構。縱觀歷史經驗,多數發達國家或地區第三產業都早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支柱,因此山西也要大力推進自己的第三產業發展,如山西省擁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可以以此為著力點大力發展山西省的旅游產業,吸引更多的國內國外游客前來參觀旅游,使旅游業同樣為經濟發展做出相當的貢獻。同時可以明確自己的發展定位,在“一帶一路”的戰略中,雖然我們處于配角的地位,但我們不能輕視自己的地位,相反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將自己的配角地位做的更加出色漂亮,使我們在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中獲得更好的發展。具體總結的經驗借鑒與思考內容如下。
一、明確定位發展目標
山西省在借助“一帶一路”戰略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首先明確自己的定位,就像芝加哥在崛起之前,首先就給自身定位了明確的發展目標——打造世界級城市,有了明確的發展目標之后,芝加哥便有了隨之奮進的目標與動力,隨后通過不斷的努力,最終實現了這一目標,成為了美國唯一的具有國際視野的內陸城市。而山西省在借助“一帶一路”戰略過程中,雖然我們處于配角地位,但我們不能妄自菲薄,更應該努力融入一帶一路的戰略,從配角做起,將自己的配角角色做的更加出色漂亮,從而借助“一帶一路”獲得更好的發展,加速實現經濟發展與對外開放。
二、關于發展模式的思考——優勢產業與金融業第三產業同步發展
根據盧森堡與芝加哥的經濟發展歷程來看,在比較早期的時候,兩個國家都是率先借助了自身具有優勢的工業產業獲得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在隨后又都通過大力發展金融產業,之后又發展其他第三產業最終實現了經濟的發展與對外開放。筆者認為,這種由工業到金融業再到其他第三產業的發展有著明顯的歷史時間背景與弊端,即為在早期發展工業時金融行業并沒有興起,第三產業也沒有現在所擁有的發展空間,所以體現出來是具有一定的順序性,即率先發展自身的優勢產業,隨后在優勢產業發展遇到沖擊時,才意識到開始大力發展金融業,然后再發展其他的第三產業,而山西省在借助“一帶一路”的發展過程中,不能盲目照搬這種具有順序性的發展模式,而應該同步發展,在利用自身的優勢產業發展經濟的同時,同時注重金融產業與第三產業的同步發展,筆者認為這樣的發展方式才是在當代時代背景下更能適應大環境的發展方式。
三、提升區域競爭力,大力發展旅游業
山西省位于黃河中游,黃土高原的東部。其間高山峻嶺、丘陵縱橫、山環水繞、地形復雜、地貌多樣、氣候適中、四季分明,大自然神工鬼斧般地造就了一處處絢麗多彩的景色。山西又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素有“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文獻之邦”的美稱,保留有全國百分之七十的地面古代建筑,旅游界因此說: “十年中國看深圳,百年中國看上海,千年中國看西安,五千年中國看山西”。自然美景和歷史文化共同構成了山西得天獨厚、古今兼備、多姿多彩的旅游資源。有著“華夏古文明,山西好風光”的美譽。因此,在第三產業的發展過程中,以芝加哥為鑒,山西省完全可以通過大力發展旅游產業來實現經濟的增長,通過對省內豐富的自然以及人文旅游資源(如大同云岡石窟景區,五臺山景區,晉城皇城相府景區等)的合理開發,并借助“一帶一路”戰略大力向外打廣告進行宣傳,吸引更多的外來游客前來觀光旅游,使旅游業獲得進一步的發展,促進山西省朝旅游大省發展,同時也幫助實現山西省的經濟發展。
另一方面,參考芝加哥市的發展經驗,山西省應努力優化區域環境,如合理地開發城市空間,規劃好城市空間環境,在城市內適當地多修建些公園、人工水域與博物館,提升區域環境競爭力,同時注重對自然環境的適當開發與保護,提升區域競爭力,在提升區域競爭力的同時,通過加強對自然環境的保護與對自然資源進行適當的開發,正如習總書記所說“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此,山西省還可進一步實現可持續發展,兼顧眼前的經濟發展與更長期的經濟發展,使山西省的經濟發展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林夢,顧學明.盧森堡經濟模式對貴安新區發展的經驗借鑒[J].國際經濟合作,2014(08):45-50
[2]少穆.一個小國的生存發展之道——淺談盧森堡的基本內外政策[J].國際問題研究,1986(01):48-53+64.
[3]唐綱.美國內陸城市芝加哥的“開放路” 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重慶能從中獲得哪些啟示[J].重慶與世界,2014(05):38-43.
[4]李旭琴,史建強.關于山西旅游發展的一些思考[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7(03):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