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笑天 孔冰
摘要:隨著工會財務改革不斷深入,全國總工會及各級地方工會相繼出臺一系列工會經費收支管理辦法,工會財務管理規范化進程持續加快。面對新要求,工會財務會計人員既要有緊迫感,又需要樹立責任意識、創新意識,結合新形勢和當前政策要求,不斷完善工會財務管理工作。本文針對目前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探討一些舉措,以供參考。
關鍵詞:財務管理;工會經費
一、新形勢下工會財務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新問題
(一)基礎工作方面。主要表現在:工會財務記帳憑證附件不規范,如一些大型文體活動、慰問送暖工作,需要有預算方案,詢價報告,購銷合同及與財務有關的文件做為附件即可,但是基層工會往往將一些長篇大論的文件做為附件,存在一個報銷事項附件繁多現象;賬務處理具有隨意性,存在調賬不注明調賬原因和理由,甚至隨意調賬現象;一些基層工會不能正確使用會計科目,憑證填寫存在內容不完整、不規范,憑證票據粘貼不規范等現象。
(二)資產管理方面。主要表現在:工會資產的購置審批、驗收、保管、使用報廢、財產清查等方面存在內控制度不健全;工會購置增加的固定資產不能及時建賬、建卡,造成當年固定資產購置增加數額與資產賬卡數不符,存在工會資產流失風險。
(三)經費管理使用方面。主要表現在:不能嚴格執行年度預算,年度決算大比例超出年度預算;基層工會經費使用隨意,獎勵政策依據不足,超出經費開支標準;個別大額借出款項不能及時歸還。
(四)工會財務管理方面。主要表現在:由于基層工會財務人員多為兼職,平時忙于本職事務性工作,工會財務收支業務較少、工作量也相應不大,未能將工會財務納入日常工作,對財務管理思想上不夠重視,缺乏工作的主動性和能動性,造成工會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注重形式,缺少實效。
二、工會財務管理規范化建設新舉措
在新形勢下,各級工會都出臺了相應工會財務管理制度,對新時期工會財務管理提出了具體且明確要求。針對當前基層工會財務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采取新舉措及新辦法,對工會財務規范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提高財務工作水平。在實際工作中,會計行為的規范,會計資料的質量完全取決于會計基礎工作。會計工作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工作,而會計基礎工作又是會計工作的基本環節。如果沒有健全的會計基礎工作,收集、利用、處理和提供會計信息就會失去其可靠性,會計工作也就不能很好的發揮其作用。工會財務管理應從會計基礎工作入手,在經費的收、管、用以及資金、資產管理等方面,不定期進行基層工會自查、互查,按照各級工會財務管理制度,對照檢查,查找問題域不足,并加以完善整改,杜絕不合規的財務問題發生。
(二)健全基層工會財務管理制度,加大財務規范性。能否建立健全一套行之有效的工會財務管理制度,是衡量一個工會組織財務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基層工會要充分依據《工會法》、《會計法》、全總及省總頒布的相關制度,結合本單位實際,制定一套合規、合法、合理的工會財務管理制度。在工會開展的日常工作中,嚴格執行新的財務管理制度,并針對不同的新要求,及時修訂和完善相應的財務制度,規范財務行為,加強財務核算和財務監督。同時,基層工會要進一步加強工會財務預算管理,嚴格審核報銷憑證,堅決執行審批程序,有效控制各項費用開支,為領導及時提供有關財務信息,切實為工會開展的各項活動提供有力的經濟支撐。
(三)規范各項支出標準,確保工會經費收支透明。工會經費的使用要堅持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職工的正確方向,落實統籌兼顧、保證重點、提高績效的基本原則,做到合理、有效、透明的為基層服務、為職工服務,確保工會經費收支透明。新形勢下,工會財務管理面對的問題也有了新的變化,比如維權支出和各種慰問送暖有了新的標準,基層工會應該根據新的標準及上級要求,制定出臺符合本單位實際的慰問送暖制度,并及時向職工公布,以適應當前的形勢。與此同時,根據職工的工資結構變化,及時對會員會費進行核算,統一收繳標準,使會員從根本上清晰地了解會費的收繳標準,做到公開透明。
(四)加強業務培訓,提升財務人員隊伍素質。推進工會財務規范化建設,首先要抓好業務人員的素質提升,注重工會會計隊伍、經審隊伍、內部互查審計這三支隊伍的素質提升。基層工會要結合本單位實際情況制訂年度培訓計劃,支持并組織工會財務人員、經審人員參加相關的業務培訓,積極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不斷提升工會財務、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和履職能力,進一步提高違法違紀行為的抵制能力。
總之,加強工會財務的制度化、規范化建設是增強工會活力、加強工會經濟基礎、提高工會整體實力的基本要求。面對新形勢、新要求,要持續完善機制,建全財務管理體系,最大限度發揮工會經費效益,更好服務工會事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