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具體進行飛機結構裝配操作的過程中,出現間隙超差等問題的可能性較高,可對飛機的整體裝配質量造成較大影響。本文優先對引發飛機結構裝配間隙超差問題的原因進行了簡要分析,隨后針對預防及解決飛機結構裝配間隙超差問題的對策實施較為詳細的分析,希望可以為有關人員的研究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飛機結構;裝配間隙;超差;對策
引言:就飛機的制造而言,為了確保飛機可以良好的發揮相應的飛行職能,在對其進行具體設計時,均會對其各零部件的間隙及階差提出較高要求。其中,基于各種原因的影響,飛機結構裝配間隙超差問題出現的可能性一般較大,進而導致飛機的生產進度及制造質量大幅度降低,有必要針對此類問題進行有效分析和研究。
一、引發飛機結構裝配間隙超差問題的主要原因
制造飛機時,導致間隙超差問題產生的原因較多,通常貫穿了整個飛機制造過程,包括設計及安裝過程,這些原因主要有:第一,零件制造存在誤差;第二,裝配定位不符合相應基準;第三,供應商提供的零件制造技術協議缺乏完善性等[1]。
二、預防及解決飛機結構裝配間隙超差問題的對策
(一)確保零部件裝配精度及制造質量
零部件精度可經由優化零件制造工藝及加工方法的方式實現,但提升零件精度要求通常代表著制造成本的提升,所以現如今多數精密機構應用較為廣泛的一般為結構和公差同步設計思路,具體是基于符合功能要求的條件下明確最為適宜的精度要求,由于飛機中存在大量的零件,所以只有有效確保零件的制造精度,才可以有效減少累積誤差的產生,進而降低間隙超差問題出現的可能性[2]。
(二)科學設計裝配工藝路線
裝配間隙是否能符合所規定要求,受裝配工藝準備工作的科學性及合理性高低影響較大,同時,裝配工藝路線的合理性高低也會對裝配工作的難度及產品的整體質量產生直接影響。在具體實施零部件裝配操作的過程中,針對存在相互協調要求的零部件,應重視促使相應的裝配工藝流程具備較高的科學性,并重視確保其相對位置,有助于降低超差問題產生的可能性。
設計裝配路線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對不同結構件間存在的先后裝配位置關系加以充分考量,也需要對成品件及系統件等可對飛機局部結構件的操作空間及安裝位置存在的影響加以有效分析,同時,應基于具體進行裝配操作時實施的飛機裝配單元分布及工作任務的劃分情況實施有效的優化及協調操作。例如,就存在間隙要求的舵面及結構件來講,由于舵面為互換件,所以配合舵面的整流罩壁板通常需要于相應的舵面吊裝操作結束以后再銼修和安裝。
(三)預留設計補償
就相互存在階差或者間隙要求的零部件來講,理應具有配套的保證措施,通常情況下,均需要預留工藝補償或者設計補償等,以防止基于間隙過大等原因導致的零部件報廢問題產生。倘若飛機活動面積及固定結構間存在較高的間隙要求,基于活動面的制造材料、施工工藝等的影響,以及其極易由于重力影響出現變形、扭曲等問題,此類間隙通常無法直接保證,只能經由合理調整結構余量的方式實現。
同時,多數飛機表面的整流罩均呈現為薄板形狀,這時由于此類形狀有助于確保飛機表面的流線型,有利于降低空氣阻力對飛機的影響,所以通常情況下整流罩相互間存在階差及間隙要求,現如今,大多飛機的整流罩應用的都是碳纖維復合材料以及玻璃纖維材料,由于應用環境的特殊性,整流罩組件出現彈性變形的可能性較高,所以,其相互間的間隙一般都是經由保留工藝余量的方式確保的。
在具體確定工藝余量時應注重遵循的原則包括:第一,余量補償會使工作量提升,所以應重視優先對所應用的各種裝配方式實施綜合性的技術分析操作,隨后再實施具體的余量補償操作;第二,合理采取余量補償的方式,避免對產品的性能造成影響,具體而言,在進行余量補償操作的過程中,應重視采取表面保護以及重量保護等措施,且應對修銼后的表面實施科學的防護操作;第三,對需要實施余量補償操作的零件及相應部位進行有效明確,有助于后期修配及加工操作的順利進行,通常情況下,會將余量留在加工操作較為便捷的外側材料中;第四,應在充分考量修切余量的加工方式以后,再決定余量的大小[3]。
(四)提升零部件檢驗工具工裝檢查質量
具體實施各環節工作的過程中,個別階差及間隙超差均可能是基于零部件檢驗工裝工具本身存在誤差或檢驗人員存在失誤性操作而導致的?,F如今,于飛機裝配領域應用較為廣泛的設備測量方法主要包括激光測量法以及三維坐標測量法等。照比以往應用的各種測量工具工裝來講,此類儀器對操作及維護提出的要求也較高。具體而言,在對其實施具體應用時,理應注重對相關的操作及維護人員實施高質量的培訓和教育,以促使儀器的實效性可以更好的發揮出來以及降低各種基于人員失誤導致的問題產生的幾率。此外,也應注重明確存在配合要求的各零部件檢驗工具工裝的制造標準是否一致,理應保證飛機中同一部位的各標準工裝的容差分配具備較高的一致性。
(五)合理編寫制造技術協議
該協議中主要包括零部件制造的檢驗標準及制造依據等多個方面,應注重對其實施有效的細化操作。尤其是針對供應商不同且存在配合要求的零部件而言,理應重視嚴格控制其制造驗收標準及容差分配等,同時,在實際制造時,應注重對各零部件的數據狀態加以有效的檢驗及反饋,有助于減小超差問題出現的可能性。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具體實施各環節裝配操作時,由于飛機存在結構復雜等特點,所以導致其出現間隙超差問題的原因一般較多。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我們理應重視將上述幾點要求加以合理結合,有助于降低超差問題出現的可能性,降低其影響。同時,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還需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探尋出引發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有助于提升問題的解決效率。
參考文獻:
[1]王華.飛機先進復合材料結構裝配協調技術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J].航空制造技術,2018,61(07):26-33.
[2]李東升,翟雨農,李小強.飛機復合材料結構少無應力裝配方法研究與應用進展[J].航空制造技術,2017(09):30-34.
[3]肖慶東,黃春,韓潔.飛機水平安定面整體復合材料結構裝配關鍵技術研究[J].航空制造技術,2015(21):93-95+99.
作者簡介:侯博林,性別:女,民族:漢,籍貫:陜西渭南,出生年月:1993年9月,研究方向:航空宇航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