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磊
摘要:生物質發電是目前來說,發展最為成熟,規模最大的生物質能利用技術了。本文就我國現階段生物質發電產業的現狀入手,探討國內外生物質發電產業發展的差異,并針對我國目前遇到的苦難與挑戰,提出相應的完善策略。
關鍵詞:生物質發電;產業現狀;完善策略
1.引言
生物質發電是目前發展最為澄海的現代化生物質利用技術。我國發改委頒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以及《生物質能“十二五”規劃》中都對生物質發電裝機的容量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指出,到2020年,立正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需要達到3000萬kw。因此,就國家政策層面來說,發展生物質發電是符合國家戰略發展規劃的,符合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的推廣要求。實現了能源利用的多元化,更是發展了綠色低碳經濟。
2.國內外生物質發電產業現狀
2.1國內生物質發電產業現狀
從2005年起,國內的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就已經達到了2GW,其中,蔗渣發電約為1.7GW,垃圾發電約為0.2GW,其余的就是農林廢棄物發電和沼氣發電了。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頒布以后,中國的生物質發電產業就開始進入了迅速發展時期,2008年,生物質發電項目多達100多個,裝機的容量達4600MW,從2014至今,生物質發電產業又更上了一層樓,項目數量激增,發電累及并網容量為5819MW,其中,直燃燒發電的并網容量最高,垃圾焚燒發電其次,接著是沼氣發電。
2.1.1我國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
我國生物質直燃發電技術采用丹麥BWE公司的高溫高壓水冷振動爐排燃燒技術。在該項目引進的同時,以我國浙江大學為代表的科研機構,就開始進行研發工作,最后研發出了基于循環流化床的秸稈燃燒技術和裝置,并在2006年成功地建立了示范項目。截止到2014年底,我國的直燃總裝機容量達到了57.6萬kW,項目多達兩百多個。
2.1.2我國生物質發電技術單一
盡管我國在直燃生物質發電技術上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和發展,但就目前我國使用生物質發電技術的現狀來看,我國的生物質發電技術以直燃為止,而混燃項目卻很少,目前,只有山東棗莊的華電國際十里泉廠和上海協鑫控股有限公司的熱電廠在混燃技術上做出的成果較好。除此之外,其他發電廠并沒有有效地使用混燃發電技術。
2.2國內外生物質發電產業現狀比較
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生物質發電產業都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相對于我國而言,國外的生物質發電產業發展已經較為成熟,是在政府的領導和調控下進行的,因此,各種相關要求的制定,規章制度的實現都較為容易,且政府大理支持生物質發電技術研發,國外生物質發電產業得到了政策、資金、技術上的支持。而我國的生物質發電產業研發較晚,目前進行相關產業運營的企業也比較少。
2.2.1直燃技術應用差異
盡管國內外的直燃的技術都已經得到了較為成熟的發展,但兩者在應用和技術層面上還是存在著顯著的差異。例如,以北歐為代表的國家在生物質發電技術研發和熱電聯產上的成果較為顯著;而美國則把重心放在市場上,重視與農林生產結合的燃燒應用,而不是把眼光放在追求大規模的增長上面;而我國的直燃技術則主要以燃燒秸稈為主,我國生物質發電產業的開端就來源于丹麥的秸稈直燃發電技術,在此基礎上,經過多年的自主研發和實踐,取得了飛速的發展。但是,我國生物質發電產業在得到發展的同時,也會因為速度過快而付出一些代價,這種代價集中在我們并沒有認清我國生物質發電產業發展的人客觀規律與我國現有資源之間的平衡,從而導致后繼發展無力,大規模地資源浪費,生態破壞等等。因此,我國有人需要在政策上制定相應的寬緊制度,在技術上給予相應的扶持,促進生物質發電產業生產模式與中國的生物資源特點相適應,從而騎的生物質發電產業的良性發展。
2.2.2國內外混燃發電技術發展差異
在國外,混燃技術造就已經取得了規?;匕l展,但是在我國還尚未形成。我國的可再生能源價格相關文件規定中提出,生物質發電項目在15年內可以享受補貼電價,但也規定了發電量中常規能源超過20%的混燃發電,就會被看作是常規能源發電項目,這樣一來,混燃發電的發展就一直被制約著。而國外的混燃發電與直燃發電項目相同,都享受著政府實施的激勵政策,政府給予財政優惠、補貼,綠色證書等等,按照實際燃燒的生物質量來進行平等的激勵與優惠,這對發展混燃發電項目來說是十分有利的。
3.1技術挑戰
我國目前的生物質發電產業還存在著技術上的漏洞,有一些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例如,高溫超高壓鍋爐、原料預處理成本高、汽機和發電機的整體國產化等等問題,這些都是我國目前發展中所需解決的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我國的生物質發電產業就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3.2原料供應挑戰
生物質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除此之外,生物只能的取得要需要一定的條件,它會受到季節、天氣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因此,生物質的取得并不容易,同時,我國還面臨著生物質缺乏與產業發展需求大的矛盾。
4.1技術創新
在技術創新方面,我國相關產業人員要不斷地對相關技術進行研發,開發出具有知識產權的集成技術,形成從生物能源作物的培育種植,到生物質高效發電等環節經濟循環利用的技術,形成一套規范化、科學化的產業鏈。
4.2融資
在融資方面,除開政策的一系列補貼和補助,相關產業要盡量從多樣化的渠道中進行融資,拓寬渠道,加大融資力度,用資金來支持技術開發和電廠的建設。
4.3管理
在管理方面,要做到統一調配工廠中的各個運行環節,如項目工程的前期工作、初期建設、設備的采購、原材料的收購、運輸以及預處理、上網發電等等,只有將這些環節都統籌規劃好了,發電工作才能順利持久地進行下去。
4.4燃料收購
在燃料收購方面,要建立大客戶燃料收購買、燃料村級收購以及臨時的季節收購等多種收購方式,確保原料來源充足,避免發生原料不足的現象,始終保持高質量的供給,為生物質發電產業奠定良好的資源基礎。
5.結語
我國的生物質發電產業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相關技術也已經發展到了一定階段,但是其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還需要我們及時地解決,只有這樣才能讓生物質發電產業可持續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檀勤良,楊海平,張興平,鄧艷明,魏詠梅.生物質發電燃料收集成本測算模型及實證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14(05):117-123.
[2]蔣大華,孫康泰,亓偉,張輝,魏珣,李強,周勁松,葛毅強.我國生物質發電產業現狀及建議[J].可再生能源,2014,32(04):54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