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江浩 周超
摘要:水利工程的建設對現在社會經濟的發展顯得越來越重要,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過程中,為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益處。水利水電工程提供了清潔無污染的能源。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好,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的得到不斷的提高,人們對電力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廣泛,電力的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變得越來越重要。水利水電行業的發展在這方面就給人們帶來一系列的好處。但是,盡管水利行業發展的速度比較快,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我們需要去解決這些問題,然后更好地促進水利行業的發展。在水利得到建設過程中,存在著不重視生態環境導致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的現象。在促進水利行業不斷發展的同時,人們也應該注意對自然環境起到保護,水利工程的建設盡管很重要,但是自然環境直接關系到每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更應該得到關注和重視。在發展水利工程建設大的同時,注意對自然環境做好保護,這是十分有必要的,也是未來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水利水電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引言: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水利水電行業獲得了蓬勃發展,水利水電工程不斷建設,逐步形成了系統化完整化的體系,水利水電行業也不斷推動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推動了工農業向著穩定健康的方向發展。伴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提高,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過程中不斷地影響著生態環境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水利行業盡管在發展的過程中為社會經濟創造了巨大的價值,推動了社會經濟大發展,但是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水利水電發展的過程中,難免會環境產生不好的影響,有的施工現場嚴重的時候還會為當地的環境帶來巨大的破壞,給當地的居民帶來不好的影響。在水利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存在著問題等著我們去解決。本文主要介紹了水利水電工程中對環境造成的不良的影響以及采取措施去解決這些問題,使得水利水電工程更好的和環境相適應,去促進經濟的發展。
1 水利工程對氣候的影響
1.1 水利工程對降雨量的影響
在水利工程的建設中,修建水庫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修建水庫能夠進行大規模的蓄水,在給水庫蓄水的時候,有陽光照射的時候,蓄水的面積越大,經過陽光的照射,蒸發量也就會增大,在這種情況下,經過水循環,就容易引起降雨。與此同時,水庫產生的低溫效應容易改變降雨分布的地區,在一般情況下,水庫庫區和周圍的降雨量會明顯得到減少,但是外層地區的降雨量就會相對多起來。除了這個影響以外,水利工程的建設還容易改變降雨的時間,夏天的時候水面的溫度和氣溫相比偏低,氣層穩定,降雨量少,但是冬季的時候水面的溫度比較高,降雨量比較多。
1.2 水利工程對大氣的影響
建立大壩是水利工程必不可少的環節,水利工程中的大壩建設對大氣的影響十分突出,大壩建設也是被列為影響生態環境的主要問題。這在一些國土面積比較小的國家來說問題很嚴重。但是在我國的水利建設過程中,這個問題并不是十分嚴重。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因為我國的水電站大多數都建立在高山峽谷之中,和其他國家的庫面面積相比,我國的庫面面積比較小,第二個原因就是我國的庫區伴隨森林的面積比較少,這些原因都導致我國大壩的建立對大氣的影響比較少。
2 水利水電建設對生物的影響
水利工程的建設對水生生物的影響是在所難免的,在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對水生生物的影響也是最直接的,在水利工程的建設中,建設的工程改變了河流的水生生物系統,與此同時,還破壞了水生生物的環境,嚴重影響了魚類的生存環境,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魚類的遷移路線。水庫的建立改變了魚類生存的多樣性,是魚類多樣性發生巨大的改變,改變魚類的多樣性就會影響到魚類的繁殖和生存,影響著魚類的生產繁殖活動,這樣就容易造成魚卵的死亡,影響著魚類的生命周期。除此之外,有很多的有機物和土壤中的氮和磷相結合,還有水庫周圍的農田,周圍農田在耕作的過程中會施用化肥農藥等化學物質,相結合之后,這些養分就會流入到河流中,創造豐富的有機物,水里面的水生生物一旦接觸到這些有機物,就會不規則的生長,有的還會因此導致水生生物的死亡,對水生生物造成極大地不利影響。
3 解決水利工程對環境破壞的措施
3.1 解決對土地破壞的措施
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一定會開挖大面積的土地,這樣就會對當地的土地環境造成破壞,在類似于地基開挖等工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石以及土方,就應該對這些廢棄物進行合理的利用,把廢棄物變成有用的東西,這樣就有利于減少投資的成本,對于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某些有毒的物質,在施工的過程中應該做好分類和規劃,應該進行分開存儲,在施工現場應該分類存放,嚴格處理具有化學有毒物質,以免讓這些物質進入土地,對土地等自然環境造成危害。
3.2 解決對水體污染的破壞
截河是河道治理的前提,在水利施工的過程中,截河可以有效的控制污染物的來源,截河措施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水體污染的問題,在水利工程建設中也是最常見的措施。在建設的過程中,引水沖污是最常見的治理河道的方式之一,因為引水沖污的方法比較簡單,實施起來很容易,不會有那么多繁瑣的程序,對技術也沒有什么要求,而且引水沖污的治理效果十分明顯,效果顯著,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污染水域的問題。
河道水體正宗的污染物大部分都是依靠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來降解污染,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降解微生物也會有越來越多的途徑和措施,降解微生物包括人為的創造適宜的條件,微生物的降解過程中,可以通過人的主觀行動,來創造適應的環境達到微生物可以降解條件。除此之外,還可以投放微生物菌制劑,這兩種方式都可以達到降解微生物的作用。在河道污染物的降解作業中還可以利用的微生物包括細菌,真菌以及原生動物等。
結語
水利工程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之一,也是國民賴以生存的保障,但是,環境的好壞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是生存的根本,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盡管經濟要發展,但是不能建立在威脅生態環境的基礎之上,應該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均衡發展,在水利工程的建設過程中,如果發現有對生態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的行為要及時的制止,并且去研發新的技術,既能夠促進水利工程的發展,同時,又不會危害到自然環境的質量。在水利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貫徹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正確處理二者之間的關系,實現生態上和工程上的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許武德,劉素君,孟繁斌等.淺淡水利水電工程初步設計中的環境保護設計[J].水利規劃與設計,1998(02):14-15
[2]宋釗.城市河流水污染治理及修復技術[J].工業用水與廢水,2013,44(4):6-8
[3]張學勤,曹光杰.城市水環境質量問題與改善措施[J].城市建設與發展,2005,5(4):35-38
作者簡介:
常江浩(1997.02.22-)男,漢族,河南省確山縣,身份證號:412821199702226413,本科生,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
周超(1996.02.22-)男,漢族,河南省濮陽縣,身份證號:410918199602222712,本科生,研究方向:水利水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