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慶安
摘要:采購工作是一個單位保持正常運行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財務管理是物資采購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重點問題。財務管理必然要存在財務風險。在采購過程中,良好的規避財務風險可以從根本上提升采購工作的效率,能夠保持采購工作沿著健康的方向發展。物資采購過程中涉及的資金數量、使用周期、利益分配等問題都需要財務工作加以明確和管理。本文從兩方面闡述了在采購過程中進行財務風險管控的模式和方法。
關鍵詞:采購工作;財務管理;風險管理;控制措施
引言
無論是企業單位還是事業單位,都涉及物資采購工作。物資采購工作在企事業單位中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因為采購過程實際上是處于松散的管理狀態。采購過程沒有規定的時間和規定的地點,容易出現矛盾的地方較多。采購與財務管理直接掛鉤,也最容易不受財務制度的監督和控制。
一、采購中常出現的財務風險問題。
(一)采購過程中財務管理不規范
在企事業單位進行物資或設備采購中,比較常見的就是財務工作操作不規范,采購中,往往物價隨著價值而上下波動,浮動范圍和幅度不確定因素,造成采購部門的資金控制一直是財務工作中最難管理、最薄弱環節,也是最容易出現財務違規甚至違法的環節所在,常常表現出的問題有工作職責不明,導致請購、簽訂合同到付款都是一人或一個部門完成,這樣權責不明容易導致越權審批,容易個人意志凌駕于公司意志至上,導致一些人違規采購,造成采購成本增加,此環節管理不善最容易造成中飽私囊、徇私舞弊現象發生。
(二)采購過程中缺乏相應的采購標準和尺度
一些企事業單位、政府采購沒有常用的物品標準,材料尺寸制定標準,采購物品品牌和品質要求,在采購過程中,沒有具體的采購要求和數據、沒有材料價格的基本管控和預算,財務部門缺少專業的審計小組,缺乏標準和價格機制的管控機制,造成企業事業、政府部門物資采購成了無約束、無監管、無保障、無管理的狀態。
(三)采購人員廉潔思想意識薄弱,思想腐化嚴重
“利益是永遠存在的”,“觸及人的利益比觸及人的靈魂都難”,利益能降低人的思想道德標準,能使一個廉潔利率強的人貪污腐敗,在采購過程中,由于采購人員思想覺悟意識被利益所趨,容易滋生腐敗思想,很多單位采購已經形成了個人利益大于集體利益的錯誤認知,從領導到員工之間已經形成“默契”“和共識”,大家互相掩護、互利互惠,損害了單位的利益,成了企事業單位建設中的蛀蟲和寄生蟲。各企事業員工之間也形成了習慣,成了有錢好辦事,進行權錢交易,整體風氣敗壞。
(四)采購過程中沒有進行目標成本控制
在采購預算中,對所需物品的尺度、標準、質量、價格都沒有統一規范要求,造成預算和實際產生價格出現差距,成本控制不明顯甚至沒有進行成本控制,也沒有采購成本核算,也沒有根據采購成本核算中不能滿足的實際問題進行討論,失去了監管和管控。
二、采購過程中財務管控方法。
(一)規范和控制企事業單位采購財務管理工作
企事業單位采購只有更好地規范和控制企業的采購財務工作,才能為企事業單位提供更良好的工作氛圍,能代表單位的健康發展,所以必須要規范企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一是要對工作崗位進行確認,只有做到定崗定位定責,才能更好地進行管理和控制;二是對采購工作要進行規定審批和集體討論,讓采購工作進行公開、透明化;三是采購過程中要實行公開透明化,對企事業單位政府等采購要貼出采購物品種類和價格。
(二)對采購人員和財務人員定期進行培訓,提高采購人員道德素養
一要進行業務培訓,使得采購人員和財務人員明確自身職責,明確采購正規途徑和審批程序,準確進行采購預算,按要求逐步進行物品采購,杜絕私自和任意的采購物品,杜絕將私人利益和私人情感加入采購中;二要進行思想道德素養培訓,要進行政治思想教育,提高采購人員和財會人員的道德素養;三是進行警示教育培訓,通過件件貪污腐敗的教育案例,教育采購和財務人員從行動上不敢貪。
(三)加強物資采購審計工作和引入電子商務采購模式
做好審計工作是節約成本、杜絕財務風險的一種良好的措施。首先要制定一套符合所在單位要求的實際物質采購標準,規范采購前的申請程序,嚴格按照采購標準進行核算,并嚴格進行審批,避免浪費,并進行嚴格的監督和管制;其次是在采購物品驗收時,根據制定的要求和標準對物品的質量和市場價格進行嚴格審查。
三、結語
經濟的發展需要良好的制度作為保障和推動力。財務工作是任何一個運營單位都要認真面對的問題。財務風險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逐年上升和轉型。在采購工作中,能夠發展很多財務管理方面存在的風險,規避這些風險和矛盾,能夠為采購工作提供更好的工作模式提示。做好采購工作是穩定企事業單位源頭工作的重要舉措,是維護單位利益的重要的方式。
參考文獻:
[1]劉洪海.企業物資采購中的財務風險管控.企業研究,2012(18).
[2]葉淦平.論企業財務風險與防范[J].經營管理者,2009(06).
[3]陸平.淺析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控制[J].科技經濟市場.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