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江浩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應用,電子商務已經實現全球化發展,并且在我國的外貿經濟發展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跨境電商將在實體經濟轉型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高職院校作為職業人才的培養基地,在培養跨境電商專業方向人才方面需要更加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專業性,為促進我國跨境電商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基于此,本文介紹了跨境電商人才的能力要求,分析高職跨境電商專業方向人才培養現狀,進一步探討高職跨境電商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模式的創建策略,提供一些參考性建議。
關鍵詞:高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
經濟與科技的進步,加快了外貿跨境電商交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外貿企業在跨境電商中尋找新的發展路徑,以促進外貿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跨境電商屬于新型的貿易方式,基于互聯網與經濟全球化,實現對外貿易業務的運營,符合個性化全球消費潮流,滿足了各種類型企業外貿業務的發展需求。因此,外貿企業加大了對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而高職院校在培養跨境電商專業方向人才時,要重視人才雙重能力的培養,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使學生具備外貿和電商雙方面的專業能力,為外貿企業輸送更多高素質的應用型跨境電商人才。
1跨境電商人才的能力要求
跨境電商人才是典型的復合型人才,從事跨境電子商務的專業人員不但要熟練掌握網絡信息技術,同時還要對貿易往來國家的語言、文化等有所了解,還要具備跨境電商技能,以及物流操作技能。與傳統外貿業務相比,跨境電商業務人員需要擁有一定的溝通能力、創新能力與協調能力,以滿足外貿企業運營需求。B2B、B2C、C2C是當前跨境電商業務的三種經營模式,無論是從哪種經營模式上看,都需要跨境電商人才具備較高的基本職業素養,通過自身所掌握的專業知識、操作技能、應用能力等,在對外貿易業務往來中快速響應客戶需求,從而為外貿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因此,高職院校在培養跨境電商專業方向人才時,要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培養,以提高跨境電商專業教學效果。
2高職跨境電商專業方向人才培養現狀
2.1跨境電商師資力量較弱
現在很多高職院校的跨境電商專業教學師資力量,主要來源于高校外貿類專業,這些教師的學術能力較高,并且精通國際貿易理論,但在跨境電商專業教學中卻缺少經驗,由于跨境電子商務發展較快,各方面的信息與技術更新也較快,而從事國際貿易專業教師則接受新生事物較差,在跨境電商專業教學中,缺少實務操作能力,對跨境電商認知不夠,導致教師在學習新課程時能力不足。跨境電商專業師資力量薄弱而大大降低了教學效果。
2.2缺少跨境電商課程體系
我國高職院校的國際貿易專業教學發展已經很完善,其中的課程體系建設也較為成熟,并且在實際的教學中,根據傳統外貿崗位設置課程,比如商務英語聽說、外貿單證實務等專業課程教學,這些教學內容與實際的工作崗位契合度較高,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而在跨境電商的課程中則很少有對應的崗位課程設置,由于缺少跨境電商課程體系,學生很難掌握跨境電商核心技能,難以實現學以致用。
2.3教學實踐活動開展困難
跨境電商專業具有較強的綜合性與實用性,很多學習內容需要在實踐中進行學習與鞏固。現在高職院校主要通過模擬軟件,對學生掌握的知識進行訓練,進而完成實踐教學。但由于跨境電商專業是較為新興的學科,缺少相應的教學模擬軟件,很多高職學校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以實戰代替模擬教學,而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上需要占用大部分時間,而無心忙于實戰,導致實踐教學效果低下。同時學生缺少相應的運作資金、人脈、經驗等,使教學實踐活動開展困難。
3高職跨境電商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模式的創建策略
3.1采用模擬案例教學
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目的主要是應用于實踐,因此,高職在培養跨境電商專業方向人才時,要結合當前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注重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作為跨境電商專業的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采用模擬案例教學,增加學生對實踐操作的體驗,掌握外貿電商工作的重點。教師為學生創設模擬跨境電商服務,學生通過模擬訓練,完整掌握基本工作流程,為以后在實際崗位工作打下操作基礎。在模擬案例教學中,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思想意識,正確選擇自身行為,使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得到訓練,進而提高他們的專業知識應用能力。
3.2明確人才培養目標
高校培養跨境電商人才,要以能力為中心作為人才培養基本目標,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實現職業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同時,要考慮到跨境電商人才的實際作用,培養實用型人才,與之相關的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運行機制,以至于課程設置、課堂教學等都要圍繞這一培養目標來構建、實施和組織。知識課程體系建設應成為具有多層次、多結構的系統化課程體系,以課堂為核心向學校教育、企業培訓、社會實踐、國家認可、國際通行等逐步拓展,實現個人知識與實際應用相互協調。
3.3大力推行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辦學能夠保證跨境電商學習過程中,擁有更為廣闊的實踐空間,更為真實的實踐平臺。高職實行企業化管理,在企業化管理中,班主任成了企業領導,教師換成電商工作的主管,學生就成了具體操作人員的角色。在這種管理下,他們懂得了什么是合作,什么是效益,更從實際生產中懂得了怎樣協調多方面的能力,完成跨境貿易的工作任務。高職院校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人才培養模式,能夠保證電商人才的培養實現全面發展。
結論:高職院校是職業人才的培養基地,同時也是為各種類型企業的人才儲備提供有力的保障。在當前的高職院校教育中,認為跨境電商專業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專業,其涉及到語言、電商、外貿、管理等多方面的內容,需要跨境電商從業者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隨著電商全球化發展,創建跨境電商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模式是高職院校急需解決的問題,需要高職院校積極探索,準確定位,重視校企聯合發展,采用不同方式的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進而成為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主力軍。
參考文獻:
[1]鄭雪英,趙婷.信息時代下跨境電子商務人才培養路徑探析[J].江蘇商論,2014(11)
[2]莊小蘭.跨境電商的人才核心技能需求分析與培養對策[J].管理觀察,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