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惠 張蘭河 張朋雙 施云芬
摘 要:在針對實習于產學研基地建設進行研究的過程當中,主要從環境工程專業認證標準要求著手。尤其是要提高對工程教育專業認證角度的重視程度,從環境工程專業實習與產學研基地建設著手實現對全新模式的構建。在此過程中,基地建設模式以及實踐教學形式得到進一步深化與發展,取得較為良好的效益。本文主要針對基于工程認證的環境工程專業實習與產學研究路徑進行進一步探究。
關鍵詞:工程認證;環境工程;實習基地
《華盛頓協議》于1989年由六個國家的工程專業團隊成立,通過工程教育專業實現這工程教育質量的保障是《華盛頓協議》簽訂的最終目標,為工程師資格國際互認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基礎。我國于2013年加入《華盛頓協議》,成為預備成員。2016年成為正式成員,這對我國高等工程教育來說是跨時代的改革。對我國高等工程教育國際化水平提升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也對人才培養質量的善有積極影響。
一、環境工程專業認證情況及專業認證對實踐能力的要求
據了解,在未來幾年內教育主管部門準備全面推行專業認證,同時有越來越多高校的相關專業準備申請認證關專業準備申請認證。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包括專業目標、課程體系、質量評價、師質隊伍、支持條件、學生發展、管理制度7個指標,強調學生的工程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環境工程是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培養學生從事工程實踐的能力至關重要。環境工程專業認證首要的關鍵問題是環境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與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環境工程專業實習與產學研基地現狀
1.校內實踐教學條件不足
設計性以及工程性較為突出是環境工程專業的明顯特征。現階段大多數高校的環境工程專業實驗都在驗證性實驗的涵蓋范圍之內。學生在操作過程當中存在明顯的綜合性以及設計性缺乏問題,多功能的實驗裝置以及校內實習基地作用與價值并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發揮。學生在實踐的過程當中實現對理論知識的進一步理解與掌握,是實踐教學的最終目標。同時也可利用實踐活動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基本素質以及開創性的科研能力。其中還會涉及到一系列的設計與研究工作,這對學生綜合水平提升有重要作用。
2.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的困難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需要在高校與企業合作的基礎上順利構建。在此過程當中,積極協調實習與實訓時間,實現對教學內容的科學設計。企業一般會將利益作為主要任務,所以在實習時去初中之間與高校存在一定的差異,這是導致各項專業在實習基地建設過程當中面臨多種困難的主要原因。
(1)企業接納學生實習積極性不高
企業所正常開展的生產任務會再接納學生實習實訓后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擾,尤其是實習學生的進出會在管理以及安全方面給企業帶來全新的壓力。在學生實習過程當中,企業還要安排技術骨干對學生進行指導。所以需要面對生產壓力不斷增加的問題。學校雖然實習過程當中會付出一定額度的經費,但是遠遠低于企業所付出的成本。企業很多生產內容需要保密,所以一般會限制學生到企業實習的人數。現階段企業所承接的實習實訓任務一般是在與高校教師建立私下關系的基礎上的實現,這種情況下的實習實訓整體表現出企業參與度較低的現狀。
(2)實習經費短缺
實習收費、交通、住宿等是企業所收取的主要費用,呈現出連續上漲的狀態。學校雖然已經實現對實習經費額度的不斷上調,但是還不能實現對經費需求的真正滿足。實習經費不足是導致高校實踐教學基地出現不穩定狀態的主要原因,或者已經建成的實習集體并不能實現對自身作用與價值的發揮。企業管理費用以及交通費是學校所撥付實習經費的主要使用范圍。但是畢業實習所需的費用在這一過程中呈現出被忽略的狀態。只能通過壓縮時間來有效節約實習所需要的開支,這會對實習教學質量造成較為嚴重的影響與阻礙。
3.實踐教學指導教師自身的經驗和水平不足
現階段很多教師過度重視科研工作,而學生的實踐教學卻被忽略。一般都是剛畢業不久的年輕教師或者實踐人員來負責實踐教學,在不完善分配以及考核機制的影響之下,大多數實踐教學教師在整體學習積極性上呈現出較低的狀態,指導能力相當弱,不能實現對學生綜合性以及創新性實踐教學需求的滿足。因此,高校教師必須在這一過程當中從自身著手,通過不斷學習實現提升業務水平的目標,從根本上適應社會發展趨勢。專業性強、新技術含量高是教師在開展實驗以及實習課題過程當中所必須滿足的條件。這對學生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綜合思維能力培養有推動作用。
三、我校實習與產學研基地建設的實踐和效果
主要結合某學校實現對實習與產學研基地建設的實踐和效果的進一步分析。
1.校內實習基地建設的實踐
學校在建設污水綜合處理設施、污泥消化廢氣處理中試試驗平臺、工業有機廢氣處理中試試驗平臺等環境工程專業校內實踐基地。項目在設計時充分考慮每個處理單元預留出活接口、取樣口、場地,以備相關專業(應用化學、高分子材料于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自動化)研發的新工藝、新材料、創新性成果等提供一個小試或中試基地,同時增加學生的實踐教學訓練,從而達到各個專業的產學研有機的結合。
2.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
(1)加強青年教師的實踐能力
青年教師在企業實際鍛煉較少,對現場不夠熟悉,難以勝任實習指導任務。環境工程專業先后有6名教師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或者參加企業的攻關項目。同時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鼓勵青年專業教師參加環評工程師、環保工程師考試和培訓,先后有4人次獲得相關資格證書。
(2)積極聘請企業導師指導實踐環節
聘請企業技術骨干指導實習,聘請生產現場有豐富經驗的技術骨干作為兼職實習指導教師,采取學校與企業聯合指導實習的做法,提高實習帶教水平。實踐證明,聯合指導實習能為學生提供較好的實習條件,加強實習管理和對學生的教育,及時解決學生實習過程中的技術問題、思想問題和生活問題,對于提高實習教學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3)強化企業員工的理論知識
企業員工往往實踐能力強,但是理論知識薄弱,為了提高企業員工指導學生實習的效果,學校積極為企業員工,特別是新入職的員工進行理論知識培訓。例如,我們承接了專業學生實習的主要基地鄭州市污水凈化有限公司3批“污泥處理工”的培訓任務,培訓企業員工300多人次。
結語:該學院通過對優勢資源環境建設工程的有效整合,實現對校內外基地的進一步建設,這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有積極作用。同時也可在此基礎上改善學生的動手能力,是學科整體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高校實踐從本質上來說是一項工程,具有一定的復雜性與系統性,涉及到相當多的內容與方面,需要在不斷轉變觀念以及積極探索的基礎之上實現對適合自身發展道路的準確尋找。
參考文獻:
[1]戴洪文,宋秀賢.環境工程專業實踐應用型人才培養路徑探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19).
[2]郝慶菊,江長勝.產學研合作培養應用型環境工程人才的探討與實踐[J].安徽農業科學,2012,40(3):1720-1723.
[3]施云芬,徐小惠,劉麗丹,等.環境工程專業實習模式探索[J].東北電力大學學報,2013,33(4):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