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憲
摘 要:在新技術革命、新環境架構、新領域業態的推動與影響下,企業組織結構正在發生著深刻變革,網絡組織結構作為其中的新事物、新內容,呈現出活躍的生命力。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內部網絡結構的基本概念,指出了其主要種類與形態,最后探討了內部網絡結構的建立與運行機制,望能為此領域研究有所借鑒。
關鍵詞:網絡化;企業管理;組織結構
韋伯、泰羅等管理學家在企業管理組織方面所開展的研究,為科層結構的構建與完善,鋪平了道路,奠定了理論根基。針對科層式結構而言,其符合工業經濟時代的發展規律,適應其環境特點,現如今其已經成為工業經濟時代框架下的一種比較常見且具有內在典型性的管理組織結構。但需要指出的是,伴隨外部環境的改變,特別是其日漸趨向數字化、網絡化、知識化與全球化,受此帶動與影響,工業時代原本比較穩定的可預期外部環境,還是像競爭激烈、充滿不確定性的新環境轉變。科層式結構在新環境中所具有的缺陷日漸凸顯。所以,仍需積極開展新結構形式的研究,探討更為實用、高效的企業管理組織結構。
1.內部網絡結構的基本概述
針對網絡概念來講,計算機科學、神經生理學為其重要起源;對于其要素來講,主要由通訊線路聯系的各個階段所組成,通訊線路與節點共同明確了一個特定化且有針對性的網絡結構。需要指出的是,所謂內部網絡機構,從基礎層面來分析,即為由總部及處于自治或者是相對獨立狀態的組織單元,通過各種先進、使用通訊技術的合理化應用,尤其是利用網絡技術經系統化連接所構建的權力、知識,其多分布在組織單元的管理結構當中。
(1)權力、知識多分布在組織單元特定的分權結構當中。在整個網絡結構當中,組織單元為其主要節點,而對于資源、知識。權力與能力來講,則以一種分散狀態充斥在整個網絡當中,一般情況下,它們多位于與消費者或客戶之間有緊密接觸的組織單元當中,而對于此些組織單元來講,均有與特定市場、技術、地理區域以及特定問題之間有緊密聯系的資源、技能與知識的儲備。所以,對于權力的分配而言,其通常情況下一致于知識技能的分布,組織單元所享有的自由與權利更大,因而呈現出一個分權的結構。(2)在內部網絡結構當中,仍有等級權力結構。需要指出的是,在整個市場價格機制當中,企業為其重要替代,在實現企業資源配置中,行政命令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發揮著關鍵作用,即使所利用的是企業內部的市場,將經營單位當作處于獨立狀態的利潤中心,但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作為一個比較完整且實體化的運行而言,為了能夠更好的實現企業既定的戰略目標,總部需要根據現實需要,以各個組織單元為對象,對其開展必要的協調,并實施有針對性的監控,如果出現難以預測的狀況,此時,需要及時發出行政命令,對各個組織單元的不良行為加以糾正。因此,在內部網絡結構當中,無論是總部,還是組織單元,均屬網絡當中的結點,但對于總部來講,仍對組織單元發揮著重要影響力,而且還對各個節點有著一定控制力。(3)網絡結構各個組織單元間合作密切。對于資源與知識的流動來講,其除了發生于總部與組織單元之間外,還經常性的發生在各個組織單元間,所以,在各個組織單元之間,便成功構建了一種互利、合作且相互聯系與影響的網絡關系。需要指出的是,針對一個網絡組織而言,其有著不同且多少不一的專業知識,如此一來,便形成了基于資源與知識的能力方面的差異性,作為差異化對比所得到的結果,網絡結構當中的組織單元間,便會形成一種圍繞知識與能力的系統化分工,這勢必會推動彼此間的深層合作。
2.內部網絡結構的主要種類及形態分析
2.1比較穩定的內部網絡結構
針對帶有穩定性特質的內部網絡結構來講,其在特定時期中,組織單元會長時間存在,而且還會保持比較穩定的結構。在比較穩定的網絡結構圖當中,總部與組織單元之間經過深度融合,便會形成比較完整的網絡結構。而在整個網絡當中,總部即各個組織單元便成為了其中的重要結點,而對于總部而言,其主要由高級經理階層、董事會構成,除此之外,還由總部旗下的各個服務職能部門組成;在整個管理體系當中,組織單元主要由于總部之間有密切關系的次級結構組成,比如項目團隊、功能團隊、職能部門等。針對總部這一結點來講,其乃是全部結點當中作為核心且關鍵的結點,其一,其借助于組織內部的行政協調系統,與組織單元之間保持密切聯系;其二,其憑借企業局域網、通信網絡、互聯網,與各個組織單元之間保持緊密的合作與交融關系。還需要指出的是,在各個組織單元間,往往是一種相互聯系、相互連結而且彼此作用的關系,通常借助互聯網、企業局域網以及通信網絡等形成的合作關系連結呈一整體。
2.2動態化的內部網絡結構
針對動態化的內部網絡結構組織單元來講,其實為臨時的,伴隨項目的產生,或者是工作任務的調整與改變,再或者是既定項目或工作任務的完成,組織單元會隨之而解散。在整個充滿動態化的網絡結構當中,組織單元的角色并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動態變化的,依據項目的實際需要,或者時臨時任務的進展需要,能夠形成練市組織單元,也就是動態化的組織單元;對于人員來講,多來自其他組織單元。一旦組建了臨時組織單元,那么其便能夠成為整個動態網絡結構當中的一個結點,而且還會與總部及其他組織單元之間形成良好的網絡關系。需強調的是,如果既定的項目或工作任務已經完成,針對此時的臨時組織單元來講,便會被解散,單元人員便會再次回到原組織黨員當中,或者是劃分到另外一個臨時單元當中。如此一來,因企業活動項目處于持續變化狀態,所以,網絡結構通常處在動態變化當中,同樣需進行持續性、合理化調整。
針對動態網絡結構來講,其與穩定的網絡結構之間有著一定區別,即組織單元伴隨項目或工作任務的產生與完成,而使組織單元呈現動態化轉變,因而會造成網絡結構的動態化改變。對于動態化的網絡結構而言,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各任務與項目,提供與之相配套的人員構成,這樣不僅對組織單元的專業化有利,而且還能達到提高解決問題的適應性與靈活性的目的。
針對現實當中的企業內部網絡結構而言,其一般為混合的結構形式,其除了有網絡結構之外,還常常帶有科層結構的痕跡,如在整個內部網絡當中,仍有比較明顯的行政協調控制,且傳統科層結構仍存在于網絡結構當中,再比如在組織單元內部,仍有事業部結構、職能結構等。此外,及時在網絡結構當中不僅有臨時性的組織單元,而且還有比較穩定的組織單元,也僅為一種帶有混合式特質的網絡結構。
3.內部網絡結構的構建與運行
3.1基于流程理論的內部網絡結構建構思想
在構建內部網絡結構組織單元時,需要始終秉持流程的主導維度,依據具體的流程理論,再造組織單元。現代現代企業倆激昂,需要依據斯密的勞動分工專業化思想進行合理化組織,組織結構便可以較好的將專業化分工思想給準確反映出來,因而能夠形成職能結構。而針對大企業而言,此種職能結構又會被調整或改造,使之成為事業部制的結構。在整個科層式結構當中,執行組織結構的工具主要有控制體制、計劃與信息等。現階段,傳統的科層式結構已較難從根本上滿足或適應新環境需要,而更加新穎且實用的網絡結構,將會對科層結構予以替代。但需要指出的是,在構建網絡結構過程中,并非單純圍繞智能與產品部門,簡單的、一味的用電腦、互聯網相連接便能完成網絡結構的構建。在建設組織單元時,還需始終秉持消費者所具有的價值中心地位,利用流程的思想對專業化分工思想予以替代,最終完成優質組織單元的構建。
針對流程來講,其在各組織當中,處于核心地位;對于企業而言,其僅能借助流程才能更好的、更多的為顧客創造價值。產業不同,企業不同,那么在業務流程上,也會存在著較大差異。積極構建一個基于流程的組織,通常是以識別企業關鍵流程為出發點的。無論是哪一流程,均由一定數量的任務或業務活動所組成。
基于流程的組織單元重新設計,從根本上來講,就是全部活動只要能夠為顧客創造價值,便會被組織起來。其一,這表明顧客流程被當作組織單元的基礎;其二,被添加成實現單元目標所必須的計劃與控制流程。這表明企業的組織結構使圍繞核心流程而構建與組織起來的組織單元。
3.2內部網絡結構的具體運行機制
(1)在內部網絡當中仍有等級權力結構。在內部網絡當中仍然存在行政協調系統,表明總部對各個組織單元擁有管理控制權與資產控制權。其作用主要有如下方面: 其一,能夠制定與下達企業的戰略目標與總體目標,還能傳遞企業的信息、技能與知識,針對后者來講,其作用與教練的角色比較相似;如果環境有一定改變,那么原先處于正常狀態的合作關系,便難以實現,因而會對企業的整體運行造成不良影響;其二,企業內部當中的合作關系網絡。在整個組織架構當中,無論是哪個單元,均能利用此種合作關系網絡,因而能夠形成各個單元間,或者是單元與總部間的互利合作關系。針對企業內部所存在的合作關系網絡來講,其主要是借助企業組織單元,通過長時間的生產、經營所產生的,合作的文化以及集體責任感,均為其核心構成。如此一來,以信任為基礎的互利合作關系,為企業在合作中獲得最大利益提供了切實保障。其三,在整個內部網絡架構當中,以企業為基礎的持續發展,還需要將內部市場引入其中,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即為圍繞內部市場所形成的價格機制,較好的降低了成本,而且還提高了組織單元的績效;此外,其還有助于組織單元靈活性、實用性的提升,對于企業對環境的整體適應能力的提升,發揮著重要作用。
4.結語
綜上,在工業經濟時代的大背景下,管理組織結構開始大范圍向科層式結構轉變;此種結構能夠更好的適應當前的環境特點,因而是一種比較實用且效能高的組織結構。本文基于內部網絡結構,探討了其建構思想及運行機制,給出了內部網絡結構的構建與運行策略,得出其對于企業管理組織發展,具有的良好的作用與效能。
參考文獻:
[1]孟執芳. 現代企業組織結構變革趨勢初探[J]. 山東工會論壇, 2005, 11(1):88-89.
[2]張松文. 網絡化財務管理優化方式初探[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08(7):191-191.
[3]周文娟. 網絡化環境下的企業管理創新研究[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3, 12(14):241-242.
[4]嚴諄. 電子商務發展與企業信息化的互動關系探析[J]. 中外企業家, 2009(6):91-91.
[5]萬燦. 論集團性企業的網絡化財務管理[J]. 財務與金融, 2005(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