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齊俊
摘 要: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中,交通事業也面臨著較為嚴重的壓力,在這種時代背景下,道路橋梁施工建設就成為社會關注重點,而在道路橋梁施工過程中,路基施工技術應用的合理性則會對整個工程質量造成影響。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一定要確保路基施工技術應用的合理性,最大程度促進路基施工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質量控制
引言
在道路橋梁工程中,路基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路基的施工質量決定道路橋梁工程的整體質量。因此路基施工中,必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嚴格控制各個施工工序,不斷提高施工質量水平,從而提高公路的整體質量,為人們的安全出行提供保障。
一、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常見問題
1.1路基的沉陷
路基的沉陷是我國公路路基施工當中經常出現的問題之一,導致路基沉陷的原因主要有四個:一是施工所用的材料質量較差或者是碾壓的壓實度不夠;二是在公路路基施工時土壤質量沒有達到要求,如冬季施工時土壤冰凍而到了夏季就會變得濕軟,減弱強度;三是在公路路基施工時的各個階段因為自然原因或者是施工進度慢等原因造成的路基沉陷;四是路基含水量問題,如原地層土含水量過高或有地下水泉等,使路基常年浸泡在水中,將填筑土料中的較細小顆粒排除路基體外,使路基空隙變大造成沉陷。
1.2縱向的裂縫
縱向裂縫是公路工程路基施工中另外一個常見問題,造成縱向裂縫的原因主要也有三個:一是在路基施工填筑階段時,填筑的寬度與要求不符,或者是進行碾壓時沒有按照規范進行碾壓,造成鑲邊下沉,進而出現縱向裂縫;二是因為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時,在對植被或者是軟土處理時并沒有將淤泥全部清理,進而造成公路路基的強度不足,出現縱向裂縫;三是因為路段本身為半填半挖類型,卻沒有用分層的方式填筑壓實相鄰地方,導致縱向裂縫。
二、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技術
2.1路基開挖技術
針對不同的公路特點,在路基開挖時所需要注意的事項,所選擇的方法也各有不同。如公路本身長度較短,那么就可以采取橫挖的方法,一次性達到要求的深度;對于路塹較長的公路,可以采取縱挖的方法;針對公路超長路塹,可以采取分段縱挖法。
2.2路基排水技術
路基排水技術是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技術之一,公路工程在長時間的使用當中,路基經過雨水的侵蝕容易軟化,發生滑坡或者是垮塌這樣具有危害性的情況,特別是對于雨水較多的區域,這種排水技術尤為必要。
路基排水技術大體可分為兩種,即地面排水設計和地下排水設計,地面排水設計時將路基范圍內的水排除到路基范圍之外,以免這些水下滲影響到路基主體或者是形成排水溝、側溝這樣的路基邊坡。地下排水設計指的是依托地質條件與水文在地下一定深度用來疏干或者引出地下水,讓路基保持干燥,增強穩固能力。
2.3路基邊坡控制
在通常情況下,路基邊坡設計較高,能夠讓路基的穩定性有所增強。在實際實施過程中,由于地形、地貌等客觀因素的限制,并不能盲目地使邊坡增高,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才行。如對于巷口位置進行路基施工時,主線立交填筑高度大于5m,土質為吹填砂,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填土的高度已經在設計要求之上,那么就應該對公路路基進行吹填砂的處理。在自然橫坡陡于1∶5時,需要確保設計要求完成寬度大于1m的2%~4%的內傾臺階,用來防止路基滑動。一般情況下,路基邊坡坡度應該比設計坡度高一些,路基坡度最大值的具體數值可以利用地基和路基設計參數計算求得,然后進行具體合理的施工。
2.4路基壓實控制
路基的壓實技術,就是通過一系列手段保證公路路基的壓實度。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需要對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進行提升,保證土壤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并且嚴格控制填料的含水量,壓實作業的實施應該在填料含水量處于最佳的階段。在壓實過程中,其順序選擇普遍應該遵循先慢后快、先輕后重的原則,壓實遍數的選擇應該參照試驗路段的壓實工作進行最后的決定,對于施工成本和土體結構的考慮,壓實次數不宜過多。可以采用分層控制填土的方法,按照頻率對各層壓實度進行檢查,規范為2000m2抽檢4處,需要施工單位嚴格按照規范執行,并且監理單位也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在工程當中,特別是對填挖結合處、施工結合處等位置要進行重點的監督,同時,針對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的主觀因素,做好思想工作,對出現的問題要進行及時地解決。
2.5路基填筑技術
路基填筑技術對于整個公路的強度和穩定性有著很大的關系。首先,強度低于路基的填料一定要做出慎重的選擇,通常情況下,路基的填料包括了開山土、砂礫和含水量符合要求的素土,這些土必須是塑性指數合格的土,像凍土、沼澤土不能夠使用,而對于塑性指數較大的粘土,通常也不適用。而不同性質的土不能混填,同類填料累計的厚度最好小于0.5m,針對不連續作業工作段,應該按照銜接處1∶1坡度分層留臺階,對于一起填筑的路段,應進行分層且交錯的銜接,搭接的長度應該大于2m。材料運輸時可以將我國某公路路基填筑作為例子,在運輸階段,該工程采用后八輪運輸車每車15m3進行計算,設置了6×8的灰線網格,在每個網格都防治填筑材料,鋪開后保證了厚度為30cm,而后按照從前到后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填筑材料放置,之后進行檢測與碾壓工作。也就是說,路基的填筑對于之后的壓實有著重大的影響,需要對材料選擇以及填筑步驟進行科學的規劃。
2.6路基防護手段
路基的防護手段對于整個公路在施工完成后的使用質量和使用壽命有著重大的影響,它的防護主要是針對雨水和風沙等自然危害,可以利用土工隔柵對沿河公路路基進行防護,也可以利用聚酯類或者是聚氨酯對邊坡進行防護,這樣可以將水浪的沖擊程度進行一定程度的削弱,對于包括沿河公路的大部分公路,都可以采用種植樹木的方法減少雨水與風沙的危害程度,這樣還可以有助于公路周圍環境的綠化。
三、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3.1施工準備階段和施工材料控制
在公路工程路基的施工準備階段,首先應該建立相對完善的基礎質量控制體系,對于工程項目的實際情況和自身的特點進行詳細地分析,然后對基礎質量控制體系進行補充。并且要對路基的放樣測量予以足夠的重視,既要標出像路堤坡腳、邊溝這樣的各位置樁,也要對填料土樣進行試驗檢測。施工材料的控制要求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過程中,對材料有著完善的管理體系,有著科學的管理手段,依照路基實際情況,選擇合適且規范的施工材料,并且參照成本,對施工材料進行控制。
3.2施工技術和控制點的科學設置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單位需要將技術交底的管理工作做好,需要對技術方案、工藝流程進行控制,進而確保整體公路工程路基的完成質量。而在對路基工程的實際情況進行研究時,需要使用科學的設置質量控制點,相應的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需要針對這些控制點進行科學的檢測與監控,將這些檢測結果形成記錄單,施工單位要建立完成的質量控制信息數據庫。
四、結束語
路基作為道路橋梁施工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會對整個工程質量造成影響,同時也是路面和主題工程基礎,會和各個部分相互連接在一起,直接承載著行車過程中所產生的荷載。因此,一定要對路基施工加強重視。
參考文獻:
[1]余珊珊,王剛.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分析[J].交通世界,2017(33):28-29.
[2]王彬.公路路基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分析[J].交通世界,2017(32):43-44.
[3]程海艦.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與質量控制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32):133.
[4]劉小鋒.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要點分析及質量控制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9):113.
[5]龍夢南.淺談高標準公路路基施工的技術要點與質量控制對策[J].江西建材,2017(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