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春紅
摘 要:為了保證農村當中污染物能得到有效治理,應認識到農村地區污染物治理的重要性,并能農村地區當中污染物類型、污染物治理需要,制定科學的污染物治理方案。本文就農村當中污染物治理的模式以及技術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生活污染;農村;綜合治理;技術;模式
農村居民在其生活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染物,包括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等眾多污染物。而且在農村地區居民生活水平提升之后,農村當中污染物的種類也更加多樣。因此需要人們能做好污染物處理工作,避免污染物對人們生活造成影響。
1 當前農村生活當中污染物現狀分析
1.1 農村當中污染物產排分析
在農村地區生活質量不斷提升之后,農村居民在生活中使用的物品有更加多樣化,而在使用這些產品的時候也會隨之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以及生活污水,對農村當中居民正常生活造成影響,并且在農村居民使用的工業用品數量增多、種類豐富之后,農村地區生活垃圾在處理方面也有了更大難度。部分農村居民習慣隨意的將各種垃圾傾倒在荒地或者是河流當中,這種低級的處理方式不僅會侵占大量的農村土地,同時也會對農村當中居民自身健康產生影響。
農村當中垃圾具體成分較為復雜,通常可以將垃圾種類劃分為可回收類型垃圾、有機類型垃圾、有害垃圾以及不可回收類型垃圾等幾種類型。不同地區當中的農村由于經濟基礎、自然條件、當地居民習慣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導致農村當中居民在生活中產生的垃圾種類、數量也存在差異,但從垃圾主要成分來看,主要是有機類型垃圾。
1.2 農村當中生活污水產排狀況分析
現代農村當中生活污水主要包括黑水以及灰水兩種類型,其中灰水主要農村居民生活中的洗衣用水、廚房用水以及洗浴用水等方面的用水,而黑水則主要是沖洗糞便時候產生的污水。農村當中的污水有著較為突出的特點。首先,農村地區當中的污水排放總量偏大,并且存在著排放不均勻的問題。其次,農村當中居民住宅分布較為分散,這也使得農村當中排水管網建設難度偏大,當生活污水排放較為分散的時候,其收集工作則也較為困難。第三,當前農村地區當中污水具有較為良好的可生化性,污水當中有害有毒物質含量極低。也就是當前農村污水當中陰離子類型表面活性物質、大腸桿菌、重金屬物質、大腸桿菌等物質的指標含量均存在存在程度不一的超標問題。另外,農村當中污水大部分為隨意、無序排放,這也導致農村在農村地區污水的實際處理效率偏低。
2 當前農村地區污染處理模式分析
各地區農村在經濟發展速度、基礎建設規模、地形條件、當地風俗等方面均有較大差異,因此在對農村地區當中污染進行處理的時候,應能重視農村實際的地形特點、環境特點、居民生活習慣,因地制宜的采取最恰當的污染處理方式,讓農村地區當中污染物得到有效處理,讓農村有更好的發展。而從實際的農村污染處理模式來看,可以將污染物處理模式分為就地集中類型處理方式、城鄉一體類型處理模式以及分散式家庭類型處理模式。
2.1 城鄉一體類型處理模式分析
這種城鄉一體化類型的污染物處理模式在使用的時候,會將農村當中的污染物集中起來,之后將這些污染物轉移到縣城或者是市區當中,之后將這些垃圾直接納入到城鎮或者是市區污染處理體系中,讓各種污染物得到有效處理。但在使用這種城鄉一體類型垃圾處理模式的時候,要求農村距離城鎮或者是市區的距離較近,并且農村到市區的道路通暢、便捷,這樣才能讓農村當中的污染物得到有效、及時的處理。
城鄉一體化類型污染物處理模式優勢在于其將農村污染物處理并入了附近鄉鎮、市區污染物處理體系中,因此在使用這種污染物處理模式的時候也就不需要在農村當中建設額外的污染物處理設備,在降低了農村在污染物處理方面投資的同時也避免了土地資源被侵占的問題。
2.2 就地集中處理模式分析
農村生活垃圾就地集中處理模式,即聯合一個或多個村莊,利用堆肥、填埋等技術在當地建立合適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對集中收集的生活垃圾進行統一處理。該模式適用于離市區較遠、但規模較大或幾個村落毗鄰而居、經濟較發達的農村地區。該模式的優點是初期投資和后期運行費用低、運輸費用少;可根據當地村落條件建立合適的處理設施,傳統的堆肥、填埋工藝操作簡單。
農村生活污水就地集中處理模式,即對于規模較大的村莊或聯合多個鄰近村莊,通過污水收集管道集中到當地建立的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進行統一處理。目前國內外已有的小型集中式生活污水處理技術包括高效藻類塘處理技術、厭氧生物處理技術、蚯蚓生態濾池技術、人工濕地技術、土壤滲濾技術等。其中,蚯蚓生態濾池技術適用于50~300戶集中性農戶生活污水的處理。該模式適用于規模較大、布局較緊密、經濟較發達的偏遠單村或聯村,其特點是村落內需要配套較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網,污水處理設施以生物處理和自然處理為基礎,工藝較為成熟。其優點是可滿足中大型偏遠村落生活污水處理的需要;缺點是傳統好氧生物處理技術能耗較大,而土地處理技術占地面積較大,投資相對高,需要專人日常管理。
2.3 分散式家庭處理模式分析
農村生活垃圾家庭處理模式是指以家庭為單位,將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除有機垃圾可并入生活污水處理以外,可回收垃圾經分揀后可進行綜合利用或送到回收站再利用,建筑垃圾及灰石渣土可用作農村道路的鋪設,而剩余垃圾可就地填埋。該模式適用于布局分散、規模較小、經濟不發達的偏遠農村。由于村落人口密度較低、經濟水平不高而環境容量較大,因此垃圾產生量小且組成相對簡單,村落自行消化即可解決生活垃圾問題,但要求村民有良好的垃圾分類意識。
3 農村生活污染處理工藝的選擇分析
在進行農村生活污染處理工藝選擇的時候,特別是生活污水的處理工藝時,必須考慮以下幾點:(1)因地制宜原則。充分考慮到當地農村的地形地貌、布局特點,特別要充分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及村民收入情況,量力而行地建設投資、能耗與當地實際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處理效果又穩定的處理技術。(2)達標排放原則。出水必須滿足相關排放標準。同時擁有與今后不斷提高的標準相匹配的提升空間,充分考慮到未來生活污水出水資源化的必然趨勢。(3)操作簡便,管理容易原則。考慮到農村地區相關環保技術人員專業水平不高,應選擇日常運行效果穩定可靠、操作簡便管理、簡單的生活污染處理工藝。
4 結束語
對于農村生活污染綜合處理模式的選擇,應做到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處理模式、靈活地組合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處理工藝。對于農村生活污染處理工藝的選擇,既要考慮到經濟適用原則,又要考慮到達標排放原則,生活污染經工藝處理后不危害農村的生態環境是工藝選擇的最基本前提。
參考文獻
[1]顧霖,吳德禮,樊金紅.農村生活污染綜合治理模式與技術路線探討[J].環境工程,2016,34(10):113-117.
[2]馬濤,陳穎,吳娜偉.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生活污水處理現狀與對策研究[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7,42(4):26-29.
[3]吳斌,趙斌,湯艷飛,等.典型農村分散式污水處理工藝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中的應用——以玉溪市洛河鄉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16(27):79-80.
[4]張琳,周建銀,王家生,等.基于控制斷面法的水環境容量及污染綜合治理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7,34(1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