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藥品監管領域改革突飛猛進,注冊審批、一致性評價、上市許可人制度、藥品橙皮書制度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初步形成了現代化的監管體系框架,為我國醫藥行業創新發展、產業升級、走向國際奠定了堅實基礎,也將有力地推動藥品全流程改革。不過,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之中,仍有一些問題值得關注。
應時刻牢記政策目標。藥品的利益關系極為復雜,藥品的生命周期就是一個矛盾交織的利益鏈條。安全有效、公平可及、合理使用是藥物政策的最終目標,也是藥品改革的目標。牢記目標才能明確方向,才能找準改革方法。近年來少數地區少數領域存在一定政策反復現象,有利益博弈的因素,也有對藥品改革目標把握不牢的因素。
加強政策環節聯動。目前“三醫聯動”改革正在加速推進,涉及醫保支付標準、集中采購、合理用藥、基本藥物制度等政策環節。不同環節的改革既有獨立性,也具有關聯性,甚至存在制約關系,需要加快推進政策的銜接。
把握醫藥規律異同。從藥改和醫改的政策規律上看,兩者并不相同。藥品改革很多政策是中央層面的,中央一改基本上等于全國改了,但公立醫院改革更多是省市政府層面的。藥品改革是切入點,目前已經取得突破,下面很大一部分工作在落實。接下來,需要加快公立醫院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與藥品改革的協同,以此更好地鞏固改革成效、全面推進改革。
改革需要智慧,更需要擔當。醫藥領域水深浪急,充滿政策風險,但規律基本清晰,各國經驗豐富,尤其需要的是改革者的敢作敢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