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近年來跨越式的發展,我國的醫療信息化建設呈現什么樣的發展態勢?對醫院管理產生了哪些影響?醫療信息化建設又存在哪些誤區?日前,由《中國衛生》雜志社和《健康報》社主辦的“中國醫院管理創新論壇”在河北省承德市召開。近300位來自全國各地醫療機構的代表共聚一堂,圍繞“信息化新形勢下醫院管理模式的改變”主題進行了熱烈討論。

胡建平
國家衛生計生委統計信息中心副主任 胡建平:目前,我國醫療信息化市場規模連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長,預計在2016年~2021年市場的增速仍能維持高達21%左右,到2021年或將突破千億元。從我國目前信息化發展現狀來看,僅有1/5的醫院將醫療信息化用于頂層管理和領導決策,比例還比較低,醫療信息數據應用剛剛啟動,尚存在巨大發展空間。
從技術角度來說,之前醫院信息化建設主要是以數據記錄為目的,醫院內部產生了很多信息孤島,不利于醫院的整體信息化建設提升。因此,要打破信息孤島,就要把資源集中起來分析全院的醫療績效,以患者為中心計算全院各類消耗和成本,在急診基礎上進行區域內交互,實現患者就診全過程共享。

王 斐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醫療資源處 王 斐:作為“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想要創新醫院服務,必須建設智慧醫院。提到智慧醫院,應當具備以下特點:利用互聯網技術擴展醫療服務空間和內容,提供與其診療科目相一致的、適宜的醫療服務;利用互聯網技術不斷優化醫療服務流程,提供預約診療、移動支付、床旁結算、就診提醒、結果查詢、信息推送等便捷服務;用可穿戴設備為簽約服務患者和重點隨訪患者提供遠程監測和遠程指導,實現線上線下醫療服務有效銜接;加強醫療機構以門診和住院電子病歷為核心的綜合信息系統建設,利用大數據信息技術為醫療質量控制等提供支撐;應用智能導醫分診、智能醫學影像識別、患者生命體征集中監測等新手段,提高診療效率;應用互聯網、物聯網等,實現配藥發藥、內部物流、患者安全管理等信息化、智能化。
建設智慧醫院要遵循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根據醫院自身的實際情況,按照“信息數據化”“院內信息系統整合”“醫院數據信息智能化”“區域數據互聯共享,在保障數據安全和患者隱私基礎上的大數據應用”“打造以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為支撐的智慧醫院”的逐漸遞進。

王景明
中國衛生集團執行董事 王景明:全民健康智慧服務體系是醫改突圍之路。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為全民健康指明了道路;工業4.0則提供了實現全民健康智慧服務的方法。從智慧健康服務體系建設的高度推進醫療衛生改革,供給側、需求側和監管側共同參與齊抓共管,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目標就能實現。
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人民醫院院長 李寧寧:信息化發展對于醫院,特別是規模比較大的醫院發展來說,確實是發生了一個飛躍式的變化。對于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只要管理者們找準突破點,信息化手段對醫療的進步能夠起到助力作用。

李寧寧
浙江省嘉興市中醫院院長 沈瑞林:要把互聯網技術應用于醫聯體建設之中。在醫聯體建設中,如果僅靠派駐專家下沉資源是遠遠不夠的,更為重要的是借助互聯網技術,通過搭建心電圖平臺、影像平臺、藥品配送平臺等遠程平臺,補全人力資源不足的短板。

沈瑞林
中國衛生信息學會常務理事、衛生信息系技術應用委員會主任委員 寧義:信息化適應了現代管理發展新的需求,推動管理向更廣范圍、更深程度和更高層次發展。這不是單純的管理手段改變,更是管理的模式、方法和規則等一系列重大變革,是對傳統管理的沖擊和挑戰。
從管理模式上看,信息化使醫院管理模式從過去靜態的終末式管理轉變為動態的全過程管理。當前,醫院管理都在向精細化管理發展,沒有信息化的配合,實際上精細化難以實現。信息化條件下,管理效率得到極大提升,使得管理過程更為簡捷化,管理程度更加精細化,管理層次更加扁平化。
從管理方法上看,信息化建設讓醫院管理從手工化、多層次管理向少層次、立體化管理轉變;信息化把管理者的五官和手腳延伸成為電子化的“千里眼”“順風耳”和“筋斗云”,極大地擴展了管理的可控空間和時間,降低了管理成本。
在管理規則的轉變方面,傳統管理是經驗型管理,信息化條件下則變成了數字化標準與法規管理;手工信息傳遞規則轉變成電子化信息傳遞規范;低速信息利用規則轉變為高速信息共享規則。管理規范的改變保證了管理過程更加規范化、高效化。

寧 義
福建省廈門市第五醫院院長 黃繼義:在信息化的建設之路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要覺得今天就是終點,信息化永遠在路上。信息化手段會使得醫院管理者得到平時得不到的信息,因此管理者應注重揚長避短,把信息化發展到極致,讓信息化成為醫院管理改革的重要推手。同時,也要看到,信息化建設是把雙刃劍,永遠不可能完全代替人的行為,不能過度依賴信息化手段,更不能用冷冰冰的信息化代替所有的醫療行為,尤其是醫療人文關懷。

黃繼義
四川省新津縣人民醫院院長 余陽艷:信息化讓管理創新更加簡單,以前只敢想不敢做的事情,靠信息化手段越來越多地得以實現。不過,在信息化時代,管理創新也更為艱巨,所有管理方法會迅速被別人復制,今天的創新舉措可能就是明天的普遍現象。因此,需要用信息化手段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也不能因為信息化而固化了自己的創新思維。

余陽艷
寧 義: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關鍵要素是建設、管理、應用和維護,這些要素相互配套、缺一不可。許多醫院的信息系統技術建設檔次相差不大但效果迥異,原因就在于信息化作用的發揮,最核心的要素在于應用的深度和水平的高低關鍵就在于應用水平上。
醫院信息化建設要避免“單純技術觀點、急功近利、游擊習氣、手工傳統思維、過分強調個性化”這五種錯誤觀念。此外,醫院的信息化建設包含了配套體系“化”的內容,不是單純的硬件、軟件堆砌,還包括改進管理模式、建立規章制度、優化業務流程、提高人員素質、轉變思想觀念等內容。如果缺乏這一系列配套“化”的內容,單項信息工程建設“孤軍深入”,結果只能是“全軍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