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起,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積極探索基于供應鏈模式的醫療物資物流改革之路。試圖依托現代供應鏈管理的模式,促進內部流程的優化,提高藥品、耗材及試劑采購質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通過合作,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實施了先進的物流管理模式,采用了現代化的物流管理技術,建立了物資管理信息系統。通過一系列創新,醫院不僅減少了物流資金的投入,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還獲得了其他方面的收益。
首先,臨床藥師回歸臨床。目前,很多醫院的臨床藥師,仍然做的是藥品調配和分發的工作。通過創新供應鏈管理,上海一院把臨床藥師從簡單勞動中解放出來,使他們向協助醫生在正確時機為患者選擇正確藥物和正確劑量,進而提升醫療質量的本位回歸。
此外,醫院還實現了從“第三方”獲取利潤。依靠對醫院物流流程的再造而產生的費用節約,即所謂的“第三利潤源”。當前,上海一院從藥品、耗材及試劑的采購及物流,到與合作伙伴的結算,全部通過信息化網絡完成。此外,還通過集成的信息系統與數據庫,實現了信息流引領物資流通全程的一體化運行狀態。從而形成了一條優化增值供應鏈和“收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可持續合作機制。
我們必須看到,醫院物流運作模式目前缺少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政策的制約,在實際操作中隱含著諸多風險。因此,必須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上做好風險控制。
在采購過程中,供應鏈合作方可能會在商業利潤的驅使下,采購利潤相對較高的產品或抬高采購價格來賺取中間利潤。因此,藥品、耗材及試劑目錄應由醫院擬定,確保醫院掌握所有物資的選擇權和采購權。同時,為避免配送人員在執行采購訂單、出入庫及配送等環節出現物品名稱錯誤、物品混淆以及錯發物品等現象,醫院應制訂好物資配送計劃,嚴格控制采購成本等。
對于醫療物資的安全性,醫院應該制定制度,定期抽查庫房,檢查操作流程及安全記錄檔案,協助合作方對倉儲設施進行優化升級,對庫管人員進行有效培訓。
由于供應鏈上的物資申領、采購計劃、庫存管理、對賬結賬、成本管理等環節信息都能夠通過物資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共享。為防止信息泄露,對于開放的信息系統,應設定訪問權限,采用層級審批制度,并將“安全保密”條款及有關處罰辦法寫入合約,進一步規范供應鏈外包企業的服務。
總之,醫院創新物資供應鏈管理平臺,可以實現信息的及時傳達,第三方物流供應商可以在恰當的時間、地點,以恰當的數量、質量提供恰當的物資給醫院,從而真正實現向管理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