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2018年全國中醫藥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2018年,要加快推進深化中醫藥改革,加快推進中醫藥發展方式轉變,加快推進中醫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著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著力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貢獻。
1.在學懂弄通做實上下功夫,進一步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引向深入。
2.在持續統籌推進上下功夫,進一步貫徹實施《中醫藥法》和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
3.在激發發展活力上下功夫,進一步深化中醫藥改革。
4.在建高地筑網底拓空間促協調上下功夫,進一步提升中醫藥的發展質量和水平。
5.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上下功夫,進一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服務體系建設:扶持有中醫藥特色和優勢的醫療機構發展,力爭每個縣至少有1家公立的中醫類醫院。
分級診療制度建設:中醫醫院全部參與醫聯體建設,研究制定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中醫藥健康服務包。
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建設:推進公立中醫醫院章程制定,建立鼓勵中醫藥使用的績效考核機制,擴大公立中醫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試點。
全民醫保制度建設:推進中醫優勢病種收付費方式改革,實施新修訂的100個中醫臨床路徑。
藥品供應保障制度建設:鞏固藥品購銷“兩票制”,強化醫療機構中藥飲片管理。
綜合監管制度建設:參與制定《關于改革完善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制度的指導意見》,提出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思路和舉措。
建立更加協同、高效、開放的中醫藥科技創新體系。深入發掘中醫藥寶庫精華。實施好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專項。實施好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中藥標準化等重大項目。
深化“放管服”改革。促進中醫藥與養老、旅游、食品、體育、互聯網融合發展,深化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示范基地、示范項目建設,建設一批中醫藥特色健康養老示范基地,引導社會辦中醫連鎖化、規模化發展。
全面實施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實施好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堅持醫教協同,引導中醫藥院校辦出中醫藥特色、展示中醫藥風格、形成中醫藥氣派。穩妥推進中醫類別醫師資格考試改革,制定《少數民族醫醫師資格考試開考標準》,完善符合中醫藥特點的執業醫師準入制度。
讓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更好地與現代健康理念相融相通,形成完善的理論體系,轉化為可學的知識和可及的服務。持續開展中醫藥健康文化推進行動,引導人民群眾理性認識、合理使用中醫藥。
優化中醫藥海外中心布局,健全運行機制,讓每個中心運營可持續、發展有保障、影響有提升。舉辦好世界傳統醫藥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