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西省全面推行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全省119個縣(市、區)醫療集團全部掛牌運行,前兩批試點縣改革成效初顯,基層醫療服務量、基層服務能力、群眾滿意率實現“三提升”,縣級醫院門急診患者次均費用、自付費用、群眾看病的間接成本實現“三下降”的良好勢頭。
新的一年里,山西省力爭實現在“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制度建設”、“建立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群眾看病就醫獲得感”3個方面實現突破,緊緊牽住縣鄉一體化改革這個“牛鼻子”,抓住“三個關鍵”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力保障山西3600萬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抓住縣委書記、縣長這個關鍵。2018年,由省委組織部、省委深改辦、省醫改辦組織舉辦全省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縣委書記、縣長專題研討班,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親自授課。深入示范縣參觀學習,借鑒先進縣的一體化改革經驗,全面提升一體化改革的領導力。抓住醫療集團院長這個關鍵,持續提升醫療集團院長對集團的管理能力,處理困難問題的能力,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抓住人民群眾這個關鍵。倡導人民群眾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理念,建立健全健康教育體系,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抓醫院管委會建設。進一步落實政府的領導責任、保障責任、管理責任、監督責任。抓法人治理結構,醫療集團院長是法定代表人,落實人事管理、內部機構設置、收入分配、運營管理自主權。抓醫保總額打包付費制度建設,將核定的縣、鄉、村三級醫保基金統一打包撥?付給醫療集團,結余的醫療收入可用于開展業務工作和提高醫務人員待遇。抓醫療服務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建設,給予縣級層面充分的調價權利,通過統籌分析收入水平、醫療服務水平、成本支出水平,確定合理的價格。抓藥械供應保障新機制建設。抓編制人事薪酬制度建設。扎實推進醫療集團編制備案制,動態核定公立醫院人員總量,按照兩個允許的總體要求,提升集團醫務人員薪酬水平。抓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模式建設,充分發揮醫療集團的龍頭作用,強化簽約服務內涵建設。抓優質醫療資源持續下沉。按照“定單位、定責任、定目標、定任務、定考核、定待遇”的“六定”原則,建立以緊密型集團醫聯體、縱向幫扶醫聯體、跨區域專科聯盟、遠程醫療協作網絡等為主的醫療聯合體。
抓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使群眾少得病、不得病。抓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使群眾在家門口就能看得上病。抓全科醫生隊伍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建設,建好群眾健康“守門人”。抓醫療質量服務水平提升,使群眾能夠看得好病。抓中醫藥事業發展,使簡、便、驗、廉的中醫藥服務惠及群眾。抓醫養結合,使基層群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