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上海市作為全國省級綜合醫改試點地區,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針對改革中出現的熱點、難點問題,大膽探索,推出一批對鞏固醫改成果、服務百姓健康具有推動力、創新性和顯著社會效益的改革舉措,受到國務院、國家衛生計生委領導充分肯定,促進了上海市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與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上海市民主要健康指標連續10多年居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水平,并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2018年,上海市將加快推進衛生信息化建設與應用。加強衛生大數據的應用,加強醫療機構數據采集規范、完善數據質量控制、改善數據應用環境、提高數據利用效率。加強衛生信息安全體系建設。啟動衛生信息化三期項目的規劃設計。加強電子病歷和電子健康檔案應用水平認證工作。繼續推廣“健康云”等服務應用,推進信息惠民。探索健康大數據開放共享機制,改善患者就醫體驗,支持健康管理服務、醫聯體建設和分級診療等工作。
加強公立醫院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推進現代公立醫院管理制度建設,完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推進公立醫院章程制定工作,建立社會參與公立醫院外部治理的機制。落實符合行業特點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和績效考核機制。完善醫療服務評價機制,優化病種指數、藥品指數、耗材指數等標準指數,加強公立醫院病種組合指數監測分析,健全與病種指數對應的醫療費用分級分類管理標準,為辦醫主體、區衛生計生委、醫院開放數據接口。強化公立醫院不合理醫療費用的監測與督導。
推動健康產業加快發展。制定上海市健康產業發展政策,加快健康產業重點領域發展。加快以上海國際醫學園區和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為代表的健康產業園區發展。
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做強基層,加強家庭醫生隊伍培養,通過家庭醫生牽手醫療聯合體建設,落實“1+1+1”醫療機構組合簽約,推動組合內醫療資源有效共享,穩步提升重點人群簽約覆蓋率、有效利用率和社區就診率,做實分級診療體系。繼續開展便捷用藥服務、預約優先轉診服務,引導居民基層就診。全面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費,利用簽約服務費手段形成對家庭醫生的有效激勵。推進“新華—崇明”醫療聯合體建設。
加強醫療急救體系建設。落實國家“一體兩翼”應急體系建設,開展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航空救援和水上救援等培訓和演練,建設本市陸海空立體化救援體系。進一步加強院前急救體系建設,以市政府實事項目為主要抓手,高效推進急救分站建設,新建7個醫療急救分站。
以國內優勢專科為龍頭,沖擊國際領先水平;以國內特色專科為主體,打造國內一流的專科高地;以重點亞專科和新興、交叉專科為“兩翼”,培育新的專科增長點。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和亞洲醫學中心城市定位相符合的臨床重點專科學科群,形成醫療服務領域上海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