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省衛生計生工作以全民健康促進全面小康,以人口均衡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穩健發展,衛生計生事業取得顯著成績。
湖南以深化醫改為動力,推進衛生健康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面提標保基本,基本醫療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基本醫療保障實現全覆蓋;多措并舉強基層,重點建設鄉鎮衛生院和標準化村衛生室,涌現了村衛生室建設“武岡模式”,實施鄉村醫生本土化培養,探索基層衛生人才“縣管鄉用”模式;調優結構建機制,以建設分級診療制度為重點,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和流動,全省三級公立醫院全部參與醫聯體建設并發揮引領作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穩步提升,貧困人口全部納入簽約服務范圍。先后穩妥有序實施單獨兩孩、全面兩孩政策,人口增長符合預期,出生人口性別比逐年下降。大力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統籌資源改善民生,惠民利民工程成效明顯。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政風行風不斷改進,涌現了“白求恩獎章”獲得者劉大飛,全國十大“最美醫生”稱號獲得者楊文欽、扎西志瑪夫婦等一大批先進模范人物。
2018年,湖南省衛生計生系統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推進健康湖南建設,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全面深化醫改,全力推進健康扶貧工程,落實好全面兩孩政策,加強生育全程基本醫療保健服務,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打下堅實的健康基礎。
“以造福人民為最大政績”。湖南省衛生計生工作始終堅持民生導向,積極回應和滿足新時代人民群眾對衛生健康的新需求、新期待,完善制度、健全機制,在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醫保、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等5項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建設上力求取得新突破,努力提供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全方位、全周期地維護人民群眾健康。
在深化醫改上更多地釋放“改革紅利”,加快建立多種形式的醫聯體,構建分級診療新模式,提升人民群眾對優質醫療服務資源的獲得感;持續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鞏固破除以藥補醫改革成果,進一步降低藥品價格,減輕人民群眾看病就醫負擔。在健康扶貧上“急群眾之所急”,健全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精準實施大病和慢病分類救治,落實先診療后付費和一站式結算等措施,建立健全補充醫療救助體系,降低貧困患者醫療負擔。在提升服務能力上“想群眾之所想”,實施新一輪改善醫療服務3年行動計劃,嚴格落實醫療質量安全核心制度,以科技創新助力醫療服務質量提升,努力讓人民群眾看得好病;持續改革完善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完善家庭發展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