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理
摘 要: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近年來國內專家對鄉土建筑的建設展開了很多研究,尤以建筑文化創新要處理好保護與繼承的關系這一課題為重。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文章以湖南省株洲市朱亭鎮民居改造博物館為例,來探討傳統和現代的結合。
關鍵詞:歷史陳列;建筑二分法;漢風坊院;如意門
一、民宅博物館設計思路及風格定位
(一)民宅博物館的設計背景
受到西方現代建筑思想的影響,建筑的民族化、地域化的特征越來越被消弱,各種文化互相滲透。在這種大背景下,建筑師更多地關注如何保持民族特質,探索現代和傳統的融合模式,以繼承各地特色鮮明的建筑文化。聯系到何家老屋(湖南省株洲市朱亭鎮)從明末清初九棟十八廳的盛況變為21世紀的普通家庭的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古跡、族譜文獻以及民間傳聞,筆者深深地感受到了家族凝聚力所帶來的力量,因此,設計一個民宅博物館以紀念家族的風雨興衰。
(二)元素的提煉
從何家老屋遺留下來的民居以及寺廟中提取代表性元素。比如翹頂、臺階、狼樹、曹門、棺頭、墻上浮雕、跑馬樓、公式幕樓等。強調傳統的英雄美德,突出頂尖藝術家的公共榮譽,關注其人生難以被復制的劃時代的人物,開辟理解家族歷史的新領域。
何家老屋遺留下來的民宅是典型的南方漢族民居。漢風坊院對南方漢族民宅特色做了精簡的提煉,是結合了漢族傳統院落式民居與當地地方民居的特點而創造出的一種新的院落民居形式。“院”即是院落;漢風坊院由多個坊組成,于是坊就成為了漢風坊院類民居的基本單位。院落組合是我國民居最大的特點,漢風坊院的兩種主要的形式是三坊一照壁和四合無井天(圖1)。
宅門從古至今都象征著主人的身份地位。民宅博物館采用傳統老百姓的宅門——如意門(圖2),也象征著何氏家族只是眾多家族中的普通一員。
同時提取后現代設計與傳統中式住宅元素。從文化多元化的導向、多元消費結構的影響、審美取向的改變、古今碰撞、空間形態、空間界面、陳設家具、裝飾材質、裝飾色彩等角度出發考慮。
民宅博物館在吸取精華的基礎上重點突出展館的藝術化體驗,增加展廳的互動性、體驗性以及科技性。
二、提煉元素的具體應用
(一)何家老屋所產材料的結合
民宅博物館整體為淡淡的冷色調,主要的建筑材料為青磚。抗日戰爭前很長一段時間,何家老屋的磚廠以產青磚聞名。
(二)坊在平面布局上的運用
五井四合天式漢風坊院突出表現內向性,以坊為單位,采用院落圍合的形式進行,平面布局充分體現出了我國古代大部分民居建筑所共有的特點。
(三)如意門在門頭上的運用
總體結構與傳統如意門構造一致,材質上采用了玻璃、復合材料等現代材料(圖3)。
(四)后現代設計與傳統中式住宅元素的提取
傳統中式住宅元素像一個經歷豐富的老人,充滿著斑駁與閃光點,于是,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沉淀后需要的就是兩個變化:分享與再創造。采用簡化變形的手法,主要運用在裝飾細節(圖4)以及建筑外觀上。
(五)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參考
在何家老屋流傳下來的器皿有與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大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相似。《北鳶》一書中曾重點描述家族凝聚力,以及對本家姓之人的自然親近度強大的年代,不排除湖南何氏家族與陜西的何氏產生著某種歷史關聯的可能。
(六)可居住屋頂的運用
傳統的漢風坊院是設有天井的,這就造成了上方空間的重度浪費。可居住屋頂的設計理念可以使天井與可居住屋頂結合,在充分利用空間的同時也帶來了“鐵云”般的視覺感受。總體上參考“鐵云”的外觀與受力點,一樓為展廳,二樓是塑造的可居住屋頂。
三、設計方案的具體分析
(一)民宅博物館功能分區
主要功能分區分為:主展區、次展區、休息區、辦公區等。
(二)民宅博物館的展示系列
以姓氏“何”字為首,從故事、人物、生活展品以及收藏的古董四個展品主體出發分四個系列展示:
1.何事生情誼
故事是可愛的故事,人是鮮活的人,看黑暗中的光亮與螢火,看不同的人面對同樣的時代做出的抉擇。此系列以族譜文獻展示為主,位于民宅博物館的次展區。
2.何人訴愛意
逝去的日子,逃不過成為事后的談資和親朋好友聚會時打發無聊時光的話題的命運。他,領受了一份平淡而必須承受的人生,見證了一個宏大敘事的時代。身處那時的他從未意識到,個體的命運和宏大的歷史,總會有真切的交匯,在時間長河中歸于平靜。此系列以原創文本插畫以及遺留筆跡展示為主,位于民宅博物館的次展區。
3.何謂蒹葭曲
離別和逝去,是生命的常態。水流,云走,花落花開,人聚人散。感謝生命里的某些相遇,在人生的底色上,抹上一筆重彩,于向晚的風里,閃閃發亮。此系列以展示精致古董為主,位于民宅博物館的主展區。
4.何以別離去
樹死了,燒炭;人死了,成灰。平凡人生的輾轉中,謙卑的骨頭里,流淌著江河,承受著波濤,代代都如是。此系列以還原生活場景、展示生活用品為主。
(三)色彩搭配與設計分析
民宅博物館的色彩搭配來源于周邊環境,要與周邊環境和諧相融,分為自然色與人工色兩類,自然色來源有植物、山水、天地等;人工色的則有建筑、構筑、人工環境小品等。傳統建筑色彩以粉墻黛瓦的南方風格為主或者灰色為主,紅色為輔。園林景觀則講究意境與情境,運用道家美學思想從建筑、陳設、文創等角度出發,講究“順時因物”的設計與“融教于器”的裝飾設計。
四、結語
鄉村建設以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為基本內涵,而建筑是其中重要的組成要素,因此傳統建筑的保護和利用對于“鄉村振興”的建設非常重要。
參考文獻:
[1]劉國鈞,鄭如斯.中國書的故事[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79.
[2]易西多.室內設計原理[M].湖北: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 .
[3]王其釣.中國民居[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
[4]貝思出版有限公司.展示廳[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1999.
[5]何氏族譜.
[6]當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兒[M].北京:北京聯合出版社,2009.
[7]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文物博物館[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
[8]蔡琴.博物館學新視域[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9]鄭曙旸.環境藝術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作者單位:
湖南第一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