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義葉
【摘 要】《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學生學習機械制圖課程有一定的難度,結合現代信息技術,積極開發利用課程數字化資源,在教學中應用網絡教學平臺、教學動畫演示等多種信息化手段和方法,提高《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效果。
【關鍵詞】機械制圖;數字化資源;信息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8-0164-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8.075
【Abstract】Mechanical Drawing is a compulsory basic course for mechanical majors.There are some difficulties for students to learn mechanical drawing.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we should actively develop and utilize the digital resources of the course,and run through the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AI technology,teaching animation demonstration and other information-based methods.In teaching,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mechanical drawing.
【Key words】Mechanical drawing;Digital resources;Informationalized teaching
0 引言
機械制圖是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一門必修專業基礎課程。機械制圖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具有強的空間想象能力,能識讀和繪制工程圖樣的能力,較高的設計的表達能力,提高學生創新性思維空間能力。在《機械制圖》的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突出機械制圖課程中教學重點,破解機械制圖課程中教學難點,推進機械制課程信息化技術手段應用下的教學改革,提高《機械制圖》教學效果。
1 應用與開發數字化教學資源
1.1 教學資源庫應用特點
信息技術引導教育教學深層變革,教學資源庫在高職學生自主學習中的地位越來越明顯,內容豐富、質量頂尖的教學資源庫能為同行院校提供共享服務和理念輻射。資源庫中資源是職業教育特色鮮明的交互式的資源,豐富的實踐教學資源,高質量的視頻類教學資源,將教學資源庫真正轉化到教學中,持續更新、維護和運營,實現教學資源庫的真正價值。
1.2 新形態立體化教材應用特點
“互聯網+”時代教材功能升級和形式創新的新形態立體化教材,以紙質教材為核心、以信息技術為手段,通過移動互聯網,將數字資源與紙質教材充分融合,并通過多種終端形式應用。在紙質文本之外,獲得在線的數字課程資源支持,實現“線上線下互動學習,新舊媒體資源結合”,[1]使得教材內容更豐富、生動直觀、更符合現代學生的學習心理和認知規律。積極開發出《機械制圖》新形態立體化教材,緊密聯結專業教學資源庫與教學平臺,推進機械制圖課程改革。
教材內容設計遵循專業理論知識課程“必須、夠用”的原則,將職業崗位能力需求分解為課程的能力目標、知識目標和素質目標,面向專業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合理安排序化教材結構和內容,重點融合職業技能的知識點和技能點,著重培養學生崗位能力需求的繪圖、識圖能力。借助信息技術,將紙質教材中圖文進行二維碼關聯,實現教材資源的多維化呈現,如掃二維碼呈現微課、模型、講解視頻、動畫和鏈接繪圖軟件,為實施《機械制圖》教學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2 設計信息化課堂教學-以手柄的平面圖形繪制為例
2.1 教學策略
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組織教學。以藍墨云班課教學平臺為載體,學生查閱平臺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實現課堂信息化溝通,提高教學效率,營造自主學習、相互交流探究的學習環境。采用任務驅動、合作探究、講練評等教學方法,用信息技術構建課前自學、課中導學、課后拓學三環相扣的教學環境。
2.2 教學過程
2.2.1 課前
課前教師將平面圖形分析微課、圓弧連接動畫、PPT文檔以及教學視頻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并在藍墨云班課發布課前學習任務單和測試題。讓學生登陸觀看,自主預習所學內容并完成課前任務。教師查看學習任務單和測試結果,發現學生對手柄平面圖形繪制中的R65圓弧繪制分析不準確從而導致圖形繪制不正確,調整教學策略對此內容重點關注。
2.2.2 課中
課中引導學生學習,教師教授新的知識前,教師通過提出課前自學內容相關問題,檢驗學生的自學情況,通過教學平臺發布本次課的任務-正確繪制要求的手柄平面圖形。通過問題引導、動畫展示,學習平面圖形分析的已知線段、中間線段、連接線段的重點知識;圓弧連接已知線段、已知圓弧的難點知識。學生通過平臺及時有效地接收信息,明晰任務,以任務為導向,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分小組分別進行手工繪制和計算機繪制手柄平面圖形。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制定手柄平面圖形繪制方案。圖形中Φ20、15、5、R8是已知線段,直接繪制;R65是中間線段,分析得出R65與Φ34的最大外徑內切,與R8相內切,采用已知圓弧連接已知線段和與已知圓弧向內切的繪制方法;R15是連接線段與R65相外切并過30的點;小組成員按照分析結果進行手工繪制。對比計算機繪圖,R65和R15的圓弧可以直接通過相切相切半徑畫圓的命令來實現,非常簡單快捷。學生在繪制圖形過程中,小通過討論、爭辯等手段,合作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完成手柄平面圖形繪制任務,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
課前評價通過平臺由教師完成主觀評價和平臺自動完成客觀評價。課中的教學評價采用多維評價,根據圖紙繪制評分標準進行自評、組內互評;教師進行點評和評分。多維評價學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學生主體地位,是學生在學習中認知更清晰,學習目標更明確。
2.2.3 課后
通過藍墨云班課進行課后拓展學習,布置拓展任務-繪制吊鉤的平面圖形,學生完成后發送至平臺,教師查看作業完成情況并給予評價。另外,教師在網絡教學平臺中上傳相關行業熱點,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課后利用平臺的直播功能幫助學生答疑解惑增強教學趣味。
3 結束語
依托資源豐富的教學資源庫和融合了多媒體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機械制圖》新形態立體化教材,通過藍墨云班課開展信息化教學,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實際教學需要緊密相切合,“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機械制圖》課程教學改革,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職業技術教育.高等職業教育新形態一體化教材[J].職業技術教育,2016(11)封3.
[2]王麗萍.信息化教學引入機械制圖課堂探析[J].職業技術.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