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彬
【摘 要】目的:探究病案導學式教學法在血液科教學中的教學效果。方法:根據教學方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一個學期后,對比分析兩組學生的理論知識成績分數、實踐操作成績分數以及學習能力。結果:經過不同方法的教學之后,觀察組理論知識成績、實踐操作技能成績和學習能力評分均超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臨床醫學專業血液科課程教學中,采用病案導學式教學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技能的掌握,促進實踐與理論的結合,在臨床醫學專業教學中值得推廣和使用。
【關鍵詞】病案導學式教學法;血液科教學;理論知識;實踐操作;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 R-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8-017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8.08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medical record guidance teaching method in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teach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teaching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a semester, the score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actical operation and learning abilit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After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the score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actical skills and learning 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In the teaching of Hematology course for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 the teaching method of medical record guidance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mastery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operation skills, and promote the combination of practice and theory.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using in the teaching of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
【Key words】Medical record guidance teaching method; Department of Hematology teach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Practical operation; Learning ability
0 前言
臨床醫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專業,其包含各個類型疾病的相關知識,其中血液科教學是其重要課程之一,其主要是用來治療造血系統疾病的一個科室,血液科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不僅要求學生具有豐富的基礎知識和較強實踐技能,還需要患者具有相應的學習能力,才能成為專業性較強醫學人才。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臨床醫學專業2017年9月~2018年4月期間接收的進行血液科教學的醫學生68例,根據教學方法分為兩組,其中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的34例醫學生為對照組,34例醫學生接受病案導學式教學法進行血液科教學,作為觀察組。對照組男12例,女22例;年齡為20~25歲不等,平均年齡為(22.54±1.02)歲。觀察組男13例,女21例,年齡為19~24歲,平均年齡為(22.35±0.97)歲。所有學生均已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基線資料上差異經過分析,具有均衡性(P>0.05),存在比較價值。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教學方法,在理論教學課堂上,主要以教師為主體,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然后由教師提問、學生回答進行進一步鞏固課堂教學知識;在實踐操作教學中,由教師演示,學生進行訓練。最后以考試成績為參照,制定下一階段的教學方案。
觀察組:采用病案導學式教學法,首先根據血液科疾病的類型、病理和癥狀等方面特點,選擇典型病例,其中病案資料完整,格式規范,且癥狀典型,然后根據其具體內容制定教學流程。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學生教學前后的理論知識分數、實踐操作分數和學習能力評分的相關數據,并對其進行對比分析。
理論知識:采用我校自制的考卷進行評估,滿分為100分,分數與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成正比。實踐操作技能:通過我校實踐操作考試進行評估,滿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學生的時間操作越規范。學習能力:以我院自制的學習能力評估量表進行判定,其主要包含預習能力、知識掌握能力、思考能力和復習能力4個方面,滿分為48分,評分越高,表示學生學習能力越強。
1.4 統計學處理
將本研究68例醫學生的統計數據輸入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理論知識成績分數、實踐操作技能成績分數以及學習能力評分均以(x±s)的形式進行表述,數據采用t檢驗。P值小于0.05時象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的考核分數
兩組教學前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分數數據上無顯著差異(P>0.05);教學后,觀察組理論知識及實踐操作技能分數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所示。
2.2 兩組學生的學習能力
兩組學生教學前的學習能力分數差異不具顯著性(P>0.05);教學后觀察組學習能力分數大于對照組,差異明顯(P<0.05),詳細數據見表2所示。
3 討論
血液科住院治療病人通常所患疾病較為嚴重,其臨床癥狀復雜,病情多變,在進行血液科教學中,對學生的基礎知識、實踐技能以及綜合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傳統教學方法雖然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不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理解,仍需進一步完善[1-2]。病案導學式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醫學教學方法,其主要以病案作為主導,結合教學內容,提出相應的教學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在加強學生對知識技能掌握和理解的同時,能夠提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積極性,加強其綜合能力。根據血液科教學內容的特點,將病案導學式教學法應用其教學活動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臨床醫學作為一種綜合性專業,血液科教學使其主要內容,在該教學知識中,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理論性,使用病案導學式教學法能夠根據實際臨床病例資料,對血液科疾病的癥狀、檢查、診斷和治療等方面進行分析,有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其實踐操作的規范性,并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知識內容,提高其學習能力,從而促進血液科教學質量和效果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毛淑丹,楊文奇,金潔萍.循證醫學與PBL相結合教學模式在血液科實習中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31(7):90-92.
[2]張越,周合冰,等.基于微信平臺的PBL教學法在血液科見習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管理,2015,1(4):31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