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燕 沈響 陳燕燕
【摘 要】近年來無人機在工業、農業、軍事、探險、航拍等領域的飛速發展給社會提供了很多新興的崗位和人才需求,帶動了高校無人機專業的建設和發展。為了契合企業對無人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本文以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無人機專業建設為例,通過分析該校無人機專業人才培養的發展現狀和不足,提出了創新改革人才培養模式的幾點意見,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培養出符合時代和社會需求的無人機應用型人才。
【關鍵字】無人機;專業建設;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V279-4;G71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8-017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8.082
【Abstract】In recent years,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UAV in industry,agriculture,military,exploration,aerial photography and other fields has provided many new jobs and bright people for the UAV specialtys building and development.In order to meet the enterprises demands for UAV applied technique-oriented professionals,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innovating and reforming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by analyzing the Jiangsu Jiaotong College UAVs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ficiency.It hopes to fully promote th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accomplishment and cultivate UAV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meeting the era and social needs.
【Key words】UAV;Professional development;Personnel training
0 引言
近年來,全球無人機市場發展迅速,無人機應用從軍事領域快速向消費和民用領域擴展。無人機被廣泛應用到航拍攝影、環境監測、國防建設、地質勘測、氣象檢測、森林防火、海事巡邏等眾多領域[1]。隨著無人機應用范圍的逐步擴大,我國各高校紛紛開設無人機專業教學,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長春科技學院等[2],很多高職中職院校也陸續開設了相關專業,例如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率先在中職院校中開設了無人機專業,新生還未招錄時,就與江蘇首控等相關企業簽訂人才培養協議。無人機市場前景廣泛,對無人機相關專業人才需求量大,但目前社會上無人機相關專業人才缺乏,因此創新無人機人才培養模式,提高無人機專業學生綜合素質和職業技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1 無人機發展概況
無人機應用技術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技術,包括無人機操控技術和無人機調試與維護兩個方向[3]。無人機行業人才需求量不斷擴大,在2018年,無人機使用與維護性人才將達到近20萬人[4]。民用無人機駕駛員短缺已成為制約民用無人機產業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目前全國從事無人機“飛手”職業的有3萬多人,潛在無人機駕駛員、機長的需求量大約在10萬左右,而取得中國AOPA無人機駕駛員資格證的全國僅1000多人,無人機訓練機構僅43家[5]。
2 無人機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和不足
盡管近年來我國無人機市場發展勢態良好,很多院校都開設了無人機相關專業,但是很多院校在無人機專業建設方面還存在著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無人機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師資力量薄弱、注重理論教學而實踐教學缺乏等,都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和完善。
2.1 無人機專業課程、課時設置不完善
我國很多院校雖然開設了無人機相關專業,但是該專業發展時間并不長,正處于一個摸索的階段,所以現有的無人機專業課程設置基本上是沿用了學歷教育的人才培養方案,基礎課程較多,專業課程設置不足,理論知識較多,實踐環節設置不足,現有的課程體系并不能滿足該專業學生發展的特點,也不太能適應企業對人才的需求。
2.2 師資力量薄弱,專業教師教學水平有待提高
教師的專業水平對學生的技能掌握起著關鍵性作用。無人機專業作為新興學科,近些年來才逐漸轉熱,因此無人機專業教師相對缺乏。此外很多教師并非無人機專業畢業,而是由相近的機械電子工程、計算機專業等轉化過來,很多教師理論知識較為充分,但是實踐技能卻有待加強。
2.3 注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力度不足
現在我國絕大部分高校還是采用傳統的課堂講授理論知識的教學方法,教師理論教學經驗豐富,但院系購置無人機設備有限,機型也無法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硬件設備不完善,導致學生實踐能力不足,難以滿足現代企業要求。
3 創新無人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措施
3.1 完善課程設置體系
結合企業對無人機人才的發展要求和中職院校對無人機專業學生的培養目標,完善課程設置,明確教學內容和目標。根據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和所設定的無人機專業工作崗位,從而明確要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和專業知識。基于中職院校學生理論學習積極性不高,動手實踐能力強的特點,在課程設置中適當增加理實一體化課程,如無人機組裝實訓、無人機操縱實訓等,對理論基礎課的開設,以實用為主,應用典型案例教學法使枯燥的理論學習變得實用豐富。
3.2 加強專業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專業技術發展的核心力量,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技能水平需要不斷的提升和發展。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無人機專業教師均有無線電裝接高級工證書,無人機理論教學經驗豐富,但部分教師對無人機操作和組裝等環節不太熟悉,學院組織這部分教師深入無人機企業進行學習和技能培訓,考取AOPA駕駛員/機長合格證;同時聘任企業里的優秀技能人才到院校兼任專業教師,以提升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的整體實力,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3.3 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
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以全國職業院校無人機應用創新技能大賽和各類航模和無人機競賽項目項目為載體,將競賽項目融入課堂教學。針對各類競賽項目內容和規則,從而調整無人機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規范。本專業現已開展無人機制作與飛行、航模制作等實訓,一方面通過參加競賽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的專業技能,開闊學生視野,把握無人機專業技術前沿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參加各類無人機競賽,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專業影響力。
3.4 加深校企合作,協同育人
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積極與無人機企業深入開展校企合作,本著“服務企業發展,塑造專業品牌,推動學生就業,追求校企生三方滿意”的指導思想,以平等、互助、共贏為基本原則,校企雙方建立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學校建立“首控冠名班”、“大域無疆冠名班”,學院在企業建立實訓基地,企業在學校建立公司人才培訓基地,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科研生產的前提下,學院可派遣專業教師帶領學生到企業生產一線進行實踐鍛煉,可邀請企業人員來校進行專業技術講座或技能指導、甚至擔任兼職教師;企業可與學院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并參與其教學過程互惠合作,實現校企生共同發展。
4 結語
無人機的快速發展給高校新興專業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和挑戰,本文以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為例,通過分析該院校無人機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和不足,指出了在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實踐訓練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完善課程體系、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堅持“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加強校企合作的建議,從而能有效的推進無人機專業建設的發展,培養出符合企業發展和社會需求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馬浩,顧城.無人機應用技術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科技前沿,2017(11):212-213.
[2]張偉瑞.高職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創新改革探索[J].人才培養,2018(11):64-64.
[3]閆云斌,李寶晨.無人機專業任職教育教學模式創新改革與實踐[J].探索與實踐2017,12(19):58-60.
[4]牛軼峰,賈圣德.以智能為核心的無人機系統課程體系設計[J].計算機教育2016,10(19):37-41.
[5]黃瑞祥.高職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J].職業教育,2016,10(167):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