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 洋 常熟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
乳制品的產量和銷量是體現國家生活水平的主要標準之一,每日食用乳制品有助于提高國民身體素質。所以世界上許多國家都對乳制品產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我國也大力推動乳制品產業的發展,乳制品產業現在已經成為我國增長最快的重要產業之一。2018年5月份由國務院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推進奶業振興和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該意見重點指出了要加強乳制品質量安全的監管,改進現有的乳制品安全檢驗工作。這為我國乳制品產業的發展指出了方向,對推動乳制品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和深遠的影響。下面就來簡單介紹一下目前我國乳制品安全檢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一些參考性建議。
雖然目前我國政府對乳制品行業的發展極為重視,食品監管部門也加大了對乳制品產業食品安全方面的監管力度,但是具體落實到安檢工作中的時候,還是出現一些形式主義作風。在乳制品安全檢驗中,監管工作并沒有落實到乳制品生產的各個環節中,單純地對乳制品出廠時進行檢驗是不夠的。乳制品安全檢驗工作并沒有對乳制品的奶源和加工環節進行監督,有些奶源地區的牧草可能存在農藥殘留超標的問題,乳制品在加工過程中也沒有對產品質量進行抽檢。目前,我國的乳制品產業在原料奶采集方面,奶源地區仍存在手工擠奶的問題,奶牛的疫病防治工作也存在著疏忽,這都會造成原奶細菌超標等問題,存在大量食品安全隱患。這些都是乳制品安全檢驗工作中出現的疏忽,應該加強對監管工作的重視。
乳制品安全檢驗工作只針對大型乳制品生產企業,一些小型企業并沒有列入監管范圍之內,更嚴重的還有一些黑作坊沒有被取締。對乳制品生產企業沒有進行全面監督,很容易出現類似當年“三鹿奶粉三聚氰胺超標事件”的發生。“三鹿奶粉事件”大大影響了國產乳制品的口碑,因為沒有人敢購買國產乳制品,讓許多飼養奶牛的飼養場和個體戶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很多地區后續產生了屠殺奶牛、傾倒原奶事件的發生,間接地造成了國內乳制品價格上漲,最終還是損害了國民的利益。
我國的乳制品安全檢驗技術還與國外檢驗技術有著一定差距,比如某品牌乳制品中含有違規添加劑,這些添加劑通過國內的安全檢驗技術沒有查到,結果該品牌乳制品被銷往國外,被國外檢驗出違規添加劑,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也讓國家的聲譽受損。
雖然我國對乳制品的質量制定了相關的安全質量標準,但缺乏統一的對于運輸、儲存及銷售等環節的質量安全標準及規范性要求,這也是我國乳制品出現質量安全問題的一種可能。而消費者會將這些質量安全問題,全部歸結到乳制品生產企業的身上,最終影響整個國內乳制品行業的發展[1]。
要提高我國乳制品安全檢驗工作的監控力度,首先應該從改進乳制品安全監管體制開始。監管部門應該改進自身監管體制,了解國內乳制品的生產環境、生產流程以及銷售流程,有針對性地制定出一套從奶源、采集、加工、成品到運輸、銷售等一系列的質量安全標準和法律法規。根據相關法律,依法檢驗、依法管理、依法懲處。在乳制品安全檢驗技術方面,要引進其他國家的先進技術,要將國內乳制品行業的質量安全標準做到與發達國家標準同步,甚至高于其他國家,對國內乳制品生產企業高標準、嚴要求,才能促進我國乳制品行業的發展。
要將安全監管體系完善,讓乳制品安全檢驗工作落實到各個原奶提供商和生產企業,要對全國乳制品生產企業和原奶提供商進行普查,統一規范、統一監督。只有保證了食品生產源頭的質量安全,才能保證流入市場的食品質量。并且從上至下的統一標準,也能讓乳制品生產企業有了對原奶提供商的標準要求,進而通過乳制品生產企業對奶源的監督,降低監管部門的工作難度[2]。
想要提高我國乳制品安全檢驗工作的工作質量,解決當下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從監管部門的監管機制和理念入手,要從食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上入手,對乳制品行業各環節進行綜合監管,要對乳制品生產的各環節制定規范化、統一化的標準和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