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學琴
(甘肅省康樂縣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站,甘肅 康樂 731500)
近年來,我國農業生態環境污染嚴重,這對于農業生產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因而,本文以農業生態環境為視角,通過對我國農業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尋保護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方法,從而為我國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提供理論上的支持。
水資源是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最為重要和基礎的一項資源。盡管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國家,但我國的水資源仍然呈現出極度匱乏的狀態,根據我國的統計表明,我國人均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時,我國的水資源分布極為不平衡,尤其是在我國西部地區,水資源匱乏的現象較為突出。此外,季節也是影響我國水資源分布使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況下我國的夏季為雨水多發季節,冬季則相對干燥。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仍然不夠完善。在我國目前仍然持續發展工業的情況下,我國的耕地用地的區域呈現出明顯的緊張態勢。如果這種態勢沒有得到有效控制的話,我國的農業生態環境會進一步惡化,不利于我國的可持續化發展。
現階段,我國的農業生態環境受到影響的主要因素來源于工業。在進行工業的生產作業的同時,會不可避免地排出一定的廢氣、廢水等,尤其是部分工業單位為了縮減成本,沒有將廢水、廢氣加以有效處理即直接排放,導致了我國農業資源的進一步惡化。
在工業生產污染物的影響之下,我國的農業土地資源遭到了不同程度上的破壞,造成了我國農業環境生態的破壞。在這樣的情況下生產出來的農產品,不僅其產量和質量無法得以保障,其產品還有可能會造成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此外,部分農戶在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錯誤地使用了方法,造成過量的化肥、農藥的使用,對農業土地資源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不利于我國可持續化發展的戰略要求。
根據前文的分析,目前造成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產生問題最為主要的因素即為,工業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所以,我國相關職能單位需要切實做好對社會企業的規范整治工作,做好臨近農業區域的社會工廠檢查工作,針對污染物超標、凈化方式不合理的企業,必須暫停作業進行整改。同時,政府還需要面向廣大農戶做好培訓教育工作,幫助其使用合理、科學的手段進行生產作業,確保其在化肥、農藥的使用上做到張弛擁堵,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人工原因造成的農業土地資源的破壞,從而更好保護好我國的農業生態環境。
任何工作的有效、規范開展,都離不開其完善的體系建設,農業生產作業也不例外。所以,相關的區域政府職能單位,都需要深入分析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農業生產的指導和監督體系。通過對范圍內的農業區域進行劃分和指導,驅動各農戶以更為智能化、科學化的方式進行生產作業。同時,區域政府職能單位,還需要高度結合教育與農業生產之間的聯系,驅動更多的科研單位加大對農業生產的研究,切實為我國農業生態環境的保護貢獻出力量。只有銜接好教育工作,提升我國農業生產的知識水平,才能從根本上提升我國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策略價值。
前文中已經提及,土地資源是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最為核心和基礎一環。所以,政府職能單位需要將保護耕地作為所有農業生態保護過程中的重點項目。政府需要深入分析我國的農業生產用地,明確其作用和價值,嚴禁其他的社會單位加以入駐將耕地用作其他用途。針對濫用我國耕地資源,非正常恰當使用農業用地的個人和單位,需要重拳出擊加以嚴肅的懲治,才能確保我國的耕地資源切實使用在農業領域,實現我國的可持續化發展戰略要求。
盡管我國針對水資源的使用與保護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水資源的短缺仍然是我國進一步完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的制約。所以,我國必須不斷加強對水資源污染管理的監督工作,確保每一個社會企業單位在進行生產作業的過程中,都沒有對我國水資源產生較大的污染作用。同時,相關的職能單位還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造成我國水資源污染的原因,做好深度分析處理,力求從源頭上解決污染問題。
總之,農業生態環境問題不僅關系到農業生產,同時也關系國家發展,為提高對于農業環境保護的認識,必然要針對現階段的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并且要深入實踐,從而積極管理與防范,以助力農業生態環境可持續利用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