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生態化口譯教學與自主訓練系統設計研究

2018-01-17 03:35:02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劉夢蓮
外文研究 2017年4期
關鍵詞:技能系統設計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劉夢蓮

一、引言

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其在語言教學中良好的應用效果,推動著計算機輔助口譯教學(CAIT)成為當前國內外口譯教學與研究人員關注的重要問題。計算機輔助口譯教學(或稱機助口譯教學)是一個涉及語言學、教育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跨學科研究領域,如何把計算機技術與口譯學科教學更好地結合起來, 促進學生口譯能力的發展, 是未來口譯教學改革的重大課題。

口譯能力是一項技能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能力。口譯技能的習得不僅需要課堂的專業引導,也需要大量的課后自主訓練與實踐(Hartleyetal. 2003; 劉和平 2001; 仲偉合 2006),通過大量系統的訓練才能讓學員逐漸形成關注意義的敏感,從而強化口譯能力。口譯能力習得的實踐性決定了口譯訓練的重復性。課堂教學內容通過課外訓練進行重復,以求鞏固,從而做到熟能生巧(鮑川運 2008)。口譯課堂教學和課后自主訓練是促進學生口譯技能習得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因此,專業化的口譯教學系統要兼顧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課后自主訓練,并對學生的課后訓練進行指導、監測和評估。借助先進的技術,創建計算機輔助口譯教學和課后自學訓練與反饋系統,達到口譯課堂教學和課后自主訓練的無縫對接,促進學生口譯能力系統的發展,是口譯教學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

語言教學軟件的設計開發是一個包括概念設計、教育準則設計、教與學設計、交互設計、資源獲取與處理、編程、測試試用以及發布與商業化等過程的復雜的工作。(賈國棟 2007)本文主要論述口譯在線教學與自主訓練系統的教育準則、教與學方式以及交互等方面的綜合設計,以期讓讀者清晰地了解該系統的框架結構、功能模塊、內容的技術媒介表現方式以及交互方式等,更好地助力我國口譯教育信息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

二、需求與目的分析

調研結果表明教師對口譯在線教學與自主訓練系統的功能需求主要集中在課堂教學內容的自動化操作與組合應用、教案的自動化制作與管理、基于口譯技能的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活動組織、學習任務的發布與效果跟蹤、學生信息與學習情況管理、與學生的互動等方面。調研結果表明學生對系統的功能需求主要表現在:口譯知識與技能學習、口譯技能個性化訓練、訓練結果錄音、學習結果記錄與評價、學習反饋查詢與統計、學習反思記錄、現場口譯情景資源學習、與老師以及學生之間的便捷交互等。

根據上述教師和學生用戶的需求,可確定口譯在線教學與自主訓練系統的目的是既能支持教師課堂或在線教學,又能滿足學生課后自主知識學習和口譯技能訓練,同時對自主學習和訓練過程進行有效監測,給學習者提供個性化的反饋,從而促進學生積極的學習過程和口譯能力系統的發展。為了對外宣傳和發展的需要,系統還必須設定一定的內容瀏覽和功能使用權限給訪問系統的一般訪客,讓他們充分了解本系統的功能,為系統的未來發展做好準備。此外,系統為了便捷管理,在超級管理員基礎下還會設定不同層級的管理員。系統要能滿足學生、教師、管理員在任何時間、任何聯網的地方都能開展口譯教學和自主學習并對學習進行跟蹤、反饋與管理。

據此,可獲得教師、學生、一般訪客和管理員對系統的需求,如圖1所示。

圖1 口譯教學與訓練系統功能需求圖

三、相關理論基礎

在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中,“生態化”表達了復雜狀況下的非自然系統在系統要素沖突造成系統低效的情況下,向和諧、互動、高效發展的美好愿景(張喜艷等 2015)。本研究遵循信息生態學的系統觀、人本觀、互動觀、平衡觀和循環觀,遵循學習者口譯認知和能力發展規律,設定個性化口譯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活動,幫助口譯學習者在口譯認知、情感和技能等方面獲得巨大提高。據此,本系統相關的理論主要包括信息生態學理論、認知心理學理論以及建構主義理論。

(一)信息生態學理論

信息生態學的主要理念有系統觀、互動觀、平衡觀、循環觀和人本觀。(程鵬 2008)系統觀主要指各要素要協調,系統要均衡發展;互動觀指系統中的各要素相互聯系,緊密結合,協調發展;平衡觀指系統中各要素的數量比例、運行模式、功能結構、資源配置和能量交換等都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循環觀指要維持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需要保持系統內部以及內部與外部之間穩定而有規則的資源流動與循環;人本觀指整個系統要以人為本。

從生態學視角看,口譯在線教學與自主訓練系統屬于網絡教育信息生態系統子系統,其輸出的是口譯學習者的學習收獲,體現在他們進入系統前后認知、情感、技能等方面的巨大變化。信息生態學理論的人本觀、互動觀以及平衡觀對口譯在線教學與自主訓練系統的設計具有重大啟示。

(二)認知心理學理論

認知主義認為人類獲取信息的過程是感知、注意、記憶、理解、問題解決的信息交換過程,認為學習者透過認知過程,把各種資料加以存儲及組織,形成知識結構。認知學習理論強調認知、意義理解、獨立思考等意識活動在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視認知結構的發展與變化,重視人在學習活動中的準備狀態。如Ausubel(1960)重視認知結構發展中起引導性作用的引導性材料,即先行組織者的準備與呈現,認為先行組織者對于需要解決問題的遷移項目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認知心理學家維特羅克把建構主義理論融入認知理論,提出了學習生成過程模式,認為學習生成過程是學習主體根據自己的態度、需要、興趣和愛好以及認知策略對當前環境中的感覺信息產生選擇性注意,獲得選擇性信息并利用原有的認知結構建構該信息的意義,從而獲得新知識、新經驗的過程。(馮忠良等 2010)學習生成過程模式不僅關注學習中的信息加工過程,而且認為生成學習不等于對新信息的理解和記憶,學習的生成過程還包含對學習過程的監控。監控不僅是對學習及其效果的監控,也包含對新觀念的合理性的分析和檢驗。

認知心理學家加涅(1999)將人類學習分成五類,分別是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動作技能和態度。言語信息是學習者學會陳述事實或觀點的能力;智慧技能指運用規則和概念辦事的能力,它回答的是“知如何”的問題,其典型形式是規則;認知策略是學習者控制注意、學習、記憶、思考等行為的內在組織技能;動作技能指通過練習獲得的按一定規則協調自身肌肉運動的能力;態度指習得的對人、對事、對物、對己的反應傾向。這五類學習代表了個體所獲得的所有學習結果,不同的學習結果在相應的引起注意、告知學習者目標、刺激回憶先前的學習、呈現刺激、提供“學習指導”、引出學習行為、提供反饋、給以評價以及促進保持和遷移等教學事件的設計和安排上是不同的。應用加涅學習類型的思想,口譯學習可以認為是集智慧技能、言語信息和認知策略于一體的綜合學習形式,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因此,在相應的教學事件的安排上,需要綜合思考。

認知負荷理論認為,問題解決和學習過程中的各種認知加工活動均需消耗認知資源,若所有活動所需的資源總量超過個體擁有的資源總量,就會引起資源的分配不足,影響學習者的短時記憶容量,造成認知負荷,從而影響個體學習或問題解決的效率。認知負荷有內部認知負荷、外部認知負荷和關聯認知負荷三種類型,其中外部認知負荷和關聯認知負荷都直接受控于教學設計。(Sweller 1988)為了促進有效學習的發生,在教學活動設計時應考慮盡可能減少外部認知負荷,增加關聯認知負荷,使總的認知負荷不超出學習者個體能承受的認知負荷。

認知心理學理論對生態化口譯教學與自主訓練系統給予了堅實的理論支撐,在系統的設計上,應用學習生成過程理論,關注學習者對新信息的理解、記憶以及對學習過程的監控;在學習活動的設計上,應用信息加工和認知發展過程思想,尤其是恰當設計先行組織者,促進學習者知識和技能的遷移;在教與學活動的整體設計上,應用學習類型與教學論思想,綜合設計適合集智慧技能、言語信息和認知策略于一體的綜合學習的教與學方式;在學習任務的設計上,注重認知的負荷均衡,促進學習者認知舒服而有意義的學習。以上理論的支撐都可促進口譯教學與自主訓練系統的生態化特征。

(三)建構主義理論

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所得,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如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建構的方式而獲得。所以,學習是學習者主動建構自己的知識并通過某種社會文化的參與而內化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的過程。此外,建構主義倡導教師指導下的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既強調學習者的認知主體作用,又不忽視教師的指導作用。認為學生是信息加工的主體,是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學生意義建構的幫助者和促進者,教師的作用不可忽視。基于社會建構主義理論(馮忠良等 2010)的拋錨式教學策略,通過創設有趣、真實的背景,激勵學習者產生問題和學習的需要,并通過鑲嵌式教學以及學習共同體中成員間的互動、交流,激勵學習者對知識進行積極的建構。基于社會文化和活動理論的支架式教學策略,根據維果斯基的最鄰近發展區理論,對較復雜的問題通過建立“支架式”概念框架,利用概念框架作為學習過程中的腳手架,為學習者學習新知識提供支撐,促使學習者自己沿著“支架”攀升,引導他們逐步完成學習任務,完成對復雜概念的意義建構,把能力從一個水平提升到另一個更高的水平。

建構主義理論給生態化口譯教學與自主訓練系統的設計以極大的啟示,如在系統的模塊設計時,既要設計好學習者應用系統進行口譯知識和技能的自主學習和意義建構活動,又要設計好教師對口譯知識和技能的講解與引導活動,更要設計好教師對學習者的導學與助學以及交流、評價和反饋等互動活動。同時,要把拋錨式和支架式策略思想融入這些學習活動之中,更好地促進系統的生態化發展。

四、系統設計

(一)系統設計的理論準則

本系統設計應用的教育準則是認知主義理論,該理論將信息處理和問題解決等心理知識應用于軟件系統設計,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嘗試測量用戶解決給定任務所需的時間和記憶負荷,以確定解決任務的先決條件和必要知識,并描述用戶執行任務的心理模型和心理過程。從語言心理學的角度看,口譯是連接(源語)輸入和(譯語)輸出的認知行為,這一行為以認知系統為依托,經過雙語轉換的內在心理過程并以獲得外在的認知成果(譯品)為終點。據此可知,口譯是兩種語言的心理轉換,這種轉換包括了譯者對源語的理解過程和譯入語的生成過程(劉紹龍 2007)。在口譯認知系統的建構過程中,除了常規的認知加工方式外,(工作記憶中的)“轉換、建構”成為譯語生成的必經過程和認知手段。

口譯學習是一種集言語信息、智慧技能和認知策略為一體的綜合學習類型,為促使學習發生,需要精心地安排學習環境中的事件,為不同的學習結果提供不同的教學。加涅(1999)曾詳細地分析了學習的外部和內部過程及其相應的教學事件和行動實例,為本系統的設計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指導。表1表現了學習的內部過程以及每個過程對應的教學事件和行動實例。生態化口譯教學與自主訓練系統基于加涅的信息加工與認知思想并融合建構主義的相關思想而設計開發。

表1 學習的內部過程及其相應的教學事件與行動實例(加涅 1999)

(二)系統功能模塊與教學設計

1)系統功能模塊

生態化口譯教學與自主訓練系統有教師、學生、一般訪客以及管理者四種用戶,其中教師和學生是系統的主要用戶。根據上述系統的需求和目的分析,可以得出系統主要用戶的系統功能需求設計思路,如圖2所示。

圖2 系統功能需求設計思路圖

根據上述系統需求以及功能設計思路,可以得出系統關于教師和學生用戶的功能模塊,教師的功能模塊主要包括信息公告發布、備課、口譯教學、作業、學生管理以及互動交流等,口譯教學功能模塊主要支持教師基于口譯技能(交替傳譯技能和同聲傳譯技能)開展課堂教學。學生管理模塊可以支持教師進行以下的功能操作:查看學生學習排行榜,即哪個學生做習題量最多(包括需要將錄音保存入數據庫和不需要保存入數據庫的練習);查看基本練習的習題點擊率排行榜,教師布置的能力自測習題的高分段(以80分為起點)排行榜;對學習結果進行分類查詢:a. 按班級: 排名次序、班級名稱、班級人數、完成練習情況、高分數段人數。b. 按學號: 排名次序、學號、姓名、完成練習情況、高分數段次數。c. 按習題層次:層次級別、練習標題、所屬單項技能類別、完成學生人數、高分數段學生人數。d. 按單項技能:技能名稱、各級別練習完成數量、高分數段學生人數。作業評價功能模塊支持教師對學生口譯錄音進行抽查與評價(抽查、評分、指出優缺點、提出學習建議)。學生的功能模塊主要包括個人信息管理、作業、陳述性知識(如口譯理論與口譯技能知識)學習、程序性知識(口譯技能)訓練、學習管理和互動交流等,如下頁圖3所示。

2)教學設計

本系統的目的是既能支持教師課堂或在線教學,又能滿足學生課后自主知識學習和口譯技能訓練,同時對自主學習和訓練過程進行有效監測,因此,本系統支持混合學習方式,即教師的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學生的課堂學習、課后自主學習以及在線交流協作學習。

應用上述認知模式和內部過程及相應的教學事件與行動的思想,可得出口譯教學與自主訓練系統各模塊中涉及活動的認知過程及支持的活動形式。下頁表2分別以交替傳譯技能中即時記憶、源語理解技能以及同聲傳譯技能中預測、重述技能為例,說明口譯教學與自主訓練系統對口譯技能訓練這一程序性知識學習涉及的教學活動的認知過程及支持的活動形式。

圖3 教師和學生用戶功能模塊圖

在表2的基礎上,設計教與學支持的活動與方式。系統在陳述性知識的教學設計上采用拋錨式策略,在程序性知識的教學設計上,應用“先行組織者”和支架式策略。下頁圖4展示了“預測”技能的學習活動設計思想。

口譯技能訓練模塊的學習設計應用了“先行組織者”和支架式教學設計策略。先行組織者是指在學習任務之前呈現給學習者的引導性材料,學習支架是設計者針對學習的需要,有意識地對解決問題和建構意義提供的起輔助作用的概念框架、問題情境、學習方法、學習方向等。學習支架表現的方式有文本解釋、提示、建議、實例、問題、維恩圖、結構圖、評價量表等。上述“預測”技能學習設計中就應用了文本解釋、實例、學習標準提示、問題、學習建議和反饋等學習支架,它們作為一種臨時性的學習支持,可幫助口譯學習者穿越最近發展區,不斷地把口譯能力從一個水平提升到另一個更高的水平。

表2 口譯技能學習的內部認知過程及其相應的教學活動形式

續表2

圖4 “預測”技能訓練活動設計圖示

(三)交互設計

基于網絡和計算機媒體教學的交互方式主要包括人(教師、學生、一般訪客、管理者)與界面的交互、人與教學內容的交互以及人與人(師-生、生-生)的交互三種,生態化口譯教學與自主訓練系統也主要圍繞上述三種方式開展交互設計。

1)人機界面交互

生態化口譯教學與自主訓練系統屬于計算機軟件系統,主要通過界面給用戶傳遞信息并進行人機交互。用戶界面人機交互設計是軟件系統設計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在人機界面交互的設計上,系統遵循以下原則:第一,以用戶(主要是學生和教師)需求為中心的基本設計原則,充分理解用戶對系統的要求,并結合他們應用的環境而系統思考。第二,遵循用戶應用感知舒適度原則,按照用戶處理事件順序、訪問查看順序(如由整體到單項、由大到小、由上層到下層等)與控制工藝流程等設計監控管理和人機對話的主界面及其二級界面。第三,按照用戶(如教師和學生)應用環境以及具體使用功能要求,設計子功能以區分多級菜單、分層提示信息以及多項對話欄并舉窗口等人機交互界面,提高系統友好性和易操作性。第四,保持色彩、操作區域和文字的一致性。界面顏色、形狀、字體與國家、國際或行業通用標準相一致,且界面顏色、形狀、字體自成一體,不同功能及其相同設計狀態的顏色一致,以提高用戶使用的舒適度。第五,按照管理對象在控制系統中的重要性和全局性水平,設計人機界面的主次菜單和對話窗口的位置和凸顯性,實現最優調度和管理。第六,按照使用對象的身份特征,設計與之相適應的友好人機界面。并根據用戶需要,以彈出式窗口顯示提示、引導和幫助信息,促進系統的智能化和生態化感知體驗,提高用戶的交互水平和效率。

2)人與內容的交互

在人與內容的交互上,本研究遵循“有意義交互”和認知存在感思想。“有意義交互”強調學習過程中交互的質量,認為交互應該激發學習者的認知興趣,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Hillmanetal. 1994)。存在感指察覺到具有價值的事物被自己影響而產生的感覺,認知存在感是指腦海中的存在感,即認知或精神上感知的情感或思想。為了促進“有意義交互”和認知存在感,本系統采用了以下措施:對陳述性知識采用網狀結構的呈現方式,應用靜態網頁呈現知識內容,在術語、專有名詞、重點、難點等上面設置超級鏈接,應用多項對話欄并舉窗口方式實現內容的呈現和擴展,降低認知負荷,促進認知均衡;對程序性知識采用樹形層級結構的呈現方式,用清晰的結構、明晰的層級實現程序性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訓練,促進學習者口譯能力認知系統的建構。在陳述性和程序性知識的交互設計中,系統在拋錨式、先行組織者和支架式策略的思想上,同時應用情感化、智能化、個性化和及時反饋的策略幫助交互的生態化感知,促進認知均衡和對口譯知識與技能的認知建構。圖5以譯前準備技能學習(陳述性知識學習)為例,展示用戶(人)與學習內容的交互形式及設計。

圖5 陳述性知識(譯前準備練習)學習的交互圖

如圖5所示,用戶選擇進入知識學習主界面后,就可以學習任何關于口譯理論、口譯策略、口譯技能、譯前準備等陳述性知識。點擊術語、專有名詞、重點、難點等的超級鏈接,可進入各超級鏈接的分頁面。應用認知負荷理論控制各知識內容呈現的信息量;應用學習生成過程模型控制學習材料的選擇、學習過程和學習結果的監控;應用拋錨式策略設計學習活動。在譯前準備知識的學習中,呈現有關知識背景和學習要求(分別對應拋錨策略中的“圍繞錨創建共享經驗”和“錨的介紹”),同時在學習活動的設計中融入情感化、個性化和及時反饋的策略(如提問、學習引導、學習建議等),促進譯前準備知識的學習和認知存在的建構。

3)人與人的交互

在人與人的交互設計上,本系統關注“社會存在感”和“教學存在感”的促進。存在感是教與學交互的前提和動力,當用戶覺得他們是群體的一部分,并且存在于一個社區中時,會更加愿意積極地參與群體的活動。專家認為,學習者與學習內容的交互影響認知存在感,學習者與學習者的交互影響社會存在感,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交互影響教學存在感。(Swan 2003)在人與內容的交互中本系統注重認知存在感的設計,此部分則突出社會存在感和教學存在感的激發與感知設計。以互動的層次結構為基礎,在各層次設計相應的活動來促進參與者的社會存在感和教學存在感,如圖6所示。

圖6 人與人交互設計圖示

圖6展示了本系統在人與人的交互上的設計思想,以互動的層次結構為基礎,在各層次設計相應的活動來促進參與者的社會存在感和教學存在感。層級1主要通過創建結構化且高舒適度的社區來建構學習交流社區;層級2提供啟發式信息,實現共享信息與想法的目的;層級3通過提供結構化討論來建構理解;層級4通過角色扮演、結構化討論以及與專家對話等深層學習的結構化組織,實現個人的意義建構;層級5通過結構化反思設計,支持教師對課程內容、教學組織和效果等進行反思,支持學習者對重要學習經驗、關鍵事件與解決策略、學習評價與突出范例等進行深層的反思。系統通過這種層級化的設計,促進人與人之間的深層交互,增加他們的“社會存在感”和“教學存在感”,從而提高交互效果。

五、結語

教育技術的目標是“為學習而設計”,發展能在具體條件下幫助學習者達成特定學習結果的活動過程、技術工具、資源和社會情境。(張建偉 2013)學習是一個學習者自身的認知結構與他(她)的環境及從環境中獲得的反饋之間持續的互動的過程。學習系統作為一種人機交互的軟件系統, 是用戶與系統各功能模塊進行交流的頻道。為了促進用戶使用教學系統的生態化感知,需要深入考慮學習內容與使用對象的特征,仔細研究學習的認知心理過程,在各模塊的設計中考慮用戶的認知感知和存在感,以特定的方式設計相應的學習活動,才能真正促進應用者的生態化使用感知,促進學習者認知結構系統的形成和進一步發展。

本文基于語言教學軟件的設計開發的流程,主要論述了口譯在線教學與自主訓練系統的教育準則、教與學方式以及交互等方面的綜合設計及“生態化”體現,希望能為以后此類研究提供借鑒,從而更好地助力我國口譯教育信息化理論與實踐的研究和發展。

Ausubel, D. P. 1960. The use of advance organizers in the learning and retention of meaningful verbal material [J].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5): 267-272.

Hartley, A.etal. 2003. Peer and self-assessment in conference interpreter training [Z].PedagogicalResearchFundReport. 1-24.

Hillman, D. C. A.etal. 1994. Learner-interface interac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An extension of contemporary models and strategies for practitioners [J].AmericanJournalofDistanceEducation(2): 30-42.

Picciano, A. G. 2002. Beyond student perceptions: Issues of interaction, presence, and performance in an online course [J].JournalofAsynchronousLearningNetworks(1): 21-40.

Sims, R. 1997. Interactivity: A forgotten art? [J].ComputersinHumanBehavior(2): 157-180.

Swan, K. 2003.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nline: What the research tells us [J].ElementsofQualityOnlineEducation,PracticeandDirection(4): 13-47.

Sweller, J. 1988. Cognitive load during problem solving: Effects on learning [J].CognitiveScience(2): 257-285.

鮑川運. 2008. 再議大學本科口譯教學 [J]. 外語教育 (1): 1-7.

程 鵬. 2008. 運用信息生態觀突圍科技發展困境 [J]. 科技創業月刊 (3): 8-10.

馮忠良等. 2010. 教育心理學(第二版) [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加 涅. 1999. 學習的條件和教學論 [M]. 皮連生等, 譯. 上海: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賈國棟. 2007. 計算機輔助語言教學: 理論與實踐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劉和平. 2001. 口譯技巧——思維科學與口譯推理教學法 [M]. 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劉紹龍. 2007. 翻譯心理學 [M].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

張建偉. 2013. 關于美國教育技術研究發展的反思——設計科學的視角 [J]. 北京大學教學評論 (7): 32-48.

張喜艷等. 2015. 教育網絡信息生態系統生態化程度測評與優化 [J]. 中國電化教育 (10): 68-74.

仲偉合. 2006. 英語口譯教程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歡
技能系統設計
高級技能
Smartflower POP 一體式光伏系統
工業設計(2022年8期)2022-09-09 07:43:20
WJ-700無人機系統
ZC系列無人機遙感系統
北京測繪(2020年12期)2020-12-29 01:33:58
瞞天過海——仿生設計萌到家
藝術啟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秣馬厲兵強技能
中國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連通與提升系統的最后一塊拼圖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設計秀
海峽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拼技能,享豐收
有種設計叫而專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91青青视频| 97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蜜芽| 免费午夜无码18禁无码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夜色|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国产美女91视频| 亚洲成年人网| 久久精品66| 国产草草影院18成年视频|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91免费国产高清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 国产区在线看| 40岁成熟女人牲交片免费|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国产毛片网站| 日韩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成人免费在线| 欧美性猛交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综合视频| 欧美黑人欧美精品刺激| 91久久精品国产| 怡春院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7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成人在线网| a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91外围女在线观看| 999精品视频在线| 久久黄色小视频|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1024你懂的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真实国产乱子伦视频| 久久久久夜色精品波多野结衣|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动漫在线观看| 成人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国产精品福利导航|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 亚洲不卡影院| 亚洲制服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婷婷五月在线| 在线欧美一区| 色综合久久无码网| 中文字幕久久波多野结衣| 中文字幕首页系列人妻| 欧美一区二区丝袜高跟鞋|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毛片一级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短篇二区| 亚洲一区网站|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式| 欧美一级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人妻无码AⅤ中文字| 无码粉嫩虎白一线天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大秀91|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欧洲亚洲欧美国产日本高清| 又污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色综合天天综合中文网| 潮喷在线无码白浆|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不卡| 激情视频综合网|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国产美女91呻吟求| 国产午夜看片| 欧美色丁香| 成人午夜视频网站| 狠狠ⅴ日韩v欧美v天堂| 亚洲AⅤ无码国产精品| 免费高清a毛片| 国产午夜无码片在线观看网站| 色哟哟国产成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