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宏珍
山東省聊城市陽谷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山東聊城 252300
隨著我國二胎政策的全面開放,社會生育觀念已有所轉變,社會已進入“二胎時代”。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育齡期女性的優生優育意識明顯增強,孕產婦孕期保健意識也有所提升,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對保護孕婦和胎兒健康有重要意義[1]。孕期保健是從懷孕到產后42 d進行的系統妊娠期管理護理,實施孕期保健的目的在于降低母體和新生兒的發病率與死亡率。通過實施和推廣孕期保健可增加母體圍產期健康,降低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出生缺陷等發生率,提升我國人口質量,對提高我國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有重要意義[2]。此次為探究模式化全程孕期保健對孕婦妊娠結局的影響,特選擇該院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就診的30例孕婦進行分組探討,現報道如下。
此次研究開展于2015年6月—2017年6月,隨機選取30名就診孕婦作為此次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孕婦15名。研究組孕婦中初產婦8名,經產婦7名;年齡22~43歲,平均年齡(30±2.5)歲;學歷包括:初中及以下4名,高中及大專7名,本科及以上4名。對照組孕婦中初產婦8名,經產婦 7 名;年齡 23~40 歲,平均年齡(25.9±3.1)歲;學歷包括:初中及以下3名,高中及大專8名,本科及以上4名。研究組與對照組孕產婦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孕婦實施醫院常規孕期保健,主要為產檢孕婦提供常規體重、血壓、胎心率、血糖、腹圍等檢查,進行先天疾病篩查等,將檢查結果及時記錄到產檢冊[3]。研究組孕婦接受模式化全程孕期保健,主要見下:根據孕婦入院孕檢資料,建立詳細的個人檔案,不斷的在孕期保健實施過程中完善產檢冊。①定期產前檢查:在進行產前檢查時,通過與孕婦面對面交流,準確告知孕婦妊娠期常見并發癥及合并癥的癥狀,叮囑孕婦按時檢查。在孕婦懷孕28周前,每4周進行1次產檢,在懷孕28~36周之后,每兩周進行1次產檢,36周后每周進行1次產檢。②孕期健康教育:在孕婦到院檢查時,依據孕婦的妊娠期情況,確定是否存在危險因素,通過言語交流幫助孕婦心理狀態和身體狀態調整到最佳,建立相應的保健卡,組織孕婦參加孕期保健知識講座,將孕期宣傳材料下放給每一位孕婦,關注孕婦的飲食指導、用藥指導,指導孕婦在孕期自查,關注胎兒發育狀況,重視自身妊娠期飲食保健。③孕中期保健:懷孕中期,孕婦體重會有所增加,此時要鼓勵孕婦多進行活動,多參加如散步、輕家務勞動等有益的日常活動,從而提高能量消耗,保持妊娠期體重正常,保障孕婦身體健康,確保胎兒發育正常。向孕婦講解孕后期的相關并發癥,幫助孕婦正確認識分娩方式選擇與產后母乳喂養相關知識,提高孕婦的生育認知水平。④孕后期指導:隨著胎兒的發育,在快要臨產時,做好孕后期營養及胎兒生長發育監測工作,依據孕婦的宮高、腹圍、妊娠圖、胎兒雙頂徑,預測胎兒體重和發育情況,預防胎膜早破、感染、早產等。為孕婦安排一些專業的分娩經驗豐富的產科醫生,講解分娩的具體流程,指導孕婦在分娩時配合醫生、護士的工作。⑤心理疏導:為減少初產婦對分娩各種異常心理,比如煩躁、擔憂、恐懼、焦慮等等,在分娩前,結合孕婦的產檢冊,向孕婦講解陰道分娩的適應癥及禁忌癥、剖宮產的利與弊,引導孕婦選擇合適分娩方式,有良好的心態迎接分娩時刻的到來。
隨訪每一名孕婦的分娩結局,記錄孕婦自然分娩率、剖宮產率、難產率、死胎率;觀察新生兒出生狀況。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完成該次研究的數據分析。分娩結果等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孕產婦年齡、性別、例數以及其他相關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統計分析,當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孕產婦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且研究組孕產婦剖宮產率、難產率、死胎率低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對比研究組與對照組孕婦的妊娠結局(%)
研究組出生低體重兒1例,巨大兒1例;對照組低體重兒4例,巨大兒3例,新生兒窒息2例,研究組出生低體重兒、巨大兒和新生兒窒息例數少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二胎時代”的來臨,使得我國孕婦人數明顯增加,而且高齡孕婦也越來越多,高齡產婦分娩風險高,妊娠合并癥及并發癥發生率明顯較高,增加剖宮產率和難產率,不利于優生優育政策的落實。所以,模式化全程孕期保健的實施尤為重要,通過加強孕婦妊娠期間的綜合保健工作,保障育齡婦女和新生兒的健康[4]。模式化全程孕期保健是一種正規、系統的孕期保健護理,實施孕期保健的目的在于幫助每一位孕婦掌握孕期各個階段的保健知識,提高孕婦對分娩的認知水平,一方面加強孕婦的心理承受能力,讓孕婦最佳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迎接分娩,另一方面有效的降低剖宮產率,提高我國人口出生質量[5]。在此次研究中,模式化全程孕期保健的主要內容包括定期產前檢查、孕期健康教育、孕中期保健、孕后期指導以及心理疏導,通過在孕期的各個階段實施相對應的孕期保健措施,對孕婦孕期的健康、新生兒出生的健康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還能有效降低妊娠并發癥的發生率[6]。此次研究結果也證實了這一論點,研究組孕產婦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且研究組孕產婦剖宮產率、難產率、死胎率低于對照組,而研究組出生低體重兒、巨大兒和新生兒窒息例數少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孕婦實施模式化全程孕期保健,可提高自然分娩率,改善妊娠結局,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