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衍軍
甘肅省中醫院白銀分院中醫內科,甘肅白銀 730900
“扁鵲名聞天下,過邯鄲,聞貴婦人,即為帶下醫。過洛陽,聞周人愛小兒,即為耳目痹醫,來入咸陽,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隨俗為變。”古之名醫,醫術精湛于當時自不必言,隨當地病種之變化,隨俗為變,亦為名貫其時的原因之一[1]。作為基礎研究,服務半徑內的病種研究對于各醫療機構和醫生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該文采集甘肅省中醫院白銀分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2年間24 396例急診科患者疾病譜的病歷資料,分析急診患者的發病性別、年齡、疾病類別和就診途徑,探討白銀西區中醫急診疾病譜的構成及特點,為急診科人員和機構的組織管理提供數據。
從病案首頁中調取甘肅省中醫院白銀分院24396例急診科患者疾病譜的病歷資料進行白銀西區的中醫急診疾病譜研究。
按照就診患者性別、年齡、系統疾病和創傷,排列出急診疾病譜的構成和順位情況,將數據輸入計算機中,以Excel軟件對結果進行計算,并列出圖表,探索出白銀西區中醫急診疾病譜的特點。
①就診的24 396例急診科患者中男性14 003例,占比57.40%;女性10 393例,占比42.96%,男性多于女性。年齡多集中于66歲以上組,占到患者總數的40.85%。②急診患者按照臨床醫學分類以內科疾病(14 796例)為主,占總數的60.65%,外科8 669例,占比35.53%;兒科438例,占比1.80%;婦科303例,占比1.24%,耳鼻喉科140例,占比0.57%;眼科50例,占比0.20%。③疾病譜的前4類為急救創傷、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循環系統疾病,共占急診患者總數的64.67%,見表1。④急診門診創傷以四肢創傷為最多,占急診創傷患者總數的52.40%;“120”接診創傷患者以頭部創傷為主,占“120”接診患者總數的65.58%。“120”途徑就診創傷患者危重程度明顯高于自行就診患者,前者住院率為53.20%;后者僅為35.00%。見表2、表3。⑤從急診科患者就診途徑來看,門診自行就診23 080例,占比94.61%,急診科患者入院以自行就診為主,120急救中心輸送患者1 316例,占比5.39%。急診創傷就診途徑以120急救途徑為主,門診23 080例患者中有4 327例為創傷患者,占比18.75%;1 316例急救途徑就診的患者中,有1 059例為創傷患者,占比80.47%。

表1 2015年7月—2017年7月急診門診病種前4位分布

表2 2015年7月—2017年7月急診門診創傷入院病種分布

表3 2015年7月—2017年7月“120”入院病種分布
通過對白銀西區急診就診患者的性別和年齡進行統計分析發現,白銀西區急診就診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年齡以66歲以上的老年群體為主,與白銀西區的常住人口年齡分布相符,所以應加強對該地區人員的法律和安全教育,普及法律和衛生相關知識。
急診接診患者總體疾病構成以內科疾病為主,所占比重達到了60.65%,提示急診門診醫生的接診范圍側重于內科系統,應對內科系統疾病進行歸納總結,提高對內科系統疾病的應對能力。其次外科疾病,占比35.53%,提示急診應提高外科操作水平,加強外科急救技能培訓,提高外科疾病急診救治效果[3-4]。
疾病譜的前4類為急救創傷、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循環系統疾病,其中急診門診創傷以四肢創傷為最多,占急診創傷患者總數的52.40%,可能與近年來車輛普及和交通事故多發具有較大關系,提示急診應加強急救專業人才培訓,應加強骨科知識技能和創傷急救訓練,完善創傷患者急救流程。
創傷患者住院率的比較顯示“120”急救途徑患者危重程度明顯高于自行就診患者,前者住院率為53.20%;后者為35.00%。提示“120”急救單元對醫院急危重癥搶救能力的依賴性高于急診門診;急診創傷就診途徑的比較顯示“120”急救單元接診創傷患者數量明顯高于急診門診創傷患者數量,顯示出“120”急救單元對中醫院創傷外科的重要性。
綜上所述,對白銀西區2015—2017年中醫急診疾病譜進行分析,能夠為急診科組織管理提供重要信息,通過對醫護人員加強急救創傷等培訓,能夠提高醫護人員的急診急救水平,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急診服務。同時加強健康宣傳教育,以減少患者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等疾病發生。
[1]彭健,楊志旭.中醫院急診留觀病房中醫疾病譜初步研究與分析[J].中國中醫急癥,2013,22(12):2045-2059.
[2]張學太,何濤,王犇,等.白銀市2011年疾病譜分析及防治對策[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3,27(3):75-76.
[3]秦峰,夏文明.2010~2015年某醫院肝病住院患者疾病譜變化分析[J].安徽醫學,2017,38(4):501-503.
[4]黎媛媛,趙永強,田軍,等.某三級甲等中醫院骨科住院患者疾病譜構成分析[J].西部中醫藥,2015,25(4):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