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
四川省廣元市利州區東壩社衛生服務中心,四川廣元 628017
脛腓骨骨折在全身骨折類型中較為常見,由于脛腓骨所處位置的特殊性,患者在出現骨折后通常具有病情嚴重、創傷大、出血量大、斷端暴露等特點,使得大部分患者出現開放性脛腓骨骨折。脛腓骨骨折患者在早期會出現骨折部位的腫痛,常規治療以西醫治療為主,但是西醫治療后會存在較多的并發癥[1]。隨著中西醫結合技術在相關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多的疾病可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法進行治療,該文結合筆者整理的患者資料,選取2009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5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就中西醫結合治療開放性脛腓骨骨折的臨床效果分析,現報道如下。
研究對象為該衛生服務中心接診并治療的50例開放性脛腓骨骨折患者,隨機性分為觀察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觀察組男13例、女12例,年齡13~71歲、平均年齡(48.8±2.9)歲,在骨折部位方面,15 例左側骨折、10例右側骨折,參照Gustilo分型,Ⅰ型10例、Ⅱ型8例、Ⅲ型7例;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 11~74 歲、平均年齡(50.1±3.1)歲,在骨折部位方面,16例左側骨折、9例右側骨折,參照Gustilo分型,Ⅰ型9例、Ⅱ型10例、Ⅲ型6例。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滿足可比性要求。
對照組:所有患者采用西醫治療,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合適的治療方法,其中主要采用的是鋼板內固定、髓內針固定、骨外穿針固定法以及跟骨骨牽引治療等[2]。觀察組:所有患者在對照組西醫治療基礎上聯合中醫治療方法,其中骨折早期采用復原活血湯,基本方為:生地 12 g、乳香 10 g、沒藥 10 g、赤芍 12 g、紅花 10 g、酒大黃 25 g、當歸 15 g、柴胡 12 g、桃仁 10 g、防風10 g、甘草6 g等;骨折中期指導患者服用續骨活血湯,基本藥物組成有:鮮生地12 g、骨碎補9 g、杭白芍 9 g、當歸 9 g、地鱉蟲 6 g、馬蹄草 9 g、沒藥 9 g、川續斷肉9 g、自然銅9 g、乳香9 g等;在骨折后期采用補腎壯髓通絡法,基本方組成為:桑寄生15 g、威靈仙20~30 g、海風藤 20 g、茜草 15 g、獨活 15 g、木瓜 20 g、山藥 9 g、熟地黃 15 g、土蟞蟲 6 g、全蝎 6 g、川芎 10 g、續斷 15 g、牛膝 15 g、山萸肉 6 g、秦艽 12 g、當歸 10 g、紅花6 g、白芍30 g、甘草6 g。將上述藥物用開水煎服,1劑/d分早晚兩次服用[3]。在常規外科手術治療完成后,根據治療情況采用小夾板固定等治療方法。
該次研究中觀察指標有:①治療總有效率;②治療期間的VAS評分;③骨折愈合時間;④相關并發癥發生情況。
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采用《脛骨骨折療效Johner-Wruhs評分》進行評價,具體的臨床治療效果分為優、良、中、差[4]。VAS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進行評價。
依據實際情況將該次研究中的相關數據進行統一分析處理,具體采用的軟件為SPSS 19.0統計學軟件,研究中的計數資料用率(%)表示并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治療的優良率方面,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關的數據以及統計學分析見表1。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治療效果比較分析[n(%)]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觀察組VAS評分(3.1±0.6)分,對照組VAS評分(6.1±0.9)分,觀察組 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骨折愈合時間為(5.2±0.3)個月,對照組骨折愈合時間為(7.3±0.5)個月,觀察組骨折愈合時間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整個治療期間,觀察組有1例患者出現并發癥,占比為4.0%;對照組中有5例出現并發癥,占比為20.0%,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開放性脛腓骨骨折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性,選擇出合理的方法進行治療,常規主要以西醫治療為主,在治療前期,開放性脛腓骨骨折后患者會出現肢體腫脹、肢體疼痛等相關問題,不僅影響到治療效果,而且對于患者的預后不利。
該次研究中對觀察組開放性脛腓骨骨折患者在治療中采用了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其中前期治療過程中采用的是復原活血湯,該湯藥屬于理血劑,在臨床上具有活血祛瘀、疏肝通絡的功效;中期治療采用的是續骨活血湯,該藥物具有續骨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后期采用的是壯筋養血湯,該藥物具有治傷筋絡的功效[5]。針對患者在不同時間段的恢復特點,采用了相關的中草藥治療方法,依靠不同階段的中草藥治療,幫助患者改善肢體疼痛、腫脹等相關問題,同時配合有效地西醫治療方法,能夠進一步鞏固西醫治療效果,加速骨折愈合。補腎壯髓通絡法在中醫學上腎主骨,通過補腎壯髓能夠促進患者的快速恢復。該次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以80.0%的治療優良率高于對照組64.0%的治療優良率,同時患者的疼痛降低、術后骨折愈合加快,相應的并發癥發生也會降低。
綜上所述,開放性脛腓骨骨折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顯著,安全性高,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早期腫痛,值得推廣應用。
[1]陳曉.中西醫結合治療開放性脛腓骨骨折的臨床研究[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17):31-32.
[2]魏任遠.56例脛腓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應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5,32(2):31-32.
[3]白久泉,徐才偉,陳偉,等.中西醫結合治療開放性脛腓骨骨折的療效及術后感染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1(12):438-439.
[4]李松林,巴黎明,吳鵬.中西醫結合治療開放性脛腓骨骨折及并發癥預防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9(20):17-18.
[5]董昌海.脛腓骨開放性骨折使用外固器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14,12(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