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蓬 張淇超
[摘要]近年來我國的戲劇表演藝術得到了快速發展,由于表演環境在改變,所以表演藝術也要做出相應的改進。人們在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同時,對我國的戲劇表演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我國的戲劇表演作為研究對象,對戲劇表演藝術的特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戲劇表演;結構特點;藝術性
藝術源于生活,所以要求戲劇表演的內容必須與現實生活相符,將現實中的人物聯想成戲劇中的角色,從而體現出戲劇表演的藝術性,讓觀眾和表演者產生情感共鳴。
一、戲劇表演藝術的主要特點
(一)戲劇影視演員的特點。影視演員應該根據劇本來進行藝術創作,而且,還要熟悉導演的拍戲方式,了解鏡頭設置以及劇本主題,從而為角色的成功演繹奠定堅實的基礎。角色演繹的效果將影響作品整體質量,所以只有演好角色,方可算是一個好演員。由此看來,演員在角色創作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根據演員自身喜好進行自主創作,可以說在角色創作過程中,演員是沒有自主性的。
演員表演一定是在劇本和拍攝場景的規定下進行,例如某些動作要求演員必須是在攝影機前進行表演,當演員進入現場,會被限定在拍攝設備監視下的區域內進行表演,有些時候,因為攝影機運動從而出現透視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演員的表演會受到一定的影響,例如攝影機替代對手、借位等,對演員的演技提出更高要求。
人物和景物是戲劇表演的重要因素,不同景物會給演員的表演帶來不同程度的阻礙,某些景物直接影響到演員表演的尺度,同時對表演的效果產生影響。例如在拍攝特寫的過程中,劇本要求演員用手部來表現內心活動,通過動作,從而使拍攝內容更為真實,也使角色形象深入人心,讓觀眾產生共鳴。由于取景框已經鎖定在演員的面部,這種情況下,如果演員的動作尺度過大,很有可能造成演員頭部超出鏡頭范圍。另外在全景拍攝環節,表演哭戲時,要求演員及時調整心情,需要將憤怒、失落、絕望等情緒表現出來,這時,演員已經是淚流滿面了,由于是全景拍攝,有關人員就要考慮,如果表演者的臉部看不清,就無法使觀眾看到演員臉上的淚水,因此,在全景拍攝的過程中,演員表演的動作會受到現場景物的影響。
在戲劇表演過程中,影視演員的動作都是無順序的,在戲劇影視拍攝中,由于受到拍攝場地和拍攝經費等影響,所以很難在一定時間內進行連續性拍攝,因此演員經常是間斷性拍戲。由于不連貫的拍攝,要求演員不停換感覺,這對演員的表演能力也是一種挑戰,要求表演者必須具備扎實的基本功,可以隨時進入角色。例如某些內容需要跳拍,這樣直接影響到表演者的心理活動,同時要求表演者能夠對自己演繹的角色進行全面分析,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對每個表演畫面都要熟悉,即使是不連貫的表演,也可以確保其動作的準確性。
(二)戲劇結構特點分析。在戲劇表演過程中,需要有自律性、整體J陛、轉換性。這是戲劇結構的主要特點,也是有關人員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出來的。戲劇表演是對生活的演繹,從表演者的角度來看,它不可以變性,只有在表演過程中遺留下的物品方可變性。演員一旦進入角色,就會丟棄某些在表演中遺留下的物品,將角色表演和現實融為一體,在表演過程中主要強調的是表演精神與藝術的協調性、整體性,從某些方面來說,表演過程會成為演員的習慣,從而使得演員以形式化方式進入到戲劇表演過程中,這種表演方式已經脫離了影視表演結構特點。
二、舞臺劇中戲劇表演特點的分析
(一)劇本特點。觀眾的肯定就是劇本存在的最大價值,有關人員在劇本創作過程中會賦予作品發揮的潛力,同時,在讀劇本過程中也會賦予劇本動力,將劇本影響力得到最好發揮。在此過程中,要求戲劇表演者將理論內容和美學發展有機結合,通過吸取更多的美學元素,并在表演環節將美學得以體現,也就是積極接受美學對表演藝術的影響,從而滿足人們的需求,有效提升觀眾對戲劇表演的滿意度。
(二)角色特點。舞臺劇中影視表演角色的特點體現在很多方面。在戲劇表演中,作為戲劇演員還應該對劇本做出二次創作,積極做好劇本角色分析和排練工作,從而更深入了解劇本中角色的性格特點。在表演環節要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從而使角色表演得到最佳體現。
三、結語
戲劇表演和影視表演都是一門藝術,都有各自的特點,有關人員在表演過程中應該將影視表演的藝術和戲劇表演的藝術進行有機結合,通過互相配合,從而實現美學和表演藝術的最佳融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