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歷史按照傳統教學方法,記憶和背誦是取得好成績的最優方法。但新課改的現實要求是,歷史新范式的成型不但需要教師對歷史知識能夠善于總結、歸納和整理,更要求學生主體的情況下,將歷史知識的學習作為終身受用的三觀形成的助推器,從而為造就復合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借助于信息化條件下的視頻設計與制作,實現真正意義上微課的應用與改革是本文探析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視頻;設計;制作
一、初中歷史微課視頻的特點
(一)國外歷史教學視頻特點
1.視頻內容具有極強的延展性
以可汗學院為例,其視頻課程特點如下表所示:
上表中歷史的演進被區分成7個模塊,每一個模塊中都內置相關內容。比如我們要了解中世紀凱克撒遜王族的船葬,只需要點擊“前1300年”模塊,然后點擊相關內容就可以較為豐富的認識當時的歷史狀況。如果我們隊那一時期的錢包感興趣,會發現,那一時期的人們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與地位會用純金打造錢包,且在當時是一種時尚。其實可汗學院實際上海涉及到數學、金融經濟、人文甚至考試準備等內容。而歷史部分則涉及到了哲學、服飾,天文地理所有人們能夠了解到的關于歷史時期的事件。視頻內容非常符合基礎教育階段學生心理特征。
2.微觀視頻設計尊重發展心理學特點
在微觀具體視頻設計時間問題上,該歷史視頻考慮到基礎教育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通過小單元模式進行視頻課程設計,見圖1:
上述歷史課程視頻制作的時間原則是通過Khan Academy這一APP上的時間統計研究后獲得。其中占據主要時長視頻是10到15分鐘,這主要是考慮這一階段的學生注意力集中時間相對較長,且通過歷史知識的凝練能夠實現短短視頻中所要呈現的知識內容。同時,采用可視化圖解模式對歷史知識進行詳細講解,使人過目不忘。
(二)國內歷史教學視頻特點
1.內容精悍
慕課網是國內比較有價值的課程視頻網站,其已經擁有大量的用戶。其內容長線短小精悍的特征。從視頻時長方面來看,見圖2。
5分鐘到10分鐘視頻占主要視頻時長設計。在當前碎片化閱讀主導的閱讀習慣中,中學生的注意力在同一知識點利用業余時間進行關注,完全符合中學生認知發展規律。
2.知識點明確
華師慕課網絕大部分視頻是按照圍繞一個知識點進行設計和講解的原則。比如,針對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視頻設計,就以此為主題在6分鐘時間內簡明扼要的闡述,視頻闡述結構如下圖:
圖文并茂基礎上的根本設計理論是:小單元教學主導視頻內容設計與實現。其它視頻也具有類似特征。
3.關注學生主體
如果我們在歷史課教學中只是將傳統單向灌輸的教學模式錄制形成視頻,這無疑是換湯不換藥的教學方法,只不過是形式的改變。華師慕課網則是通過學生主體下的“學”為核心構建歷史微課視頻。慕課網歷史知識視頻充分凸顯學生主體性,從學生認知心理發展規律出發進行微課視頻設計。
二、初中歷史“微課”視頻設計與制作原則
第一,以通史知識為主;
第二,短小精悍,嚴格按照初中生認知心理發展規律,時長一般設定在15分鐘以內;
第三,知識點清晰、明確,邏輯嚴謹,案例豐富;
第四,注重視頻設計與展示的學生主體性,即:生動、形象,無認知負荷。
三、初中歷史微課視頻的設計與實現
(一)微課視頻設計原理
初中歷史“微課”視頻設計核心是微觀設計原理,也就是說15分鐘以內實現教學內容小粒度的傳遞。盡量避免傳統教學視頻按照課時時長45分鐘時間進行設計。心理學家絲巾那在程序教學理論中指出,只有將教材分解形成前后遞進、鋪墊的關系,才能夠在難度遞差不大的情況下提升學習者學習效率。
(二)微課視頻內容設計
微課視頻內容設計首要注重視頻腳本的編寫。其次是版面布局、視聽表現形式選擇、解說詞等等。進行視頻內容設計腳本編寫過程中,從上文設計原理出發,嚴格尊重微課理論,從學生學習動機、學習方式上采取靈活多樣的完整腳本編排。因此,做好文本腳本的編寫和編輯腳本的編寫是關鍵。
四、總結
初中歷史微課視頻設計與制作其根本是要求教師在不斷提升職業素養的基礎上,將歷史知識融會貫通,方能進行微課視頻設計與應用。因此,視頻核心仍舊是以人為本。
參考文獻:
[1]曹艷梅.微視頻在教學課堂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6(04).
[2]劉保衛.“優”而不“憂”話微課[J].時代教育,2016(02).
作者簡介:
徐兆生(1980—),男,漢族,山東寧陽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歷史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