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藝
摘 要: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概念的提出,各行各業的創新玉創業的浪潮開始興起,高職院校學生作為思想最為活躍的新生代力量,他們的創業意識正在被喚醒,在時代的推動下,紛紛投入到創新創業的巨浪中。本文以福建船政交通職業院學生創新創業現狀問題為例,通過分析高職院校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容易發生的問題和困難,為高職院校學生創業面臨的困境,提供可行性參考意見,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創業成功率。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現狀探究
近年來,隨著“創新創業”浪潮的興起,越來越多的高校畢業生把創業作為自己的第一就業選擇。那么在如今這個創新創業的熱潮之中,是否真的僅僅依靠創業熱情和創業想法就能夠進行創業,就能夠獲得成功。當擁有極大熱情和創業意圖的學生們開始創業時,他們又會面臨哪些問題,高校教育又應該在學生創業過程中扮演怎么樣的角色。
一、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的現狀及面臨的困境
(一)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的現狀
麥克思研究院聯合中國社科院日前發布的《2017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數據顯示,近5年來,高職學生畢業即創業連續從2011屆的1.6%上升到2017屆的3.0%,而即使在浙江等創業環境較好的省份,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畢業半年后自主創業的2013屆高職高專畢業生中,僅有有46.8%的人3年后還在繼續自主創業[1]。福建船政交通學院近三年畢業即創業學生數據為3%4%5%,而半年后仍在繼續堅持創業的學生不足30%。由數據分析可以得知,盡管在時代的語境下,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生參與到了創新創業的浪潮當中來,但是能夠成功創業的仍占少數,大學生創業并成活的困難不小。
(二)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面臨的困境
大學生創業存在四大主要困難,即缺乏資金、缺乏管理能力、缺乏社會資源、自我定位不清。其中創業缺乏資金,需要政府出臺更多有效政策,出了創業補貼和創業貸款等方面的政策之外,給予更多的引導性幫扶,建立相關的平臺,讓高校學生能夠更直接的走到投資商的面前,主動獲得資金支持;缺乏管理能力,則需要提供更多相關培訓等幫助,以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為例,目前學院就大學生創業這一塊的課程僅有“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兩門必修課及若干選修,真正創業的學生仍然需要到社會上去積累相關的創業知識;至于缺乏社會資源,某種層面而言,缺乏的是市場對創業環境的優化,而不是社會資源的給予,加強對市場的監管,肅清對大學生創業發展不利的因素,保護大學生創業初期階段的發展;而自我定位不清,則是大學生創業當中經常會犯的錯誤,需要專業的創業知識幫助他們在創業初期就能夠作出良好的自我評估和界定。
二、高校教育在大學生創業過程中的定位
縱觀如今的創業市場,90后高職畢業生已經成為了創業主力。他們有著突出的群體優勢:他們精力旺盛、有較強的專業技能和動手能力、對新事物的嗅覺靈敏、有很強的創業自信心、對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使用手到擒來。而高校是這群創業主力軍們創業前的最后一站,如何定位高校在學生創業中的角色也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創業信息的宣傳者
創業是一個發現和捕捉機會并依此創造更多價值的過程。當前,政府引導社會各種有識之士參與到創新創業中來,每年出臺的政策和各個地方的配套政策無數,高校創業教育應更積極的參與到政策解讀當中來,并將解讀的政策福利帶入創業教育中,讓更多想要創業的高校學生分享到紅利。
(二)創業教育的啟發者
創新創業教育是以開發和提高學生創業基本素質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是一種培養學生的事業心、進取心和開拓精神、冒險精神,并能從事某項事業、企業和商業的規劃活動的教育[2]。我國高校的創業教育與國外相比開展的較晚,目前仍處于發展和完善階段。2002年教育部將包括清華大學在內的9所國內創業教學環境較好的高校定為我國創業教育試點院校,標志著創業教育正式進入高等院校的教育體系。大學時期是創新創業思想的萌芽期,更是大學生將創新創業想法付諸實踐的初體驗平臺,在大學生創業熱潮到來之際,時代要求高校主動承擔起大學生創業教育啟發者的歷史使命。
(三)創業意識與能力的培養者
創業意識是指具有創業潛質和興趣的創業者產生自主創業的想法,并自覺進行創業活動的心理傾向[3]。創業意識是創業能否成功的關鍵,高校對學生的創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讓其具備創業意識,只有始終保持這種意識,使自己的行為受到這種意識的支配,才能不斷的去創新,成為成功的創業者。同時注重學生創業能力的提升,創業能力是創業教育的核心內容,沒有創業能力就無法將創業意識付諸實踐。因此,加強宣傳創業的意義和價值,引導學生轉變傳統的就業擇業觀念,鼓勵學生多選修創新創業相關選修課,參與創新創業模擬課程,才讓學生們正真認識到創新創業是充滿了機遇和挑戰的選擇,主動積極參與進來。
(四)創業實踐的指導者
大學生初入學校,學校就應該針對學生的特點開展豐富的創業指導講座,如成功創業者降經驗講座、優秀畢業生創業經驗分享會等等,通過能看得到摸得著的事實案例和人物,來鼓勵學生積極投入進創業浪潮。以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為例,與實踐結合多、分享會較多及社會實踐課程較多的系部,畢業創業的學生比例明顯高于只注重課堂知識傳遞的系部,甚至出現在校即創業成功的案例。實踐教學如:創新創業實操比賽等的開展,能夠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完成自我教育,幫助學生找準創業目標,提升創業意識和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業信心和成功率。
參考文獻:
[1]人民網http://bbs1.people.com.cn/post/80/1/2/164729112.html
[2]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B%E6%96%B0%E5%88%9B%E4%B8%9A%E6%95%99%E8%82%B2/1703133
[3]徐成響,羅朝能.創業咨詢師[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6.12第12版P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