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蘊澤
摘 要:本文從農村金融基礎較差、農村居民整體金融意識較為薄弱、農村金融在創新方面較為缺乏等方面,對新常態下農村金融的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闡述了新常態下農村金融的幾方面發展對策,以期為促進農村金融的更好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農村金融;發展對策
一、新常態下農村金融的發展現狀
一是農村金融基礎較差。相對而言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極為緩慢,在金融基礎方面較差,且在人口密度、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都無法與城市相比,這些問題都對農村金融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阻礙。二是農村居民整體金融意識較為薄弱。在農村地區,許多農民對于理財的概念及理財產品的認知度較低,缺少理財理念,致使農村金融服務工作的開展難度較大,不利于長遠發展。三是農村金融在創新方面較為缺乏。當前階段農村金融發展所采用的模式與城市金融的模式相同,而農村與城市金融之間本身存在一定的差別,這就使得農村金融業務的開展不具有針對性,自然也就無法提供良好的服務,限制了農村金融的發展。
二、新常態下農村金融的發展對策
1.加大政府對農村金融的扶持力度。在新常態下農村金融若想在較短時間內得到快速發展,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必然無法實現,此時便需要政府部門能夠加大對農村金融的扶持力度,以此來推動農村金融的快速可持續發展。而對于政府部門來說,其不僅僅需要對國家農村金融的相關政策貫徹落實,還需依據實際情況,對政府各個部門的服務職能進行優化,尤其是各個地方政府部門更應做好相應的工作,給予農村金融發展大力支持。在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的金融發展不同于以往,此時相關政府部門應對此加強關注,時刻掌握金融市場的動態,以便于在農村金融的發展之中做好引導工作,確保農村金融的穩定發展。在經濟新常態這一發展形勢之下,農村金融的發展離不開銀行的服務,此時地方相關政府部門應做好大型商業銀行的工作,使之能夠響應號召支持農村金融的發展,通過相應的合作協議,在具備建設條件的地區積極開設服務網點,而對于一些中小型的銀行,其若有意向在農村地區發展,則政府部門應給予相應的政策及稅收方面的支持。此外,在政府部門在推動農村金融發展的過程之中,不僅僅需做好政策及號召工作,還應加大資金及技術方面的支持,并注重樹立榜樣,積極扶持擁有發展潛力的農村金融機構,以此來促進農村金融的更好發展。
2.強化農村金融改革。在經濟新常態下,農民金融若想得到良好的發展,更好的應對挑戰把握機遇,便需對農村金融改革加以強化。而農村金融改革的強化則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點,第一點,強化服務體系方面的改革。就當前階段的農村金融而言,對其發展造成嚴重阻礙的一大原因,便是大部分農民對農村金融不了解,以及農村現有的金融機構無法對農民的需求進行有效的滿足。面對這一問題,相應的農村金融機構需秉承著為農民提供更加優質服務的原則,來對自身的服務體系加以改革,積極為農民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第二點,對農村金融機構進行合理的布局。在農村金融發展的過程之中,相關部門應對各個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充分了解,并以此為依據來開展農村金融機構的合理布局及數量控制工作,在不斷的發展與建設之中對農村金融空白區域進行縮小,確保農村金融服務的完整性。第三點,對農村金融機構的業務水平進行提升,并積極建設服務型金融網點。農村金融機構對于農村整體的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僅僅能夠為農民提供金融服務,還能夠與農業進行合作,促進農業產品的有效推廣,對農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升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3.創建良好的農村金融發展環境。在新常態下,農村金融若想得到良好及可持續性的發展,良好的發展環境是極為必要的。在農村金融的發展之中,應從法律及政策出發,強化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并不斷的對其進行完善,以此來對農村金融的管理效率進行提升,從而能夠以政策作為推動力,以法律法規作為約束力,為農村金融的發展創建出良好的環境。在農村金融發展的過程之中,為確保發展環境的良好,相關部門還應做好農村金融機構的監管工作,以此來為農民的利益提供保障,還應安排專門的人員對互聯網金融進入農村市場之中進行監督管理。此外,相關政府部門還應針對農民進行思想方面的培訓,使農民認識到理財重要性的同時,也確保其能夠警惕非法行為,并做到遵紀守法,確保農村金融整體發展環境的良好。
三、結論
總而言之,在新常態下,農村金融的發展之中仍存在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會對農村金融達到發展造成嚴重的阻礙,應采取加大政府對農村金融的扶持力度、強化農村金融改革、創建良好的農村金融發展環境等方面的對策,來推動農村金融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胡長節.基于經濟新常態下的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08):7-8.
[2]章少林,歐陽海琴.基于經濟新常態下的農村金融可持續發展[J].中外企業家,2017(26):51+53.
[3]陳冬.新常態下農村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北企業,2017(08):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