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與中國近現代科技轉型

2018-01-18 00:23:45劉大椿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18年6期
關鍵詞:科技

劉大椿

明末清初發生并且延續到清朝中葉的“西學東漸”,是指伴隨著耶穌會士來華傳教而展開的西方科學技術傳入中國的歷史事件。它本身是一個科技傳播事件,但它的影響卻大大突破了當時當世特定的時空限制:不僅有士人和一般市民形形色色的回應,有統治階級上上下下的反映,而且對中國科技乃至社會轉型至關重要,在大歷史的畫幅上留下了濃彩淡抹的筆觸。這也是一個時而令人興奮鼓舞、時而引人扼腕長嘆的故事。它給17世紀中國科技發展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卻因各種客觀的和主觀的因素交互作用,在18世紀逐漸走向終結。它為晚清和民國留下了科技近現代轉型極為艱巨的使命。

一、使用“西學東漸”術語的緣由

中國近現代的科技轉型與學習、效仿、移植西方科學技術是分不開的,因而常用到“西學東漸”這個專門術語。那么,為什么我們要用“西學東漸”來指稱發生在明末清初的這個特殊歷史事件呢?

“西學東漸”是本文借用的一個術語,相應的英文短語為Western Learning Spreading to the East,原指近代西方學術文化向東方傳播的歷史過程。“東漸”的提法,最初為日本學者所創,清末民國初期引入國內?!拔鲗W東漸”的流行應歸功于容閎那本著名的回憶錄。容閎的回憶錄是用英文寫成并于1909年出版的,題為“My Life in China & America”,直譯為“我在中國和美國的生活”。1915年,惲鐵樵和徐風石把該書譯成中文,交商務印書館出版時,取的書名即為《西學東漸》。之后,“西學東漸”這個詞就廣為人知了。[注]參見鐘叔河:《容閎與“西學東漸”》,載鐘叔河主編:《走向世界叢書》(第2冊)《西學東漸記 · 游美洲日記 · 隨使法國記 · 蘇格蘭游學指南》,11頁,長沙,岳麓書社,1985。

容閎回憶錄里所寫的主要是19世紀的事情,記載了容閎這樣的第一代留學西方的中國知識分子學習西方科學文化、為使中國實現現代化卻屢遭挫折而不絕奮斗的經歷。這無疑屬于西學東漸的范疇,而且用這個譯名從無異議。但“西學東漸”所涵蓋的內容卻要豐富和廣泛得多,通常用來指稱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國兩個時期,歐美等地科學技術和學術思想的傳入。

容閎之事若從歷史發展脈絡來看,相較于明末清初發生的科技傳播和移植之事,應當算在西學東漸第二波之中。那么,對于二三百年前的歷史,用二三百年后為表述容閎生平而發明的術語來說事,是否有時空錯亂之感?

這就得從對“中國近現代科技轉型”的基本考量說起。世界近代科技史一般是從西方16、17世紀科學革命算起的,恰好在那時,也就是在明末清初,西方科技通過耶穌會傳教士開始傳入中國,深刻影響到其后中國科技的發展。筆者認為,中國近現代科技轉型雖然非常復雜,涉及許多方面,但其本身的脈絡還是非常清晰的,可以通俗地稱為“西學東漸”過程,大致經歷了這樣兩個歷史時期,或者說經歷了兩波西學東漸。西學東漸第一波特指伴隨著耶穌會士來華傳教而展開的西方科學技術傳入中國的歷史事件。而對于西學東漸第二波,即從晚清到民國發生的西學東移和科技轉型,筆者則認為用另一個頗具特征性的語詞來描述更為合適,那就是“師夷長技”。

本文所述只是中國近現代科技轉型的一個序幕,只是整個西學東漸的第一波。

二、西學東漸第一波的兩個階段

我們將西學東漸第一波簡稱為“西學東漸”,這個歷史時期包括兩個階段:

其一,明末清初的“西學東漸”階段。

筆者查閱中外科技史并經仔細審度后認為,客觀地評論,在明代以前中西方科學技術乃是各有所長、平行發展,很難下斷語,在這個領域中國和西歐哪個更強。到明代之后,西方耶穌會傳教士來華傳教的同時也帶來了西方的科技,由此,中西方科技開始有了交集,尤其是在17世紀明末清初時期,兩者的匯通達到非??捎^的水平。例如,徐光啟和利瑪竇(Matteo Ricci,1552—1610)等人之間的合作,使得相當一部分西方的科學技術傳到中國并移植到中國。其中西方以《幾何原本》為代表的數學、紅夷大炮等軍事技術、鐘表等機械技術以及天文、測地等科學技術,都對中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這時,從知識分子到統治階級多少都有一種接納西學的傾向。所以,“西學東漸”實際上是給中國和西方(當然主要是西方科技)開辟了向對方傳播的重要途徑和平臺,而這個平臺對中國的科技發展起了一定作用,并且可能發生極大影響(雖然由于種種原因,并未實際發生)。站在19世紀和20世紀的歷史變遷中回看,不難發現:中國傳統的科學技術與近現代西方科技相比,確有很多不足之處,若能盡早移植,抓住機會實現自我轉型,就不至于在18—19世紀這個關鍵時期大大落后。

其二,清代中葉“西學東漸”蛻變為“西學東源”階段。

盡管李約瑟(Joseph Needham)指出11世紀和12世紀中國的科技實力要比西方強,之后才逐步衰落,但筆者并不欣賞12世紀前中國科技比西方強的說法,也不認同13世紀后中國科技完全落后于西方的觀點。因為直到16世紀,兩者之間并無交集,各屬兩個獨立的科技規范,沒有可比性。中西方古代工藝技術分別以瓷器與玻璃見長,怎能由瓷器與玻璃來判斷整個中西科技的高下呢?從西歐的科技演變過程來看,只能說13、14世紀之后,其發展呈現直線上升態勢。西方結束了中世紀(古希臘羅馬科學文化傳統中斷階段)后,經過文藝復興和近現代科學革命,到17世紀出現了伽利略、牛頓等一大批偉大科學家,由此,西方的科學技術才在原來的基礎上獲得突破性的大發展。但是,如果單就明代中國的科技體制與傳統本身而言,中國科技仍有亮點,并非發生了倒退,只是沒有取得突破性進展而已。中西科技可以也不得不進行比較的關鍵時期是在17、18世紀,即中國的明末清初、再到清代中葉(即所謂康乾盛世)時期。其間,中國開始動亂不已,社會非常動蕩,農民起義顛覆皇朝;滿族統治者開疆辟土,南下征戰,勵精圖治,入主中原,終于在中國建立起一個新的政權,該政權在康乾時期趨于穩定,基本上回復秦漢以來大一統的皇朝體制。顯得吊詭的是,18世紀的清帝國成功地重新回歸為一個傳統中國的專制皇朝,卻在政治體制、思想觀念等方面日漸喪失銳氣,完全趨向于保守;經濟上延續傳統的農業自給自足,抑制商業、手工業等的發展;特別是在科學和文化方面實行自我封閉,自覺和不自覺地排斥西方科學技術。其中,乾嘉學派對中國傳統科學技術進行的考證和發揮,竟然得到了出人意料的結果。他們在經學研究的基礎上,對中國古代科技典籍進行了充分的挖掘和整理,并且遵循康熙帝圣旨般的論斷,對西方傳教士傳播進來的科學技術,特別是天文、歷算、輿地等方面的成果,進行了特殊的闡釋,得出“西學東源”的結論?!拔鲗W東漸”逐漸蛻變為“西學東源”的這一轉變,由“漸”而至“源”的一字之差,恰好揭示了這一波西學東漸逐漸衰亡的關鍵。遺憾的是,乾嘉學派努力考證并恢復傳統的科學體制和規范,結果是學術上成就卓著,實際上卻沒有縮短中國與西方科技的差距,反而使學習和移植西方近代科技、實現近代科技轉型的可能性破滅。西學東漸在明末清初確實為中國近代科技轉型帶來了可能性,曾經頗有生氣,卻在清代中葉最終夭折。康乾盛世不但在文化上排斥西方天主教,而且在科學上貶低和排斥西方學術思想。也正因為如此,在西學東漸第一波,中國失去了通過吸納西方近代科技來實現科技轉型的機遇。

筆者執意用這個時期二三百年后產生的特定詞匯來命名關于“西學東漸”第一波的事件,乃是這個詞對于這段歷史而言,實在太貼切的緣故。聯系到這段歷史是以“西學東源”說的流行而結束的,則更會覺得從“漸”到“源”,事件之始與之末的一字之差,若非鬼斧神工,何能為之?

三、西學東漸的故事及其結構

回到本文要記敘和分析的時代和事件,西學東漸的故事可以簡單勾勒如下:

在明代萬歷年之前,中西方科技之間交集很少,屬于平行發展的態勢,孰優孰劣,局部之間自然易做比較,但總體上去衡量,卻難以籠統地、簡單地下結論。若以歷史的眼光對雙方從后往前回溯性地考察,則不難發現,此時期的西方科學技術開始突然加速,而中國的科學技術雖然依據傳統的路徑尚在正常運行,也偶有重要成就出現,卻顯現出發展乏力的態勢,對科技革命更是難以望其項背,只能勉強說是在原有規范和模式束縛下相對緩行了。這種狀態,隨著耶穌會傳教士的攜西學東來,對士人和一部分社會上層人士造成巨大沖擊,才發生了徹底變化的某種可能。

在明末清初的一波西學東漸中,傳教士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西方科技的東傳,始作俑者乃是耶穌會傳教士。然而,傳播西方科技其實并非他們的初衷。耶穌會東來之目的是向東方傳播基督教,此屬他們西學東漸的本意,但實際的歷史進程是傳教以科技移植為手段,科技移植卻并不以傳教為目的,作為傳教的副產品,這一波科技移植反倒成為中國歷史的大事件。因此,西學東漸包含兩大主題:主題之一是耶穌會士東來,主題之二是科學技術的東傳,只是我們的著眼點放在西方科技的東傳上面。所謂西學東漸,雖然不排斥有時亦指傳教,而其主旨毫無疑問是指科技的移植。

其實,耶穌會士東來傳教并不是天主教東傳中國的第一次。擇其重要者,在此之前已有唐朝和元朝兩次,只是最后都未能延續下去。[注]對于天主教入華時間的界定,關于唐朝之前的傳說多無明證。此外,還有觀點將猶太教東來視為天主教入華的特殊前身。詳見徐宗澤:《中國天主教傳教史概論》,2-41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第一次東傳至少可以追溯到唐貞觀九年(635年),參見著名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所記天主教分支聶斯托利派(中國稱為景教)由波斯(時稱大秦)傳入長安及在中國流傳,至該碑所立之唐建中二年(781年)已經歷近一個半世紀。景教備受唐太宗等皇帝禮遇,至唐武宗“會昌滅佛”(841—846年)方在中原地區走向衰微,至兩宋則已絕跡。

到元朝時,征服了大半個亞歐大陸的蒙古人帶領色目人(以中亞和西亞各族人為主 )將景教再次傳入中國,是為天主教的第二次東傳。根據馬可·波羅(Marco Polo)的記敘,元朝時景教在中國廣闊地域內均有分布。[注]沙海昂注:《馬可波羅行紀》,88-313頁,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另因蒙古人與羅馬教廷互派使節和頻繁接觸,天主教也開始傳入中國。方濟各會士約翰·孟高維諾(John of Montecorvino)于1294年起在大都(北京)傳教,相繼建立北京主教區和泉州主教區。此時,景教徒和天主教徒被統稱為“也里可溫”[注]關于唐時景教首次來華情形與元時“也里可溫”之興衰,詳見林仁川、徐曉望:《明末清初中西文化沖突》,1-33頁,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頗有影響。不過,明朝的興起(1368年建元洪武)打破了元代的宗教格局,“也里可溫”隨著蒙古人勢力的退縮而銷聲匿跡了。

數百年后,時至明朝中后期,耶穌會士又踏上中國土地,這已是唐朝和元朝兩次天主教東傳歷程之后的第三次了。其東來之原因既與耶穌會自身的組織設定有關,又得益于葡萄牙與西班牙進行遠東殖民貿易的國際背景。此次耶穌會士東來體現了由陸路傳教向海路傳教的路徑轉變,更因耶穌會士采取上層傳教策略和外部傳教策略,在本土化、中國化上一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很快就因為“禮儀問題”產生了越來越嚴重的沖突,終致被完全趕出中國。

筆者把中國歷史上天主教的第三次東傳分為三個階段(或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即進入中國并爭取立足時期(1583—1601年)。1583年是一個節點,經過先驅者以澳門為基地的長期努力,這一年羅明堅(Michele Ruggieri)和利瑪竇得到新任兩廣總督的傳見,獲得在肇慶正式居留和開堂傳教的準許,開始合法進入中國,并與時任肇慶知府王泮等建立起良好關系。此后歷經28年,到1601年耶穌會士利瑪竇等終于被萬歷皇帝允許進入皇城北京,開始了在中國社會的長期立足,使得傳教事業合法化并初具規模。

第二階段,即傳教事業發展與爭議交錯時期(1601—1722年),從利瑪竇入住北京到康熙帝去世。無論在明朝晚期還是在清朝前期,天主教都分別獲得較大發展,也多次經歷教案的挫折困頓,但總體上發展大于挫折,成效頗豐;該時期容教與禁教出現反復,一直伴隨著與傳教相關的激烈爭議,包括教權之爭和禮儀之爭。

第三階段,即傳教事業衰退和消亡時期(1722—1838年)??滴醭?,清朝統治趨于穩定和保守,皇朝對天主教持續實行禁教政策,教案頻發,傳教士們或受驅逐、或轉入地下,少數僅能以客卿身份服務于宮廷而不能傳教。一百多年后,至1838年,北京不再有合法居留的外國傳教士,中國歷史上天主教的此波東傳終告徹底結束。[注]1838年遣使會(Vincentian Order,1785年來華,亦稱味增爵會)士畢學源(Gaetano Pires Pereira)去世,他是最后一位合法居留北京的傳教士,之后的傳教事業處于地下狀態或由中國教徒自理。

第一波西學東漸的故事很精彩,但要講好這個故事卻不容易,緣由在于:第一,需花大力氣鉤沉史料,去偽存真;第二,需有大智慧謀篇布局,設計一個直達主題的結構。

筆者于歷史著述乃半路出家,但因故事誘人,勉力為之,認為應將其安排為下述三個部分來展開:

第一部分是西學東漸發生的相關背景。耶穌會傳教士正式進入中國是在1583年,這一年成為本故事的時間原點。此時中國的科學技術究竟是何狀況?歐洲的科學技術又是何狀況?在兩者之間尚無交集的情況下,以我們今天的眼光看,它們呈現出怎樣的特點?科技移植和中國科技轉型既然是在一定的背景下發生的,就不能不恰當地把它們展現出來,以回答上述問題。

第二部分是西學東漸的歷史進程。天主教的第三次東傳分為三個階段或三個時期,因此,這一波西學東漸亦可按照這個順序展開。當然,對此不必茍同,例如,可以把它作為暗線,采取總敘和分敘結合、特寫和鋪陳交叉的方式推進。首先要講清楚西方科技東傳的緣起和基本歷程,詳細介紹16世紀末醞釀時期和17世紀發展時期的風云變幻。既有特寫,比如以利瑪竇和徐光啟為案例,描畫西學東漸如何發生和突破、科技東移如何取得成效、中西科技之間的交集如何形成、會通如何變得可能;又有概述,介紹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顯著成效,其間先后有兩個皇帝(崇禎和順治)相當正面地接納來華的耶穌會士,更有一大批士大夫和傳教士通力合作,積極推進西學東漸事業,居然使明清之際的動亂變成了西學東移的可貴機遇;再有專論,寫康熙帝與西學,他是歷史上少有的酷愛科學的皇帝,在他主政期間,西方科技移植的成果卓著,如果不是他在統治后期又讓西學東漸轉向,變成所謂西學東源,中國近代科技轉型是有可能提前一個半世紀開始的。然后要寫18世紀到19世紀初的西學式微,這一段時間跨度很長,從康熙晚期,經雍正、乾隆、嘉慶三朝,直至鴉片戰爭發生前。其間,清朝統治相對穩定下來,中國回復了大一統的皇權士紳社會,天主教傳教已經被禁止了,西學的傳播雖沒有禁絕,但已然被興起的漢學壓倒。

第三部分是西學東漸走向式微的歷史分析。該部分應揭示這一波西學東漸終致式微的原因和后果,敘述和分析清代中葉以來,愈趨嚴酷的對外封閉和文化專制的來龍去脈,以及它們對中國科技發展造成的影響。最后,將歷經18世紀到19世紀初西學式微而形成的中國科技態勢,與西方經過近代科技革命而出現的科技態勢進行對比,高下立現,故國竟陷挨打之厄運而難自拔。嚴酷的現實昭示:中國近現代科技轉型雖被延緩了,但終究是要進行的。于是,“師夷長技”成為第二波西學東漸的主動選擇。

四、明末清初科技移植的啟示

就此次天主教東傳而言,貿易、傳教和科技移植三者是交互混合在一起的。貿易路線是傳教路線也是科技移植路線,貿易對象是傳教對象也是科技移植對象。但是,貿易、傳教受到頑強抵制,科技移植卻有相對來說更為順利、更為復雜的結果,盡管它最終逃不出式微的命運??萍家浦部煞譃閮蓚€層面:理念層面的西學東傳和器物層面的西學東傳,簡而言之就是科學層面與技術層面的傳播和移植。后者(技術層面)總的來說比前者(科學層面)更受青睞。至于制度層面的西學東傳,在此次移植中乃十分滯后,基本上付諸闕如。和傳教的分期相對應,科技移植的歷程雖也可分為三個階段,但具體起至年份較難嚴格確定。筆者建議,第一階段是以所謂“奇技淫巧”開路的起步階段(1583—1600年)。在1583年利瑪竇等取得突破被允入華后,耶穌會士輾轉各地,以介紹西方科技為主的文化傳播方式宣揚教義,不斷克服對立官民的排斥,努力融入中國社會。他們卓絕的工作贏得了許多贊嘆,也收獲了一些皈依者。但是,在利瑪竇得到萬歷帝的允許于1601年在北京定居下來之前,西學傳播的影響都未及中樞,更未得皇朝首肯。所以1601年可作為另一個節點。第二階段乃是西學在中國風生水起的見效及活躍階段(1601—1700年)。其中,利瑪竇后期和徐光啟的合作,無論從傳教還是從科技移植的角度來看,都是西學東漸中輝煌而具有標桿意義的事件。利瑪竇1610年去世后被賜葬阜成門外二里溝(墓址在今北京行政學院內),意味著耶穌會的中國傳教事業及卓有成效的西學東漸工作實現了立足扎根。更有甚者,崇禎、順治、康熙三個皇帝對傳教士和西學都優渥有加(詳情正是需要發掘整理的),類似的情況在中國科技發展史上也絕無僅有。然而,到了康熙晚期,康熙帝昭示“西學東源”,西方科技的傳播和移植開始大打折扣。第三階段乃是自康熙晚期始至鴉片戰爭前的西學東漸式微階段(1701—1838年),概括地說就是18世紀及其后。西學東漸主要是指西方科技向中國的移植,而從科技移植的角度看,上述三個階段的劃分乃昭示著,這一波西學東漸也可以更為明晰地分為下述三個時期,即16世紀末的醞釀時期、17世紀的發展時期、18世紀到19世紀初的式微時期。此即西學東漸第一波之“三部曲”。

在這一波西學東漸過程中,許多西方傳教士做出了重要貢獻,其中利瑪竇、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1591—1666)、南懷仁(Ferdinand Verbiest,1623—1688)等尤其突出。當時以耶穌會為主的傳教士們(較晚亦有方濟各會、多明我會等其他修會的教士),在試圖傳播基督教的教義同時,傳入了大量科學技術。西學書籍的翻譯和著述,是西學東漸相當重要的媒介。1605年利瑪竇輯著的《乾坤體義》,被《四庫全書》編纂者稱為“西學傳入中國之始”。一些傳教士熱心引介西方的科技學術思想,并和中國士人合作翻譯了大量西方學術著作。西方的天文、數學、物理、化學、醫學、生物學、地理、政治學、經濟學、法學、史學、文學、藝術和應用科技及人文學科等開始傳入中國。然而,這些書籍未能受到當時一般社會的重視,未能打入晚明已十分發達的商業出版界,因此,雖然西學書籍時有刻印出版,大部分仍僅流通于少數有興趣的士大夫階層,甚至只能深藏皇宮。

不過,明末清初西學的傳入,已然使少數中國士大夫開始認識到西方學問有其優于中國之處,只是一般來說,尚未改變中國人對于中西學孰高孰低的基本看法。最開放的士人如徐光啟也只是提出“會通以求超勝”。西學中主要受到注意的仍是技術方面如天文歷法、地圖、測量以及所謂的“西洋奇器”等,對于中國學術本身的沖擊亦不大。

當時一些中國士大夫,甚至皇帝本人都已接受了西方科技方面的一些知識,但在思想上基本沒有轉變。由于康熙晚期以降,延及雍正、乾隆朝的徹底禁教,加上羅馬教廷關于禮儀的狂妄要求及對來華傳教政策的改變,致使這一波西學東漸遭受雙重打擊,處境艱難,日漸式微,到嘉慶朝幾乎中斷,只是較小規模的科技傳入還在茍延殘喘、尚未完全中止。

第一波西學東漸為什么值得研究、值得我們花力氣去弄明白?

首當其沖的是有一些基本問題應當澄清。首要問題是“西學是什么”?西學的定義應是與現代科學相關的近代科技,由于它們的傳播主體是耶穌會士,是在試圖傳播天主教過程中夾帶進來的,故而西學也包括基督教(廣義)的相關文化。

但我們著重討論的是西學中之科學技術在中國的傳播和移植。雖然不能回避基督教相關文化,重點無疑是在科技領域。任何研究都不能蜻蜓點水、包羅萬象,否則什么問題都無法解決。當然,政治、經濟背景是不應回避的,歷史傳統也應被恰當觸及。

第一波西學東漸經歷兩個多世紀的折騰,結果歸于兩個基本事實:一是基督教(主要是天主教中的耶穌會)的擴張在中國被拒斥、打壓;二是西方科學技術的引進上演了許多奇特的活劇,但最終也遭到懷疑、抵制,直至被淹沒。

筆者及其課題研究團隊對于歷史著述[注]此指筆者負責的中國人民大學科學研究基金支持的“中國近現代科技轉型的歷史軌跡與哲學反思”,其成果之第一卷《西學東漸》已經付梓,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只屬客串,在研究和寫作過程中頗有點試探深淺、涉水過河的味道。通過團隊同人對歷史著述所具風格和修辭的學習并努力效仿,確實頗有領悟,深知若下功夫,歷史文體無疑更能出彩。有趣的是,且行且問,竟然發現歷史有時是可以也應當重寫的。固有的觀念一旦打破,材料就會活起來,變得意義和原來完全不一樣了。

在明清之際,中國科技并非完全沒有產生重大變革的可能,甚至發生科學革命也非夢魘。可惜,閃電之后,卻沒有雷雨。17世紀中國社會的大動蕩和西學東漸的活劇,在18世紀竟然歸于沉寂。而歐洲,正是在17—18世紀發生了科學革命和技術革命,且一發而不可收,把中國連同中國科技遠遠拋在了后面。到了19世紀,國人就只能吞下苦果,面臨落后挨打而“師夷長技”、奮起直追了。

耶穌會士和此后基督教會在西學東傳中扮演主角的歷史不是命定的,也不全是他們的主觀愿望。但由于種種主客觀因素,讓這些偶然事件變成了中國歷史上揮之不去的重要一幕。17世紀中國科技轉型的可能性是存在的(盡管不大,而且稍縱即逝),可惜,過去大多數人忽視了這一點,現在應當恢復其本來面目。至于更早之前景教之類的基督教傳入中國,那只是宗教事件,不是科學事件。利瑪竇之所以了不起,就因為他原本是作為傳教士而來,卻夤緣時會,成了“盜火的普羅米修斯”,讓西方科技傳入中國,讓原本兩個平行發展的科技傳統開始交會。這批傳教士,當然還有他們的合作者徐光啟等,是近代中國科技轉型的前驅,功莫大焉。回顧這一段歷程,由此可以獲得良多啟迪。

猜你喜歡
科技
點亮科技之光
中國化妝品(2022年4期)2022-09-15 11:59:04
科技向善
科技智囊(2022年4期)2022-04-28 19:00:58
科技賦能未來
科技智囊(2022年4期)2022-04-28 19:00:58
韋地科技
中國核電(2021年3期)2021-08-13 08:57:04
筆中“黑科技”
春之希望:期待未來科技之花開放
科學中國人(2018年8期)2018-07-23 02:26:34
科技助我來看云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科技在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高清无码精品|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色悠久久久| 在线不卡免费视频|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色婷婷在线播放| 综合色88|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 无遮挡国产高潮视频免费观看|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91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一区第一页| 搞黄网站免费观看| 1024国产在线|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内毛片视频|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 51国产偷自视频区视频手机观看| 啪啪永久免费av| 99热这里只有精品2|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精品国产毛片| 伊人色天堂| 亚洲二区视频| 午夜激情婷婷|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1区2区| 午夜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中文一区a级毛片视频| 熟妇丰满人妻av无码区| 亚洲无码91视频| 四虎国产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高清无需播放器| 狼友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va亚洲va香蕉在线|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 国产白浆视频| 亚洲香蕉在线|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91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三级|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蜜芽| 午夜性爽视频男人的天堂| 综合亚洲色图|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香蕉网 | 日韩欧美色综合| 一级成人a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麻豆|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的| 熟女日韩精品2区| 国产乱子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自拍一区|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aa|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欧美精品影院| 久久精品亚洲专区|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猛进猛出| 又粗又大又爽又紧免费视频| 免费看a级毛片|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久久中文字幕2021精品| 蜜桃臀无码内射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亚洲无码37.| 91毛片网|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jizz亚洲高清在线观看|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国产美女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国产精品| 国产福利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女人一级毛片| 亚洲成人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