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欣
(石家莊市欒城區樓底中學 河北 石家莊 051430)
初中階段是學生最關鍵的學習時期,英語作為初中的主要科目,要講究教學方式、方法,要將培養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鍛煉學生英語學習思維、提高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作為教學重點。盡管新課改進行已久,但多數老師仍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這樣貌似教師多講了知識,但孰不知卻制約了學生的思維,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率,從根本上是與新課改背道而馳的,久而久之會嚴重影響到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使英語失去了其本身的工具性和應用性特點。為了扭轉這一現象,應對英語教學思路進行優化、整合和創新,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促使英語教學得到提高和發展。
2.1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課堂教學,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努力讓每一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為了實現這一目的,教師應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相應的教學情景,把學生吸引到教學中來,讓學生不再感到英語學習是枯燥的。
近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普及,給英語教學帶來很大的促進作用。作為現代教師,應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營建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以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地去學習英語知識。例如利用多媒體進行一些對話練習,觀看英語漫畫,還可以播放一些英語小視頻,讓學生通過這些來感受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以及風俗習慣……這都可以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但要注意,多媒體畢竟是輔助教學的,教師千萬不要喧賓奪主,要根據教學實際,適度使用多媒體,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2 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一個班級五十名學生,教師一節課若要做到面面俱到,是很不現實的,這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使每位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這樣的教學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例如在練習“超市購物”的情景對話時,筆者就采用了小組合作式教學,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進行相應的句子練習;另外小組之間也可以進行交換,這樣學生就會做到舉一反三,并且能互相指出對方發音的不足和語調方面的缺陷。這樣練習進行的多了,學生還可以自己編寫句子,進行對話,有的會主動進行單詞的互換,有的會進行人稱的更換,達到了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教學效果,更重要的是營造了班級學習英語的良好氛圍,加強了學生英語交際的能力。
2.3 提問式教學。學貴在疑。有了疑問,學生才會思考。有經驗的教師在講課時,總是處處設疑,一方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也鼓勵了學生去思考問題,這樣學生學到的知識才會扎實。因此筆者認為英語可以使用提問式教學,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進入教學情境當中。例如面對一篇英語課文,不要急于去翻譯和分析這篇文章,而是先學單詞,然后根據課文梗概進行設疑,鼓勵學生思考,這樣學生就有了疑問,帶著問題去學課文,效果當然會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這些關于所授內容的提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還活躍了課堂氣氛,對英語課堂教學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2.4 優化課堂評價方式。應試教育中,評價辦法無外乎就是考試成績,卷面的成績當然無可厚非,但是這樣對學生做出的評價的確有些單一,這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絆腳石之一。初中學生活潑好動,個性鮮明,爭勝心強,喜歡標新立異。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充分利用學生這些特點,盡量采用多種課堂評價方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完善的評價方式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真實情況,有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營建,有利于教師教學方法的改良。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一定要注意其完整性和綜合性。例如教師除了對考試成績進行評價之外,還可以對學生的課堂提問、英語聽力、小組合作等進行評價。同時學生也可以進行小組互評,評價內容包括任務完成情況、互動參與程度等等。這樣全面而公平的評價模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起了學生“良性”競爭的欲望,也實現了“重結果”到“重過程”的轉變,更有利于學生對英語的學習。
[1]譚惠貞.如何有效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J].科技信息, 2010(22): 259.
[2]黃孝明.初中英語教學中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初探 [J].英語廣場,2011(Z4):128~129.